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透視2017年中央決算報告三大看點

透視2017年中央決算報告三大看點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

財政收入穩增長折射經濟發展質量效益「雙提升」——透視2017年中央決算報告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郁瓊源

受國務院委託,財政部部長劉昆20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2017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大規模減稅降費助力企業輕裝前行,中央財政收入穩健增長,反映我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

經濟穩中向好 中央財政收入超8萬億元

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123.36億元,為預算的103.2%。加上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以及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1633.37億元,收入總量為82756.73億元。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4908.93億元,完成預算的99.1%。加上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347.8億元,支出總量為98256.73億元。收支總量相抵,中央財政赤字15500億元,與預算持平。

劉昆說,與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報告的執行數相比,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加4.33億元,主要是在庫款報解整理期,進口貨物增值稅和消費稅、專項收入等增加。中央財政調入資金增加0.02億元,主要是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增加。

2017年,中央稅收收入75697.15億元。劉昆說,2017年,通過落實和完善營改增試點政策,簡併增值稅稅率結構,出台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提高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等政策,全年新增減稅超過3800億元。同時,加大清費力度,全年涉及減收超過1900億元。

「在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情況下,中央財政收入增長超出預期,是我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綜合反映。」劉昆說。

降「三公」惠民生 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

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43.6億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安排的經費),比預算數減少17.87億元。

劉昆說,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減少,主要是中央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國務院「約法三章」有關要求,從嚴控制和壓縮 「三公」經費支出。此外,受客觀因素影響,部分因公出國(境)、外事接待任務未實施,公務用車支出大幅減少。

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中央本級因公出國(境)經費16.83億元,減少1.99億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3.17億元,減少11.87億元;公務接待費3.6億元,減少4.01億元。

通過優化結構,中央財政用自己的「減」換來百姓獲得感的「增」。2017年,中央財政繼續增加民生投入,完善相關支出政策和機制。如支持發展公平優質教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推動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

劉昆說,2017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861億元,比2016年增長30.3%。有關一般性轉移支付和農業、教育等領域專項轉移支付也加大了對貧困地區投入力度。同時,安排地方政府債券額度600億元,用於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

此外,去年,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使用試點擴大至全部832個貧困縣,全年整合資金3286億元,由貧困縣根據脫貧需要因地制宜統籌使用資金。

開「前門」堵「後門」 嚴防債務風險

決算報告顯示,2017年,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23619.35億元,償還當年到期一般債券2414.5億元,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餘額103631.79億元。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19961.59億元,當年沒有專項債券到期,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餘額61468.01億元。

「2017年末,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合計165099.8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餘額限額188174.3億元以內。」劉昆說。

在去年嚴堵「後門」開好「前門」、多舉措加強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基礎上,劉昆表示,財政部將進一步提高財政預算管理水平,強化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採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加強監督問責,從嚴整治舉債亂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劉昆說,下一步,財政部將繼續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新華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 的精彩文章:

破解用戶洗浴用水痛點 海爾推出八款熱水器創新產品
「數聚萬物 智啟未來」高峰論壇:聚焦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發展趨勢前沿

TAG: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