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柔然來自何方,你知道嗎?

柔然來自何方,你知道嗎?

柔然來自何方?

青年力,讓青年的發聲更有力

來這裡,讀懂青年中國

今天我們要談一個對大部分人來說很多人有些陌生的名字——「柔然」。在公元四到六世紀的蒙古高原,曾經存在著一個強大的柔然汗國,他們對當時中原地區的霸主北魏構成了重大的威脅,甚至後來強大的突厥部落,在初期也只能屈服於柔然的統治之下,成為他們的「鍛奴」。那麼,柔然部落到底是什麼人,他們來自於何方?

柔然這個名稱,在中國史書中有著多種不同的稱呼,比如「蝚蠕」(《晉書》)、「蠕蠕」(《魏書》)、「芮芮」(《宋書》、《南齊書》、《梁書》)或「茹茹」(《北齊書》、《周書》、《隋書》)。關於柔然的族源,大致有三種說法:一認為是「東胡之苗裔」,另一種是「匈奴別種」,還有一種則是「塞外雜胡」。大部分專家傾向於第一種說法,也就是認為柔然與鮮卑同源,都是東胡系民族。按《魏書.蠕蠕傳》里的說法,柔然始祖木骨閭,是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的一個奴僕,在拓跋猗盧時獲罪逃亡,創建了柔然部落。關於柔然與鮮卑關係的另一個佐證是一個投降了北魏的柔然首領阿那環對北魏孝明帝元詡說:「臣先世源由出於大魏」。元詡的回答是:「朕已具之」,也就是表示認可柔然出自拓跋鮮卑。不過歷史上,柔然與北魏的關係卻不如兄弟般融洽,而是經常互相攻伐。甚至有學者認為,著名的《木蘭辭》里,花木蘭出征對抗的,正是柔然人的入侵。而最終成為北魏掘墓人的「六鎮」,也正是當年為了防範柔然而建。

歷史地圖裡的柔然

不過史書上對柔然的來源記載依然比較簡單,留下了很多懸念,而我們現在可以從分子人類學的角度來論證柔然是否與鮮卑有著某種直接的關聯。

就在幾個月前,吉林大學發表了一篇論文《The genome of an ancient Rouran individual reveals an important paternal lineage in the Donghu population》,這篇文論里詳細論述了對出土在蒙古國和日門塔拉(Khermen Tal)遺址的一個柔然時期墓葬屍骨的基因檢測結果,表明其父系(Y染色體類型)屬於已經被學界論證為鮮卑核心父系的C2b1a1b1-F1756(參見本公眾號前文《鮮卑從何而來》)。

和日門塔拉遺址位於蒙古國後杭愛省烏貴諾爾蘇木,也就是著名的「匈奴三連城」,該遺址由中蒙兩國聯合考古隊在2014年進行了發掘,並獲得2017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國外考古新發現」獎。

和日門塔拉遺址全景航拍圖

和日門塔拉遺址被認為是匈奴時期重要的祭祀和會盟場所,而在其中I號城址的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們驚訝的發現在城內正中略偏北的土包上,有一座晚於匈奴時期的墓葬。

和日門塔拉中城中心台遺址發掘情況

這座墓葬的葬式明顯不是匈奴時期的,而是更接近內蒙古陳武溝等鮮卑墓葬的形制,包括出土了典型的鮮卑式的項飾。專家們提取了墓葬中的物品委託德國科隆大學進行了碳十四的檢測,估算其年代約為公元335年到535年之間,也就是大致對應柔然汗國時期,這也是蒙古國首次發掘這一時期的墓葬。吉林大學的論文里另外還列舉了一個位置和年代都很相近的墓葬,是蒙古國布爾干省達欣其楞蘇木的詹和碩(Zaan khoshou)遺址。

而經過對資料的研究,我們發現疑似柔然墓葬的和日門塔拉遺址其實就位於史書中記載的柔然可漢庭位置附近。

所以,無論從位置還是年代檢測情況看,該墓葬樣本屬於柔然人群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和日門塔拉遺址和詹和碩遺址位置及相關墓葬出土物

有幸的是,我們公眾號獲得了和日門塔拉疑似柔然墓葬基因檢測結果的原始文件,讓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古代樣本的信息。首先我們分析了其Y染色體的數據,發現確實檢測到了C-F1756這個點位。

根據吉林大學論文,和日門塔拉和詹和碩這兩個墓葬的父系都是同樣的類型C2b1a1b1-F1756,與內蒙井溝子東胡墓地和崗嘎室韋墓地一致。同時,根據復旦大學論文《隋代鮮卑遺骨反映的拓跋部起源》,這個父系類型也和已經檢測的隋代元威墓的樣本一致,而元威墓誌記載其為北魏宗室,拓跋什翼健後人,是拓跋鮮卑後裔。所以吉林大學論文認為,該疑似柔然樣本的檢測結果可能證實了柔然與東胡-鮮卑人群有著同樣的起源。根據論文,吉林大學還對這兩個古代樣本做了針對Y染色體的NRY目標區域捕獲測序,所以獲得了更下游的父系點位F3889。

上圖引自吉林大學論文,清晰的標明了和日門塔拉樣本(TL1)和詹和碩樣本(ZHS5)在父系樹上的位置,GG3則為崗嘎墓地樣本。

因為此次吉林大學對疑似柔然古代樣本測的是全序,所以除了Y染色體以外,我們還獲得了他的常染資料,像我們公眾號前面幾篇文章里對古代樣本數據的分析一樣,我們依然使用E11和K12b兩個比較常見的常染演算法對這個古代樣本進行祖源分析,E11的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這個古代疑似柔然樣本是非常典型的北方民族常染,其常染水平最接近現代的鄂倫春人群。

而K12b的結果也同樣證明了這一點:

結果顯示了非常高的西伯利亞成分,我們曾經在前文《兩千年前塞外亂葬坑隱藏的驚人秘密》中提到,在K12b演算法下,現代內蒙古蒙古族的西伯利亞成分在15%左右,新疆錫伯族大概在25%左右,蒙古國的喀爾喀蒙古人大概是30%左右,而鄂倫春族和俄羅斯的布里亞特人可以達到45%左右的西伯利亞水平。假設,這個疑似古代柔然樣本的常染檢測結果能夠代表當時鮮卑-柔然人群的一般水準,那麼說明早期的鮮卑-柔然人群是非常偏東北亞的。

為了驗證我們的分析結果,在國外網友的幫助下,我們將該樣本上傳到了gedmatch進行分析,得到的結果如下,因為使用的call SNP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比例上略有差異,但總體上和我們自己的分析是基本一致的:

根據gedmatch處理分析的這份數據,與這個疑似古代柔然樣本最接近的人群也同樣是鄂倫春族。有趣的是,鄂倫春人的家鄉正是被認為鮮卑起源地的大興安嶺地區,著名的嘎仙洞就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鄂倫春旗。

通過對和日門塔拉和詹和碩疑似古代柔然樣本的分析,我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史書上對於柔然與鮮卑關係的描述,可能證明了柔然出自於鮮卑的這個說法。柔然與北魏,這一對打了近百年的冤家,實際卻是同源的,歷史就是如此讓人唏噓。

在前文《鮮卑從何而來》中,我們提到過,鮮卑民族很可能最早發源於東北西部的呼倫貝爾地區。美國著名的亞洲史專家歐文.拉鐵摩爾曾把中國東北西部區域比作「蓄水池」,即漁獵游牧民源源不斷的發源地,水滿自溢後,流向其他地方。從現在對東胡-鮮卑-室韋-蒙古這一系列民族的形成研究,結合包括此次對疑似古代柔然樣本的分析,也可以認為是符合拉鐵摩爾這一理論的。

當然,因為目前只有兩個樣本的檢測結果,還是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我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古代樣本檢測結果,來為我們揭開柔然這個古代民族的神秘面紗。

- END -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父系祖源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力網 的精彩文章:

TAG:青年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