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戊戌年、六君子殉難120周年,又想起譚嗣同宗祠2014年的被強拆

戊戌年、六君子殉難120周年,又想起譚嗣同宗祠2014年的被強拆

今年是戊戌年,六十一甲子,九轉又春秋,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一百多年前的那場變法運動,不談宮廷權力之爭,也不談變法未得到民眾支持等,但菜市口大好的六顆頭顱終歸意味著那一代人為強我中華而做出的生命獻祭。

從公車上書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為了華夏民族能挺直腰桿站起來,我們已經付出太多。

正逢戊戌六君子殉難120周年,道末不僅想起了譚嗣同,和2014年曾經一度網上沸沸揚揚的譚氏宗祠被強拆。

實際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受家庭影響其實是個佛教徒,但實話實說,其所作所為似乎更符合道家積極入世、為而不爭的生活準則。

他早年在湖南舉辦新政,利用時務學堂培養了大量維新志士,後來積极參与戊戌變法,最後,變法曇花一現,懷著「願以頸血刷新政」的決心為變法而犧牲。

當然,佛教朋友們可以理解為他感受到四大皆空才離苦得樂,但我更認為這是一種畢生努力都付諸流水後的無力感所導致,但無論其信仰如何,無論屠刀臨頸前一刻他又在思索什麼。

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

無疑,他應該被我們這個久經滄桑的民族牢記。

可這樣一個人,在他的老家,湖南瀏陽,宗祠在2014年時同樣遭到強拆。

據說那天凌晨,剛蒙蒙亮,通常軍隊作戰衝鋒都會選擇這個時間段,因為大多數人已經進入夢鄉,當地街道辦事處的公務員們也深明此兵法要旨,在這個時刻,他們夥同開發商把譚氏宗祠灰飛煙滅。

(2014年被強拆後的譚氏宗祠)

今天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而今天再想起來,也只能一聲嘆息。

家族和宗祠對於國人而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起到了法律和道德兩個層面的監護作用,也是一份家族的寄託和延續。

多少年後,父母不在了,家譜不在了,祖屋不在了,連宗祠也不在了,此處又如何稱得上家鄉二字。

一塊土地,不能失去承載。

一個民族,不能失去脊樑。

一個國家,不能失去記憶。

China China 拆哪 拆哪,從老北京的古城牆到譚嗣同宗祠,這些就是我們留給後人的荒唐。

戊戌年,六君子們殉難120年。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走的過快未必穩,何況靈魂還遠遠落在後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玄門法壇 的精彩文章:

TAG:道教之玄門法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