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韓信還慘的中興功臣,親手再造一個盛世王朝,卻差點被太監冤殺

比韓信還慘的中興功臣,親手再造一個盛世王朝,卻差點被太監冤殺

在中國的歷史上,聲名赫赫的良將名臣並不少見,但能夠做到全身而退並能安然的沒幾個。俗話說得好,「狡兔死,走狗烹。」這就是大多數功臣們的下場,比如西漢的韓信等人。

唐朝安史之亂後,幾位元勛名將的結局也是如此。例如李光弼,他在戰場上能橫掃千軍,但回到朝廷上就無能為力了,最後被整得鬱鬱寡歡而死。 今天我們要來講的這個人,他卻是一個例外。他挽救大唐帝國後,還活到了八十餘歲,得以善終。這個人就是郭子儀,他之所以能夠這樣,主要還是因為以下這幾點。

一、恃寵不驕、禮遇每人

許多在外帶兵打仗,為朝廷流血流汗的將軍,一般來說都沒什麼文化、心機,是個暴脾氣,嫉惡如仇,有什麼就說什麼,一點都不在乎這樣說的後果。當他們遇到小人的時候,都免不了喜怒表於顏色,為人剛正不阿。這樣的將軍,一般都活不太長久,因為他們不懂得圓滑處世,常常會被奸人陷害致死。

郭子儀在這方面與其他大臣卻很不一樣,作為常年混跡朝堂之上的老油條,他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政治生存哲學。那時的大太監魚朝恩在官場為人蠻橫,專門喜歡陷害忠良,為了整垮郭子儀這個老不死的,竟然挖了人家的祖墳。這件事情可不那麼簡單,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因為這件事,正在前線交戰的郭子儀,聽到後立馬趕了回來。

滿朝文武大臣都十分擔心,害怕郭子儀變臉發怒,失去理智造反。哪想到郭子儀見到皇帝後,不僅沒有追究魚朝恩,還說是自己惹得罪孽才會有這報應,這全都是自己的錯。魚朝恩對此也大跌眼鏡,心想這傢伙不會是老糊塗了吧。其實郭子儀自然深知不能得罪小人的道理。要是跟魚朝恩較真起來,不僅會讓皇帝難做,將來他肯定還會更加變本加厲。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吧。

魚朝恩後來還請郭子儀吃飯,他還大膽地前去赴鴻門宴,絲毫不害怕。這種態度,讓魚朝恩徹底心服口服了。

當時另一個官員盧杞,因為相貌醜陋,被許多其他人疏遠藐視,郭子儀卻是從始至終保持著禮讓和客氣。也是因為郭子儀這種態度,後來盧杞發達之後沒有對郭子儀痛下殺手,卻殘害了不少忠臣良將。

二、敢於自污,以安君心

哪個當皇帝的,都不想自已的手下太過厲害,厲害到功高蓋主。諸如西漢劉邦、大明朱元璋等,他們坐上皇位後所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治功臣。而郭子儀同樣立下功勞無數,深受百姓愛戴,名聲極好,手底下還有一支私家軍,這都是帝王身為忌諱的事情,而郭子儀卻成功地躲過了皇帝的猜忌和殺戮。

他採取的方法是自曝其短,儘可能多的暴露自己人性中的惡,讓他渾身布滿污點,這樣帝王對他的戒備就會鬆懈了。

他到處搜刮異寶,妻妾更是成群,十足是個既貪財又好色的人。皇帝見這老傢伙還這麼有興緻,自然多多賞賜於他,也不擔心這傢伙會跟自己搶位置,防備郭子儀了。他手下覺得這樣不好,會給名聲帶來損害,勸諫郭子儀把錢財捐給國家。這樣才對自己名聲有好處。

郭子儀笑著說:「我如果那樣做,你覺得我會有好下場?陛下會懷疑我另有所圖。」

郭子儀繼續講排場,家裡僕人越來越多,足足有一千多個,一千個僕人都穿綾羅綢緞,讓外人看了都搖頭,覺得奢華太過了。

郭子儀不但皇帝要的是什麼,還知道皇帝怕的是什麼,於是這才把自己偽裝成一個貪財好色只會享樂之徒,真是棋高一著,他靠自毀聲譽保全了自己的性命,這點像漢初的功臣蕭何。

據《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郭子儀家中「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羨溢,不可勝紀」,經常在家中舉辦各種奢華的宴會,甚至一次宴會的花費都能高達幾十萬錢。

自毀聲譽並非易事,背後的痛苦也無人能知,古人將清譽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一如女子的貞節,都是很珍貴的東西,也是一種無形的名譽和財產。

是要有怎樣的苦衷才能放棄真實的自己,做一個世俗人眼中的敗類?可見功臣想要活下去,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人生關鍵在於,看你要的是什麼,蕭何和郭子儀都很現實,他們要的是命。可有的功臣寧可放棄命,也不願意毀掉清譽。

郭子儀正是因為這點,才得以在朝堂上最後得以善終,還活到了八十餘歲。

而李光弼的下場就慘多了,李光弼是大唐的中興之臣,如果不是他牽制史思明的兵力,也不可能有再造大唐的奇功,李光弼比郭子儀還要優秀,升職也很快,從節度使,到兵部尚書、宰相,再到中書令,位列凌煙閣,可李光弼性格耿直,他是契丹人,有一腔熱血卻不知道變通。

有人說李光弼的死是文臣、宦官逼迫的結果,他們嚷嚷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給李光弼使絆子,搞得李光弼鬱鬱而終。所以李光弼是最慘的功臣,有人說他跟韓信差不多,但其實他的功勞跟韓信不能比,而且他的死比起韓信了,算是善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此人挖到一塊石碑上書:二帝同功,轉身殺了同夥,說:老子是一帝
此人率三千人征討,看敵軍3萬人,說:每人再加一口鍋,結果大勝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