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心法為什麼要列為八種呢?

心法為什麼要列為八種呢?


心法為什麼要列為八種呢?

心愚法師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這裡是總說心法有八種

但是我們需要考慮一個問題,為什麼心法在這裡會列為八種呢?或者說,心法分為八種,是不是就真的是真實存在的有八個心識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成唯識論》中有句話說,「若執內識是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成法執。」

就是說,八識心王的說法也是一個安立施設而已,佛陀為了讓我們破除對於外境的執著而宣講外境是由心識顯現的,如果慧根強的眾生,不用將心分為八識來講,即可明白這個道理,能夠破除對外境的執著。

比如在《華嚴經》中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慧力強的菩薩由此「一心」之安立即可破除對諸法的執著,那麼這個時候就並不需要非得安立八識,而對於慧力弱一些的菩薩呢,理解起來有難度,佛陀就再開演「八識」的說法,通過八識的說法對心如何顯現諸法闡述的更為清晰,讓你更能理解為什麼諸法只是心的顯現,所以八識是根據心的不同作用而施設安立的,不能執為真實。

當然,存在與不存在,或者說有和無,其實也是凡夫虛妄分別出來的執著而已,從究竟意義來說,諸法的實相是不能夠用「有」或者「無」來進行認識的,但是對於凡夫而言,卻不得不暫時要用有、無等概念來認識諸法,那麼就要有一個觀念,什麼時候應該認為哪些法是有的,什麼時候應該認識到哪些法是無的,這個是很重要的。就比如佛陀給我們安立出來的八識,在破外境的過程中要承認它是有的,但是同時要明白等外境破除之後,心識也不能執為實有,也是要破掉的。

再換個角度來說呢,如果從小乘的教理而言,小乘可以不立八識,他們立六識就可以了,而且很多小乘佛子不承認第七和第八識,那麼就是說在小乘的修學體系裡面,圍繞著他們的世界觀和修學目的,安立六識就能夠用了。如果我們再設想一下,其他的世界眾生,有可能跟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有很大的區別,那麼佛陀也有可能給他們安立其他數目的識,或者十個識,二十個識,都是有可能的。這個問題要有個清晰的認識,這個觀念挺重要的,唯識學者的很多無謂爭論其實都是源於將心識執為實有而產生的。

本文選自心愚法師文集《百法略說》36

sdfd

作者 | 心愚法師 校勘 | 如義 排版 | 如梵 編輯 | 如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40部佛經指導我們如法修持三皈依
《瑜伽師地論》正知而住(4):若屈若伸正知而住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