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們中有10% 的人將無人送終

我們中有10% 的人將無人送終

原標題:我們中有10% 的人將無人送終


路sir最近在看《嫌疑人X的獻身》這本書。


看過書的小夥伴都知道石神的「作案手法」,他通過殺死另一個人,把這具屍體移花接木,代替真正的受害者屍體,以此混淆視聽,使得案情更加撲朔迷離。


石神為了掩蓋真相殺人,難道不是給自己製造更多麻煩?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殺的是「無緣社會者」。


/ 紀錄片《無緣社會》


什麼是「無緣社會者」?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活著,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不回家鄉,他們和「任何人都沒有聯繫」;


他們死後,沒有人知道,即使被發現了,也無人認領他們的屍體,甚至無法知道他們姓甚名誰,他們被叫作「無緣社會者」。



/ 紀錄片《無緣社會》


所以,石神殺了這樣一個「無緣社會者」,是沒人知道,也沒人關心的。


一個人在世間的痕迹被這樣輕易抹去,無人知曉和關心,真是細思極恐。


然而,「無緣社會」的趨勢在日本愈演愈烈。

每年,日本有3萬2千人走上「無緣死」的道路。



/ 紀錄片《無緣社會》


他們中間,有在公司20年沒有遲到請假、卻一夜之間變成街頭流浪漢的工薪族;有熱衷一個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兒女遠赴他鄉的空巢老人;有從來只在網路上交友的年輕人……


為什麼人們會漸漸失去和社會的關聯而「無緣死」?他們本來與家人有「血緣」,與故鄉有「地緣」,在公司有「職場緣」,這些緣與紐帶又是怎麼失去的呢?


/ 單身成風:


睡覺時不敢鎖門 /


日本的NHK電視台特別節目錄製組,曾對「無緣社會」問題進行跟蹤和採訪。


其中,記者採訪了一名叫水野君的中年單身漢,詢問他沒有結婚的原因。


水野君透露,經濟不景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更別提結婚了


他本沒覺得單身生活有什麼不自在的,但當他失業以後,一種不安感就開始蔓延在心裡,感覺自己孤零零地待在社會大圈子的外頭。


水野君曾因為一次胃痙攣發作叫過救護車,這次意外讓他意識到,他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孤獨的死者。


此後,他甚至不敢鎖門睡覺,只是輕輕地把門鏈掛上,想著,如果自己倒下,可能別人會弄斷門鏈,把自己救出去。



社會中還有很多水野君,他們不是不願意結婚,而是沒能力結婚。


目前,日本有16%的男性和7%的女性終身未婚,預計到2030年,比例將會升高至1/3和1/4。


單身成風的背後,除了是社會觀念的轉變,獨立生活的城市設施日漸完備,更多的是反映了社會失業率的攀高和工作不穩定的現實壓力,連自己都養不活,談何養活一個家庭?


/ 老人獨居:


準備半個月的食物來應急 /

老人獨居,是「無緣死」的一大主要原因。


在日本,預計到2030年,高齡者中的獨居者比例將達到38.5%。


NHK記者曾經追蹤過一個案例,一名叫大森忠利的七十多歲獨居老人。



/ 模擬空巢老人死後情景


他死在了自己家中,直到死後一周,屍體腐爛發臭,才被別人發現。


警察貼的啟事是這樣描述的:他坐在客廳里,盤著兩腿,向前傾倒。這姿勢,就像是看著看著電視,便悄無聲息地死去了。


大森君並不是個例,他居住的公寓里,那些年邁的老房客,多數也會走上和他同樣的結局,幾乎算得上是「無緣死預備隊」。



/ 若山女士在冰箱貯存大量食物

還有一名叫若山缽子的七十多歲單身女士,曾經因為感冒無人照顧,在家裡靠喝水度過一個星期,從此習慣在家裡貯存半個月的食物,以備不時之需。


記者採訪了許多獨居老人,最普遍的回答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不少人都舉例子說,「孩子家裡房間狹小」,或者「孩子家裡沒有多餘的錢來給自己養老」。



/ 紀錄片《無緣社會》採訪若山女士


也有不少人,是由於家中出了變故,離婚、喪偶、破產,早已和家人斷了聯繫。


沒辦法和兒女一起居住,也沒法入住早已人滿為患的養老院,於是只能一個人獨自生活。


/ 職場情薄:


「家裡蹲」肥宅們的困境 /


人這一生,和親人有「血緣」,和愛人有「姻緣」,和故鄉有「地緣」,和同事有「職場緣」。


當一個人和親人、愛人離散,又背井離鄉,至少還有日常見面的同事可以交往。


/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但同事都是來自天南海北,互相之間絲毫不了解,而且跳槽也是家常便飯,也許和一個新同事剛認識三五個月之後,他就消失了,工位上又換了一張陌生的面孔。


很多人和同事們也就是點頭之交而已,在這座城市裡並沒有知心朋友。



/ 紀錄片《無緣社會》


很多人開始習慣一個人待著,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慢慢習慣了這種生活狀態,不喜歡和別人交往了,成為了「家裡蹲」的肥宅們。


於是,在這座城市裡,連唯一的與同事的關聯也逐漸淡化了。


/ 人情冷漠:


親屬關聯日趨脆弱 /

在「家庭」這一社會的最小單位的層面上,「無緣死」反映了社會發生了某種反常事態。


實際上,無親無故的死者只是少數,絕大多數的「無緣死者」也有親屬,明明有血脈相承的家人親戚,卻會拒絕來認領遺體和遺物。


於是,一個新的行業在日本誕生了——特殊清掃業。



/ 特殊清掃員


「特殊清掃業」清掃的不是垃圾,而是死者的遺物。


這個行業的員工一般受區縣政府和死者的外地親戚委託,去整理死亡現場,他們見證了無數冷漠的故事。


在千葉縣,一個六十歲的男子去世了,他所有的親戚都拒絕前來認領遺體,清掃者們一邊感慨著骨肉親情的淡漠,一邊默默整理他的遺物。


陽台上,男子生前養的植物已經枯萎了,窗邊的風鈴還在不停地搖擺。


/ 清掃房間


在東京的一套商品房裡,記者和清掃者們發現了一件特別的東西,這是一對老夫婦的骨灰盒,靜靜地放在佛龕里,遺像中的老人在微笑,他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遺棄了他們的骨灰。


無人認領、沒有去處的骨灰,會被寄往願意接收他們的寺廟。放骨灰的牆壁,造成一格一格的,甚至有空著的格子,掛上「已預定」的牌子。這種存在,實屬是面對現實的無奈。


除了寺廟,無人認領的遺體,還有另一個去處——醫院,成為「捐獻遺體」。在親情日趨脆弱的形式下,「無緣死」正以「捐獻遺體」的形式宣示自己的增長勢頭。



為什麼親人間會變得如此疏遠,如此漠然?


家庭形態的變化,是導致這種現象的重要因素。


從前的人,三世同堂,溫情脈脈,但是時代已經變了,「三世同堂」開始演變成「小家庭」模式,隨著單身主義者的增加,有些「小家庭」甚至更「小」,它或許只由一個人組成。



單身、不婚、少子之類的現代家庭形態的改變,為「無緣社會」火上澆油

我們甚至也不能貿然去指責親屬的冷漠。試想,如果我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讓我們去認領一具遺體,她可能只是一位我們從未謀面的遠方姨媽。


這時候,你會猶豫不決,還是一口答應下來呢?


/ 無緣社會者最後的掙扎 /


親屬紐帶的斷裂,「不想麻煩別人」,不想「無緣死」,無緣社會者開始尋求「自救」,並且早早開始安排後事。


有位婆婆另配了一把門鑰匙,放在鄰居那裡;


有人拜託鄰居每周打三次電話給他,確保自己死後有人知道;


還有人在手機上加了計步器功能,他每天行走的步數會傳到在別處生活的女兒那裡去。



有位老先生安裝了一種紅外線系統,就是在屋子裡裝了感測器,如果感測器超過一定時間沒有動作,保安公司就會派人趕到他家來;


有人活著就簽署了「直送火葬場」合同預定骨灰位,尋找代替親戚辦理死後各種事宜的非盈利組織……



/ 紀錄片《無緣社會》


越來越多這樣的故事,都指向同一個事實: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人,遭遇同樣的困境。


/ 無緣社會,離我們有多遠?/


「無緣」是日本的一個新的社會問題,但是,絕不止發生在日本,無緣社會,離我們並不遠。


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指出,中國「一人戶」占戶籍總數的比例已由1982年的8%上漲到2015年的13%



/ 來源:新京報網


而北上廣的獨居情況普遍。據2015年的數據,北京、上海、廣東的獨居比例分別為21.57%,21.27%,19.97%。


換句話說,在北京,每5個家庭,就有一個是「一人戶」。



/ 來源:新京報網


據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空巢青年的人數比空巢老人多。而這些空巢青年,隨著時間的老去,將變成新的空巢老人。


預計到2020年,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這就意味著,大約每13個人里,就有一個是空巢老人。


這些數據顯示,「無緣社會者」群體在不斷壯大,他們存在我們的身邊,也許你我就是隱形的「無緣社會者」。


/ 無緣死:


現代人的恐慌 /


NHK特別節目《無緣社會——三萬二千人「無緣死」的震撼》一出,網上就出現了各種評論,蔓延著對「無緣死」的恐懼。



/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無緣社會,可不是事不關己的啊。」


「這樣下去,將來我也會『無緣死』的。」


「我是『無緣社會預備隊』吧。」


「為未來的我而戰慄。」


「無緣死,20年後的我自己。」


「沒有親戚來往,沒有深交的朋友,只要不結婚,就會無緣死。」


「一旦失去工作,我就會無緣死。」


……



每一個現代人都有可能遭遇,它並不是遙遠的故事,就存在於你的身邊,或者就是你和我。


相信很多朋友,就連路sir也一樣,獨自一人在北上廣深打拚,一年難得回家一兩次。


還記得你上一次給父母打電話是什麼時候嗎?還記得你有多久沒有跟叔叔伯伯、姑姑小姨這些家鄉的親戚來往了嗎?


你可能會說,我工作這麼忙,哪有時間呀?



當下,一些人忙著追求效率和產出,無暇去經營這些看起來沒什麼用處的人際關係;


另一些人呢,崇尚個人自由,追逐單身、不婚、丁克等潮流,有些人甚至連最基本的社交能力也失去了,染上了「社交恐懼症」,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宅在家裡,空調西瓜配WiFi。


久而久之,與他人的關聯都逐漸淡薄了。


年輕時身強力壯,獨自一人也能生活得不錯,可我們有沒有想過,將來老了,該怎麼辦呢?



正是懷著這樣的憂慮,一群網友在豆瓣上建了個「孤寡人士中老年送醫收屍互助小組」。


一半是憂慮,一半是調侃,卻也反映了目前許多都市人的生活和心理困境。


想到這裡,你是不是需要做點實際行動?



/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不妨給父母打打電話,聯絡一下兄弟姐妹;


出門去和老朋友聚聚,花時間聯誼找對象,搞好自己的人際關係;


多關心身邊的人和陌生人,有時你一句真摯的問候,可能拯救了一個瀕臨絕望的生命,一個孤獨至死的靈魂。


願我們,都不用「無緣社會,孤獨老死」。


講了這麼多有關「無緣社會」的故事,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不妨聽聽下面這本《無緣社會》的音頻,免費聽3天~


互動話題


你是否也是隱形的


「無緣社會者」?


去留言區交友吧


轉發點贊


讓更多人關注無緣社會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上讀書 的精彩文章:

哪些星座不必靠臉吃飯? | 12星座作家圖鑑

TAG:路上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