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在日常門診時,經常有焦慮的家長前來詢問:「醫生,體檢說我們的小便有問題,我們的孩子一點不適的感覺也沒有,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正確看待那張小小的尿檢報告,對疾病的篩查和判斷有重要的作用。這個檢查還將指引我們及早發現並干預疾病。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怎樣看懂——

尿液常規報告單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尿常規檢查所包括的信息。尿液常規分析是我們經常做的一項檢查。大多數醫院都用尿液分析儀檢測,檢測項目目前有10項、11項或12項,並且報告的格式不統一,既有「+」(陽性)、「-」(陰性),又有數字,檢驗項目的單位也不一樣。到底該怎麼閱讀尿檢報告呢?

尿常規項目大致可分為四大類:腎病類、糖尿病類、泌尿感染類以及其他疾病類。

腎病類項目

酸鹼度(pH)、比重(SG)、隱血或紅細胞(BLD、ERY)、蛋白質(PRO)和顏色(COL)。正常參考值分別為:4.6~8.0、1.005~1.030,陽性、陰性,淡黃色至深黃色。這些指標的改變可能提示有腎功能損害。

糖尿病類項目

酸鹼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體(KET)。這些指標的檢測有助於診斷相關併發症和機體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損害,如是否出現酮血症等。正常情況下,尿糖和酮體為陰性。

泌尿感染類項目

白細胞(WBC)、隱血或紅細胞、亞硝酸鹽(NIT)、顏色和濁度(TUR)。當泌尿系統受到細菌感染時,尿中往往出現白細胞和紅細胞,尿液顏色或濁度也發生改變,亞硝酸鹽有時也會為陽性。化學檢測尿白細胞和隱血或紅細胞只起過篩作用,臨床診斷以鏡檢結果為準。

其他疾病類項目

主要是酸鹼度、比重、膽紅素(BIL)、尿膽原(URO)、顏色及其他指標。膽紅素和尿膽原兩項指標反映肝臟代謝血紅素的能力和數量。正常情況下,尿膽紅素為陰性,尿膽原為弱陽性。以上指標增高時,往往提示黃疸,尿液顏色呈黃綠色。

尿液常規分析化驗單上一些項目後面出現「+」或「+++」……或數字,表明程度不同,這在醫學上叫陽性結果;相反,「-」就稱陰性結果。

實用貼|教你讀懂體檢報告: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健康問題

小小尿常規隱藏哪些

健康問題?

尿PH值

尿PH值可能受檢查當天飲食等情況影響。尿比重可體現腎臟濃縮功能,測定一次隨意尿比重≥1.025,表明腎臟濃縮功能正常。比重≤1.005表明腎臟稀釋功能正常。若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稱等張尿,為腎實質受損,腎臟濃縮及稀釋功能下降所致。

尿白細胞

尿白細胞是泌尿系感染的指標,正常情況下每高倍鏡下白細胞不超過5個,異常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尿中所含的亞硝酸鹽是經細菌(特別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而成,因此NIT常用作尿路感染的參考指標。

尿蛋白

尿蛋白是與各腎臟相關疾病緊密聯繫的指標。各種腎炎、腎病、泌尿系感染、結石、惡性腫瘤、腎小管酸中毒、重金屬中毒、腎移植等環境下,皆可使尿蛋白排出增高。但正常人劇烈活動後、寒冷或發熱等情況下,亦可出現蛋白質一過性增高。若發現尿蛋白檢查呈陽性結果,需要儘快至腎臟專科行進一步的檢查。

尿紅細胞量

尿常規檢查可體現尿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正常情況下應為陰性。若尿紅細胞增多,需要進一步通過相差顯微鏡檢查明確紅細胞的來源。非腎臟來源的尿紅細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統炎症或結石等疾病的可能性。腎臟來源的尿紅細胞增多則需要考慮原發性腎小球腎炎。

尿糖

尿糖是糖尿病診斷及治療進程中監測的指標。無論是原發性糖尿病或繼發性糖尿病、腎性糖尿病,尿糖排出皆增高。

尿膽原

尿膽原是結合膽紅素排泄至腸道,被腸道細菌作用還原而成,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小部分由腎臟排泄。在肝臟功能障礙、熱性病、心力衰竭、溶血性黃疸、腸梗阻等疾病時尿膽原增高,在膽總管梗阻及肝細胞性黃疸時尿膽原減少。膽紅素是由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後釋放出的血紅蛋白降解而成,在發生肝細胞性黃疸(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黃疸(如膽石症、膽道腫物、胰頭癌等)時,尿中膽紅素會增高。

小小的一張尿常規報告單可以提供大大的信息,疾病的線索就埋藏在一項項指標中,正確認識並重視尿常規檢查結果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們在閱讀報告時,要客觀地分析報告,因為有許多干擾因素影響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飲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擾物等。當尿常規檢查出現異常時,請不要太緊張和太憂慮;同樣,當出現和臨床表現不一致的檢驗結果時,也不要盲目樂觀。一定要配合臨床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和分析,以免延誤疾病的診斷。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腎臟內科 董瑜

解放軍總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馬駿龍主任醫師 叢玉隆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愛心,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尋找健康科普最有「言值」的人——新時代健康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講解類)開啟,第三屆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舉辦
實用帖|穴位按摩,教你排五臟之毒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