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概念辨析B2——拉尼娜和厄爾尼諾

概念辨析B2——拉尼娜和厄爾尼諾

概念辨析B2——拉尼娜和厄爾尼諾

1

【概念】

拉尼娜(La Nina)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的東部太平洋表層海水異常變冷的現象。

厄爾尼諾(El Nino)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嬰」,原為秘魯漁民表示聖誕節期間在厄瓜多和秘魯北部沿海水域出現的暖水的現象。現泛指赤道附近的東部太平洋表層海水異常變暖現象,每過三五年就會發生一次,可長達18個月。

2

【聯繫】

兩者都發生在赤道太平洋。

兩者都會導致全球氣候發生異常。

通常厄爾尼諾事件後一般會接著出現拉尼娜事件。

3

【區別】

1.概念不同

拉尼娜是海水異常變冷現象(海水水溫比平均值低,低到一定的標準)。

厄爾尼諾是海水異常變暖現象。

2.成因不同

兩者的成因比較複雜,高中教材主要強調熱帶海洋洋流與大氣的相互作用。

拉尼娜是東南信風增強(亦即就是正常年份的增強版)。

厄爾尼諾東南信風減弱(與正常年份相反)。

3.對全球的影響不同

拉尼娜對全球的影響(一句話解釋就是正常年份的增強版,多雨的地方下雨更多,乾旱的地方更乾旱……)

(1)對水圈的影響:東南信風增強,導致南赤道暖流增強,赤道太平洋東部海水源源不斷被帶到西部,從而導致秘魯寒流(涌升流)增強。

(2)對大氣圈的影響:由於秘魯寒流增強,導致赤道太平洋東部海水水溫降低,盛行下沉氣流,而赤道太平洋西部則由於水溫高,盛行上升氣流,從而導致①大洋東岸:加劇了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和智利北部地的區乾旱。②大洋西岸: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降水比常年增加。

(3)對生物圈的影響:由於秘魯附近的涌升流增強,導致從底層上翻到表層的營養鹽增加,導致浮游植物增加,從而導致魚類餌料增加,秘魯漁業增產。

厄爾尼諾對全球的影響(一句話解釋就是正常年份的相反版,沙漠地區下暴雨,雨林地區因乾旱而發生火災,可想而知危害更大……)

(1)對水圈的影響:東南信風減弱,導致南赤道暖流減弱,赤道逆流相應增強,暖水停留在赤道太平洋東部秘魯、厄瓜多沿岸,從而導致秘魯寒流(涌升流)減弱。

(2)對大氣圈的影響:由於暖水停留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導致海水水溫高,盛行上升氣流,而赤道太平洋西部則由於水溫偏低,盛行下沉氣流,從而導致①大洋東岸: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和智利北部地區降水增多,甚至出現洪澇災害。②大洋西岸: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地區乾燥少雨,甚至出現旱災。③全球氣候異常。

(3)對生物圈的影響:由於秘魯附近的涌升流減弱,導致從底層上翻到表層的營養鹽減少,導致浮游植物減少,從而導致魚類餌料減少;同時,表層海水增溫,冷水魚類不適應環境,魚類大量死亡,秘魯漁業嚴重受損。魚類的減少,又會導致以魚類為食的其他生物減少,如導致大量鳥類死亡。

4.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拉尼娜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1)熱帶氣旋、颱風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增多。

(2)我國東北春夏易出現乾旱,氣溫偏高。

(3)我國南方易發生乾旱,華北洪澇。

(4)冬季較寒冷,寒潮多發,南方易出現凍雨、風雪。

厄爾尼諾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1)夏季主雨帶偏南,南方長江中下游暴雨成災、北方乾旱少雨。

(2)長江中下游雨季大多推遲。

(3)全國大部冬暖夏涼。

(4)登陸我國颱風偏少。

4

【知識拓展】(感興趣同學可選擇性閱讀)

1.沃克環流

沃克環流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溫的東西面差異而產生的一種緯圈熱力環流太平洋西部形成了一個大暖池,而秘魯寒流使得東南太平洋海溫偏低(這也是東南太平洋無熱帶氣旋活動的主要原因),這樣,太平洋東西兩側便分別形成了一高一低兩個氣壓區,由於這種環流是英國氣象學家沃克(Sir Gilbert Thomas Walker)發現,為紀念他,人們將它稱作「沃克環流」。

沃克環流的上升支和熱帶太平洋西部暴雨頻繁、颱風活躍和雲層厚密有關。至於東部遠處的沉降支則為該區帶來乾燥晴朗的天氣。沃克環流的強弱變化是判斷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重要依據。

沃克環流的增強和減弱仍然是當代科學之謎。一般有兩種說法:

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風、地球自轉、地熱運動等都可能與其有關。

二是人為因素。即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劇增的可能原因之一。

沃克環流的增強和減弱規律:大約每隔3至7年沃克環流便會減弱一次,也就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活動期通常延續一年以上,其間還間隔的出現沃克環流增強的現象,也就是拉尼娜現象。

2.南方濤動

南方濤動(Southern Oscillation,簡稱SO),指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印度洋赤道低壓這兩大活動中心之間氣壓變化的負相關關係,即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比常年增高時,印度洋赤道低壓就比常年降低,兩者氣壓的變化有「蹺蹺板」現象。

當太平洋上氣壓變高(低)時,印度洋上從非洲到澳大利亞氣壓變低(高),即兩地氣壓的距平有反向的變化。其最大正相關中心位於澳大利亞北部至印度尼西亞的低壓區;最大負相關中心位於東南太平洋高壓區,在東北太平洋亦有一較大的負相關區。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復活節島(109°30"W,29°00"S)與達爾文(130°59"E,12°20"S)兩地的海平面氣壓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濤動的特徵指數,稱為SOI。在氣象和水文里,經常和厄爾尼諾結合,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

當出現低SOI時,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水溫伴隨出現異常變暖。由於低SOI與高ENI(厄爾尼諾指數)相互聯繫,故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

5

【相關練習】

讀「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示意圖」,完成1~4題。

1.圖中海洋名稱是,圖中緯度8°在半球。

2.在上圖中的字母旁邊正確標註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的名稱,然後畫出高空與低空的氣流運動方向的箭頭,完成海洋與大氣相互作用模式圖。

3.簡述厄爾尼諾現象對圖中海洋兩側氣候的影響。

4.圖中有一世界著名漁場,說明其名稱、形成原因及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受到的影響。

材料一:2007年1月全國月平均氣溫為℃,較之往年平均升高1.9℃,北方升溫更為明顯成為名副其實的暖冬。

材料二:「厄爾尼諾」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魯和厄瓜多附近)向西延伸,經赤道東太平洋至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的海面溫度異常增暖現象。讀圖回答5~6題。

5.四幅圖中,表示厄爾尼諾現象的海水運動圖和相應大氣環流圖分別是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6.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產生的原因,結果敘述正確的是

A.厄爾尼諾形成是由於東南信風的減弱,引起赤道逆流於減弱,太平洋表層暖性海水向西流動造成的

B.厄爾尼諾發生時,赤道西太平洋水位升高,海水下沉,赤道東太平洋水位降低,海水上翻

C.印尼、澳大利亞等地的山區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明顯增加

D.我國北方冬季的暖冬與厄爾尼諾有一定的關係

海洋與大氣之間進行著大量且複雜的水、熱交換,對地理環境產生深刻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就是大氣、海洋相互作用而導致地理環境發生變化的典型。

7.說明厄爾尼諾形成發展過程,並據此概述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12分)

【參考答案和解析】

1.太平洋 南

2.A:厄爾尼諾,氣流運動逆時針;B:拉尼娜,氣流運動順時針。

3.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太平洋西部暖流減弱,水溫降低,氣候乾燥。太平洋東部涌升流減弱,水溫升高,氣候濕潤多雨。

4.秘魯漁場。秘魯沿岸上涌升流將海水底層營養物質帶到表層,為魚類帶來豐富餌料,形成著名漁場。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表層海水增溫,上升流減弱,魚類餌料減少,導致秘魯漁場漁業減產。

1~4題解析:本題要抓住東風、海水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運動方向、雲雨區位置、海洋兩側大陸名稱等關鍵信息,找到突破口,加以回答。

5.A

解析: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赤道太平洋東部海水異常變暖,盛行上升氣流,選擇丙,從而導致赤道太平洋東部降水多,為雲雨區,選擇甲。

6.D

解析:排除法可以選出D。

7.厄爾尼諾現象嚴重的年份,東南信風減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應減弱,太平洋中、東部向西流動的暖性海水明顯減少,甚至東流。這一異常現象,一方面導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減弱或停止,水中營養物質大量減少;另一方面使太平洋東部表層海水溫度升高。由於南美太平洋沿岸溫度升高和海水營養物質減少,導致浮游生物驟減、魚類與鳥類大量死亡。同時,表層海水溫度的變化對熱帶太平洋東西兩岸的氣候帶來嚴重影響。熱帶太平洋東岸地區因海水溫度升高,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多,引發洪澇災害;而熱帶太平洋西岸地區因暖性海水減弱,表層海水溫度相對下降,下沉氣流活躍,降水減少,導致旱災。

厄爾尼諾的形成發展說明,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氣環流的改變,引起洋流的變化,從而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而洋流的改變,表層海水溫度的變化,有反作用於大氣圈,引起降水異常。

解析:考查提取資料信息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厄爾尼諾現象過程、地理整體性原理。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是由於東南信風減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響應減弱,太平洋向西流動的暖性海水明顯減少,甚至出現東流。這一異常現象,一方面導致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上升流減弱或停止,另一方面使太平洋表層海水溫度升高導致浮游生物驟減、魚類與鳥類大量死亡。同時,表層海水溫度的變化對熱帶太平洋東部表層海水溫度升高,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多,引發洪澇災害;而熱帶太平洋西岸地區因暖性海水減弱,表層水溫相對下降,下沉氣流活躍,降水減少,導致旱災。厄爾尼諾的形成發展說明,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氣環流的改變,引起洋流的變化,而洋流的改變,表層海水溫度的變化,又反作用於大氣圈,引起降水異常,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聲明: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出於公益僅供大家學習探討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侏羅紀世界》銀幕發展史
Better Me 系列.聞香識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