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原創】《靠山黃(簧)淵源於嵩縣的五個衍變階段》嵩縣靠山黃與豫劇豫西調系列資料第二集

【原創】《靠山黃(簧)淵源於嵩縣的五個衍變階段》嵩縣靠山黃與豫劇豫西調系列資料第二集

原標題:【原創】《靠山黃(簧)淵源於嵩縣的五個衍變階段》嵩縣靠山黃與豫劇豫西調系列資料第二集


《靠山黃(簧)淵源於嵩縣的五個衍變階段》文:喬社斌


嵩縣靠山簧被嵩縣人民政府、洛陽市人民政府相繼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筆者被公布為「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靠山簧代表性傳承人」。現就靠山簧淵源於嵩縣及其五個衍變階段,作簡要介紹。



中國戲曲源於原始歌舞。經歷代孕育,歷漢、唐而形成於宋、元,完備於明、清,盛行於民國,繁榮於新中國成立以來。這是戲劇史學界不爭的事實。唐代宮廷歌舞盛行,宮廷流傳下來的樂譜樂章,則形成戲曲之樂宗。唐朝之後,戲曲界敬奉的神靈宗師是「郎神」,原型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戲曲之打擊樂則起源於古戰場之進軍號角與得勝鑼鼓曲等。商周時代有「俞伯牙摔琴謝知音」之千古佳傳;漢朝有開國皇帝劉邦的「大風歌」傳世;北魏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在洛陽集中演出「百戲」,君民同樂,影響深遠;隋代廣泛搜集「四方散樂」,建戲場於洛陽城外,佔地八里,聲傳九州;唐開元時期,玄宗駕幸東都,詔令畿輔州縣能歌善舞者獻藝於洛陽五鳳樓前,規模空前;宋代有汴京「雜耍」傳入嵩縣,元代有關漢卿「雜劇」傳世;儘管明朝初期對元代遺留的戲曲有所限制,但到了明代中期仍是中國戲劇走向完備之時,也正是「嵩戲靠山吼」的萌生與形成之際。明代嵩縣是與古都洛陽緊鄰的豫西山區第一大縣,近水樓台,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之獨特的戲藝發展優勢條件。

地域環境是一個戲曲流派形成的首要客觀條件。洛陽地處黃河中下游,居中華民族「搖籃」之腹心,是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嵩縣是河洛地區幅員面積最大的山區古邑。故原河南省一百單三縣,素有地域轄區數嵩縣之說!嵩縣的名山大川,享有「人間仙境」之美譽!嵩縣自明洪武二年降州為縣,歷明、清、民國十六年前的586年間,一直維持原州轄域沒變。原洛陽府「一府十縣」,即洛陽縣、偃師縣、鞏縣、孟津縣、登封縣為東五縣,稱靠調「東路腔」;嵩縣、永寧縣(洛寧縣的前身),宜陽縣、新安縣、澠池縣為西五縣,稱為靠調起源的「西路腔」。史曰靠調是由西向東拓展,故有豫西老靠調「源於嵩,落於登」之說(當今嵩縣總面積為3008.9平方公里,仍居河南省縣級版圖第三位)。明、清到民國十六年前,尚無有欒川縣、伊川縣、汝陽縣的建制。今欒川、伊川縣地域,當時屬嵩縣轄區;今汝陽縣的棗林、柏樹一帶;今宜陽縣的石碢街,白楊鎮一帶;今魯山的上湯、趙村、二郎廟一帶,當時也均屬嵩縣轄區(本文中講的「嵩域」,是指明、清、民國時原屬嵩縣管轄的全部地區)。



據「嵩戲靠門」代代相傳,人稱「嵩戲」的靠山吼聲腔,在嵩縣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約1542年前後),形成於明萬曆年間(1600年前後),至今有四百七十餘年歷史。追根求源,靠山吼是在嵩縣土土長的,最古老的戲曲聲腔體系。


尊重歷史,深入開展「靠學」研究,傳承弘揚靠調文化藝術,是古往今來「嵩域人」共同的責生任和義務!更是「嵩戲靠門」的傳人弟子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一、靠山吼聲腔的萌生、形成與發展階段


靠山吼在嵩縣起源於明朝嘉靖年間,形成於明萬曆年間,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代的近百年。靠山吼萌生之初,並非劇種,僅是一種聲腔體系。初期沒有弦樂伴奏,只有馬蹄號、戰鼓、排鼓、大鑼、大鑔等。當時嵩域的先宗藝人們,在傳承唐代「宮廷樂章」、宋代傳入嵩域的「汴京雜耍」、元代關漢卿的「雜劇」等戲藝的基礎上,利用山區特有的自然條件,「選靠山,對應山」,對山吼唱,收取迴音效應,取名「靠山吼」。並選用山區響音效果好的果實木,如:棗木、梨木等木棒對敲,作為音節,取名「梆子」。這就是「靠山吼,土山梆」的梆子腔之由來。先前採用馬蹄號和大銅器伴奏(嵩縣大銅器是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別具特色。靠山吼真腔大嗓,音域寬廣、嘹亮、粗獷,具有震撼性穿透力。對山一聲吼,十里響不絕。號角吹、鑼鼓鳴,大有震山撼谷之勢!更則,靠山吼之始,在劇目題材上,選擇朝代蟒靠戲。以「三國」人物為主題,特別是突出「關公紅生戲」形象(註:豫劇其他各門派的「鬚生」,均可稱「紅臉」。唯獨豫西派「鬚生」,如:黑胡生、白鬍生、馬上鬍子生等,均不能稱「紅生」。豫西派指的「紅生」,是飾演關公的獨有行當)。靠山吼的服飾道具,初年採用真刀真槍,仿製真蟒真靠,形象逼真。靠山吼的戲曲理念,體現忠君報國思想和仁、義、禮、智、信的道德風範。靠山吼的問世很快得到民眾的廣泛認可與支持。同時,也得到地方紳士和官方的認可和保護。靠山吼聲腔的萌生,與當時流行於嵩、善演民間小調的「弋陽腔」和周邊流傳入嵩善演男女談情說愛的「羅羅腔」,形成鮮明的對照。當時在嵩域盛興的「圈鼓圈戲」,「唱小曲」「踩高蹺」「玩故事」「玩猴戲」「木偶戲」和後來形成的「卷戲」,大都採用靠山吼聲腔演唱。例如: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嵩縣安嶺村木偶戲班,就是興起於明朝萬曆年間。該班從初興之始,就一直採用靠山吼聲腔演唱。靠山吼與安嶺木偶戲,均被稱為嵩縣歷明、清、民國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個歷史時期的兩朵古老的藝術奇葩,被譽為嵩縣文化藝術史上的「並蒂蓮、姊妹花」而載入史冊、聲傳省內外。



靠山吼聲腔藝術經嘉靖、隆慶五十餘年的發展,到萬曆年間,廣為流傳,帶動了嵩邑及周邊的戲藝活動蓬勃興起。演藝規模和形式由原來的民間演藝獻舞,提升到由地方紳士名流率領,官方認可的祭祀、典儀和佛道廟會等大型慶典場所演唱。據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九皋山進香修醮記》載,大明國河南府嵩縣鶴鳴觀……四時有慶,八節舞娛。查考嵩縣史志資料,嵩縣境內的古戲樓、舞樓大都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即靠山吼的興盛時期。如:嵩縣西關城隍廟戲樓、嵩縣南關火神廟的「海市蜃樓」、嵩縣城財神廟舞樓、嵩縣舊縣鎮的城隍廟舞樓等數十處古戲樓建築,在當時洛陽府的十縣中,皆是規模宏大,獨具特色!而且這些明代戲樓、舞樓的建築風格,也都是按照靠山吼的演唱習俗,面山建樓,有利於靠山吼戲班對山演唱。當時嵩縣城南關的火神廟香火大會,數萬人云集,僅「海市蜃樓」戲場就能容納三千餘觀眾。這在社會發達的今天,也是罕見的!明萬曆中後期,嵩邑靠山吼的演藝活動已興風為俗,不僅本縣名班藝人演唱,還有洛陽、南陽、陝州、小汝州、老禹州、寶豐、魯山等州縣的藝人慕名參演交流。嵩戲盛況,已有聲傳「九州八府」之說。


明代中期靠山吼在嵩縣傳承的近百年間,大致可分為:前五十年為「選靠山,對應山,依山搭棚為台,對山吼曲」,「後五十年則是登上戲樓唱戲」。靠山吼的伴奏也由前期的馬蹄號配音,逐步發展為粗糙的管弦樂伴奏。當時的藝人們用山竹作筒,山檀木、紅棗木作桿,蛇皮粘面,綿子竹作弓,馬尾或牛筋作弦,自製成木杆、竹筒的大弦、嗡子、竹笛等簡單粗糙的樂器;打擊樂也由前期的大銅器演變發展為「梆子、鑼、鼓、鑔」。這就是嵩域靠山吼萌生與形成的第一個歷史階段。本人1948年生,從1953年懂事起,就跟著家父喬文朝及眾多師叔們學習老靠調,是在靠門戲窩子里長大的。少小就無數次聽先輩們講:「咱嵩縣的老靠調可是大有來頭!」「靠山黃」的老祖宗叫「靠山吼」。「在《二進宮》戲裡,徐延召、楊侍郎保的那個小朝廷萬曆爺時,就有咱「靠山吼」這門戲」。這是我「兒時」學戲,老輩們傳給我的第一記憶。小時常聽老輩念叨這樣幾句戲白詞:「靠山吼來是土山梆,山窩裡出的金鳳凰。靠山應山梆聲響,勝似弋陽、羅羅腔」。這或是這個歷史時期的寫照。


二、明末清初,嵩縣靠山吼與弋、羅、月、卷四門派比拼,同「卷戲」混演融合發展的歷史階段

明末清初的戰亂,使在嵩域土生土長流傳百年的土山梆——靠山吼聲腔體系,受到相當大的影響,發展緩慢。加之清朝初期,官方對明朝遺留下來的戲曲文化限制禁演,一直到清朝的「康乾盛世」,嵩戲「靠山吼」才「春風吹又生」般地重獲二次飛躍。曾有雲,嵩戲靠山吼是明末李自成起義,把「秦腔」帶入嵩縣形成的,實屬誤傳。康熙中期,政局穩定,嵩縣戲藝活動蓬勃發展。在靠調廣泛活躍之時,其他劇種也相應發展。一是在豫西山區流傳多年,古老的「弋陽腔」,逐步發展成為「清戲」;二是明末從周邊流入嵩域的「羅羅腔」逐步發展成為「羅戲」;三是民間流傳的「月月腔」,轉換成為「越調戲」;四是周邊新興的「梆子腔」發展成為「卷戲」。各具特色的新興劇種傳入嵩域,對在嵩域流傳多年的靠山吼聲腔體系形成衝擊性影響。當時民間傳有:「一清二羅三越調,土山梆吼著瞎胡鬧」「清戲文雅羅戲笑,靠山吼還是老一套」。在土生土長的靠山吼聲腔面臨改革提升的關鍵時期,周邊新興起的梆子腔「卷戲」傳入嵩域。「卷戲」猶如學子尋根問宗一樣,回歸故里,傳入嵩域落戶,與古老的靠山吼有同工異曲之妙,一拍即合。「卷戲」沒有弦樂伴奏,只有馬蹄號和梆子、鑼、鼓、鑔的硬場打擊樂。劇目也是演唱朝代蟒靠大架子戲,都是大腔真嗓的梆子腔。靠山吼和卷戲藝人合作,同台混演,取長補短,既發揮靠山吼的百年傳承優勢,又吸取了新興「卷戲」的藝術特色。靠山吼、卷戲融合的梆子腔,在與清、羅戲的比拼中出奇制勝,受到社會民眾廣泛的喜愛。時有民謠傳:「清戲秧腔拉不斷,羅戲看著臟又亂,還是梆子戲好看」。



從清軍入關到「康乾盛世」之初的五十餘年間,嵩域的靠山吼與清戲、羅戲、卷戲、越調這五大戲劇聲腔體系,在經歷漫長的比拼、混演、融合中,靠山吼、卷戲別開生面,不斷發展。以演唱民間「雜戲」和男女談情說愛「小水戲」的清戲、羅戲,節節敗退,當時新興的「越調」還立腳未穩,靠山吼、卷戲在嵩域及周邊的戲劇舞台上佔有主導地位。著名的嵩縣古路壕戲班,就是在明末沿用「靠山吼」聲腔興起的。該戲班於清康熙中期吸收「卷戲」之長,成為「靠山吼」「卷戲」的混合班,後於乾隆中後期改「靠山吼」聲腔為「靠山簧」劇種。該班是嵩縣戲劇史上沿用「靠山吼」,開創「靠山簧」的師祖班。


查康熙、雍正年間嵩縣官方史志資料,有兩則明確提及戲曲的記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嵩縣誌》載:「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河南巡撫閻興邦題設舞生64人,於文廟典儀之時演奏」。並明確提及戲曲活動「召集優伶……曾無虛日。」在封建王朝視戲曲藝人為下九流的時代,這則官方史志上的記載,是稀有罕見的。這也充分說明「嵩戲」不僅在民間廣泛興盛,且官府也是認可和支持的。當時嵩縣的戲曲活動,不但在本轄域興風為俗,而且在整個河南府,也是有影響的。另則,清雍正年間河南巡撫田文鏡,以臟戲亂戲有傷風化為由,對清戲、羅戲先後發布過兩道禁演令。清戲、羅戲受到官方限制,靠山吼、卷戲得以相應的認可和保護。當時民間流傳下來有這樣的順口溜「人人說來個個講,清戲老亂羅戲臟!嵩縣城裡看對戲,地道還是靠卷梆」。「嵩縣靠調」的第二個衍變階段,若從明朝天啟元年算起(1621年)到清康、雍末年(1735年)為止,經歷有一百一十餘年的漫長里程。


著名戲曲專家周貽白先生在《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中提出:「到清代中葉以後,河南農村興起一種以山歌、民謠為基礎的土調,名為河南謳……,由是形成所謂河南梆子。河南梆子初起時,僅在豫西幾縣的農村中,靠著山磡,隨便用木板搭一個台,就可以演唱。因此,當地或名為『靠山吼』。以後,一天天發展,由豫西流傳到了豫東,到了清代末年,則已遍及全省。」周貽白先生經考察研究提出的「初起時」,與嵩域靠山吼起源何其一致。(周貽白《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版第469頁)


三、嵩域靠山簧的萌生、形成與發展階段


清代的「康乾盛世」為嵩域的戲曲活動帶來了二次飛躍。嵩戲「靠山吼」經歷明末清初之戰亂,在與「清、羅、卷、越」等兄弟劇種的比拼中,與「卷戲」混演融合形成的「靠、卷梆子」,到康熙三十年前後達到超前興盛,在嵩域及周邊的戲曲舞台上佔據主導地位。乾隆中後期則由「靠、卷梆子腔」衍變形成「靠山簧」劇種。


康熙五十一年嵩縣城《重修財神廟正殿並創建拜殿兩廊舞樓碑》記載:「隨著社會安定,經濟復活,集市興隆,商路開通,迎神廟會日漸盛行」「嵩之商賈……,乃各捐己資,合之嵩土善信共襄盛事」,建「財神廟三楹」「拜殿三楹」「舞樓一所」……。嵩東安嶺村《創建三聖殿並拜殿舞樓碑記》載:縣城戲曲活動復明,鄉間隨之而動;城東十數里安陵村,神祀活動由來已久,但有社無廟,更無戲樓,「每當致祭之時,妥神台架棚欄以設詛 ,虹彩舞則構木台以演樂……。」嵩北大坪村《重修樂舞樓碑記》載:「城北大坪村舞樓『大清中盛之業』已是『風雨凋敝,破爛不堪』,隨募化捐修『為四方之觀瞻』。」嵩西三人場《重修火神廟舞樓碑記》載:城西南百餘里荒山小村三人場,因「第歲時伏臘春祈秋報,賽神獻戲,每遇風朝雨夕,不勝飄搖之虞」。遂於嘉慶二年(1797年)「募化四方,卜日擇時,創舞樓三楹」,……使梨園子弟演霓裳而得安,獻技美人服文衣而適意,娛山靈而悅人目。」嵩南車村鎮樹仁街《戲樓碑記》載:「城南二百餘里地處山野的車村。因五方雜處,九流叢集……,匪僻之輩……欺善害良……,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地方保正上請邑候之命,下會閭里之眾,演戲立石……。」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嵩縣誌》所載:「庶民頗忽於祀先,恪事外神,山鄉尤甚,演劇酬神,猶春秋祈報之意。然賀雨賀晴又疊舉無節。」上述記載可見:清代中時嵩縣以縣城為中心,全縣域東南西北戲曲活動之普遍與廣泛,連荒山僻壤之地亦不例外。從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至乾隆三十年為靠山簧融合「卷戲」的「靠、卷梆」時期,也可稱為「靠山簧」的萌生年代。乾隆後三十年才是嵩域「靠山簧」的形成時期。



創「靠山簧」的師祖班是嵩縣古路壕的「靠山吼」「卷戲」混合班。該戲班始創於明末清初,一直沿用「靠山吼」聲腔。康熙年間最先混演「卷戲」,到乾隆中期已傳承數代。有真名實姓記載的是該班開創「靠山簧」的開山班主吳桃娃。開山宗師是江湖藝人牛廷魁,開山戲東是本地紳士、乾隆朝舉人於百謙。吳桃娃是嵩邑古路壕人,本土戲曲世家出身。據吳桃娃第五代嫡孫吳庚申提供的可靠資料,吳桃娃出生於清乾隆三十年(1766)。吳庚申曾多次對筆者講:他祖上十幾代都是唱戲的,上幾代唱的是「靠山吼」「卷戲」,到他老祖爺、曾祖爺這兩代開始唱咱嵩縣的「靠山簧」,從他爺開始吹響器、干樂隊。舊社會對祖先的神牌位要保存五代,文革初「破四舊」埋牌位時,他找人將自己最敬仰的先人吳桃娃、吳忠的生卒年月記了下來。吳桃娃十多歲登台成名,大半生浪跡江湖,晚年得子。吳桃娃與江湖名藝人牛廷魁結為好友。牛廷魁藝名「白騾子」,自幼習文好戲,聰明過人,12歲登台成名。因在家打抱不平,失手傷人,出走江湖,祖籍不詳。他廣結戲界名流,精通各門派戲路,善演關公紅生戲,對「靠山吼」「卷戲」情有獨鍾,落腳嵩縣古路壕。牛廷魁,吳桃娃在「靠山吼」「卷戲」的基礎上,汲取百家之長,經數十年演練、改「靠卷梆子腔」為「靠山簧」劇種。於百謙對新生的「靠山簧」劇種大為鍾情,慷慨解囊,資助創辦「靠山簧窩子班(科班)」,選拔培訓「靠山簧」藝人,併購置戲箱、道具等,創辦「嵩縣古路壕靠山簧戲班」。於百謙為資助嵩戲「靠山簧」第一代、第二代成名,曾先後賣掉兩頃好地。牛廷魁收吳桃娃之子吳忠為徒,傾平生所學傳授吳忠成名(據吳庚申講述:他曾祖父吳忠為學關公紅生身架戲,額門上被師父搗出老繭)。嵩戲「靠山簧」第一代應是從清乾隆三十年吳桃娃(1766-1832年)出生至道光十二年吳桃娃去世的六十六年間。嵩戲靠山簧第二代名家吳忠(1813-1859年)生於清嘉慶十七年,他10歲登台,15歲成名,19歲其父去世,代父掌班。爾後開山大師牛廷魁移居其妻娘門家,定居嵩縣大章白栗溝。曾有趣傳:牛藝名「白騾子」,其妻娘門姓白,所以其子孫均不會唱戲。吳忠是清道光、咸豐年間享譽豫西、豫南的著名「紅生」,飾演關公出神入化,藝名「吳夫子」(即關羽「武夫子」的諧音)。在大戲東於百謙的全力支持下,他曾在嵩縣城舉辦「靠山簧」戲班,收徒傳藝。其著名高徒有「傘子」——賈書林,「浪不夠」——郭圪壋,「名凈」——雷凹斗等。吳忠率班在九皋山鶴鳴觀賽戲,對敗了洛陽名班,後被接到洛陽府演戲、傳藝,聲震豫西。在伊川中溪賽戲對倒南陽府名班,名揚豫南,號稱「壓塌洛陽、對倒南陽」。後來南陽戲班主以邀請吳忠傳藝為名,將吳忠戲班騙到南陽,困而不放。吳班戲東於百謙一怒之下,花了三百兩銀子,打官司三個月,將吳忠戲班要回。為此,吳忠一氣病逝,年僅46歲。至今嵩縣仍流傳著:「傘子唱(賈書林)、圪壋浪(郭圪壋),擱不住吳忠撇一相」的嘆惜佳傳。吳忠從藝36年的最大貢獻是劃分出靠山簧的生、旦、凈、末、醜行當。


嵩縣靠門第二代還有一位名冠豫西的「活關公」——白玉貴(1798-1873年?)。他原籍宜陽縣石陵鄉,出身詩書世家,不喜儒學,矢志從藝,自幼精研「三國」,尤其崇尚「關聖」。他對嵩縣關公紅生戲鍾情有加,不顧家人反對,私赴嵩縣投師學藝,得到於百謙的抬愛資助,起藝名「壯子」,因其姓白,人稱「白壯子」。其成名後,在當時嵩縣轄區的白楊鎮(民國十六年劃歸平等縣即今伊川縣,解放後又從伊川縣劃歸宜陽縣)創辦「靠山簧戲班」,是當時與吳忠的靠調班齊名的兩大名班。「白壯子」不但名揚豫西,且在陝州、晉、陝一帶也是大有名氣。他從藝五十餘年大都活動在「嵩邑」一帶,據傳當年一些地方建關公廟。關公像的造型大都以「白壯子」飾演關公的藝術造型塑造,可見其名氣之大。


嵩戲靠門第三代名家是人稱「豫西第一紅生」的「鐵嗓子」賈書林(1843-1933年),藝名「傘子」。還有人稱「聽十里」「浪不夠」的名旦郭圪壋和善演周倉的「名凈」雷凹斗等。賈書林享年九旬而善終,活躍豫西戲曲舞台70多載,是嵩域靠調史上著名的「紅生」「鬚生」與「名師」。《嵩縣誌》《嵩縣戲曲志》《嵩縣古今名人譜》《嵩縣文史資料》均有記載。他除培養造就了靠門第四代一班高徒名家外,最為特殊的貢獻是開創並實施了一整套靠山簧氣息運用、吐字行腔的基本方法。筆者按師傳原理歸結起來即:「氣發丹田,三焦貫通,五音配合,腦後跟發音共鳴」,及「字內為聲腔,字外為韻腳,韻腳隨聲腔自然運用」的「靠山簧」發音方法。爾後按照賈書林大師開創的發音方法,傳習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大師名家,多是聲若洪鐘。


嵩縣靠山簧經歷第一代形成、第二代揚名、第三代大發展的歷史階段,應自1766年至1920年的160餘年間。從清朝中後葉,一直延續到民國中期,使得靠山簧遍及嵩州,由西向東拓展,傳遍豫西,影響中原。嵩縣民間至今傳有:「靠山吼」「卷羅簧」(卷戲、羅戲、二黃戲),「豫西梆子」「靠山簧」,莊稼佬也會唱幾腔。


四、靠山簧被稱為「豫西梆子」「豫西老靠調」「靠山紅」的歷史階段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前後,為對應「河南梆子」對一直在豫西戲曲藝林中佔據主導地位的「靠山簧」,則被稱之謂「豫西梆子」。嵩縣靠調從「靠山吼」「靠卷梆」「靠山簧」到「豫西梆子」這四個歷史階段,有四個名稱。本土人們為了統一上口,就有了「豫西老靠調」或簡稱「靠調」的叫法。


上世紀的1921年嵩縣靠門第三代大師賈書林已78歲高齡,然其仍然器宇軒昂,身心康健,舞台雄風不減當年。其所創辦的嵩縣靠調科班、戲班和應邀在洛陽舉辦的科班,所培養的高徒,大都成名一方。其在嵩縣及豫西各地幾十個靠調戲班中,帶班傳藝所傳教的門徒弟子們,已是花開朵朵,桃李滿嵩洛,三代大師賈書林被當之無愧的稱之謂「豫西第一紅生」。他門下的第四代高徒名家主要有:賈之嫡傳高足,人稱「神蔡陽」的靠門第四代名師段遂興(1884-1960年),及其四弟「活關公」段寶興(1894-1943年),其兄人稱「賽梨花」的名旦段喜娥(喜娥是三代名旦郭圪壋之徒,稱賈書林為師叔),其三弟「名丑」段順興,其五弟名花旦「賽金蓮」段沖娃(又名段西忠)。當時的段氏五兄弟,名冠豫西。還有「萬人迷」韓佳旦、「老戲筋」程繼舟,「軟弓皮胡大師」管老虎,南庄楊真娃(飾演《跪汴京》的楊知縣,大有名氣)等,外地名家「活張飛」「田玉川」,「名旦」田玉花,「名凈」何太剛等,也紛紛拜賈書林名下投師學藝。賈將平生所學的二百餘部靠調統本戲,傳給其得意門生段遂興(筆者小時候常聽家父喬文朝講,他師爺賈書林傳給他老師段遂興二百餘部統本戲,段遂興能傳授一百多部,本人家父喬文朝能傳授六七十部),另則,賈將其飾演關公紅生戲的戲路絕招,傳給中意弟子段寶興。段寶興初年得二哥段遂興指教,後隨二哥拜師賈書林,專攻紅生。他曾多次隨師赴洛陽關林廟,看關羽壁畫、塑像,揣摩身段,學習造型,並對鏡面壁,長期苦練,終得絕招。他飾演的關公青出於藍勝於藍。其名冠豫西後,同二哥段遂興一起帶領喬文朝、「白新子」等一班名徒,率西關同慶班,走汝州、跨禹州,過寶豐,闖豫東,連勝七個台口;走車村,過魯山,闖南陽,威震豫中、豫南。人稱中原第一「活關公」,人們送其藝名「靠山紅」。因而嵩縣「靠山簧」就有了「靠山紅」這個名稱。這就是嵩縣山裡頭出真好一個「靠山紅」的由來。那時嵩域及周邊的靠調名流們,也雲集嵩縣「同慶班」,投師學藝。如:宜陽縣的「地牤牛」賈寶須、偃師縣的「狗尾巴」王遂朝、永寧縣的「名黑頭」趙小旦等,都對段遂興、段寶興師禮相待。豫西靠調名家王遂朝的關門弟子胡發生,前幾年在偃師「古亳梨園」,面對主持人和觀眾講:我唱的叫「靠山紅」,在我老師上一輩,嵩縣有個段寶興,弟兄五個都唱戲。他們嵩縣戲到臨汝唱唻,唱得老好!人都說這是哪裡來戲?唱的真好!都說是「嵩縣戲」。嵩縣山裡頭出真好一個「靠山紅」!從那時起,照著他的調門唱的就叫「靠山紅」。胡發生先生講的乃是當年的歷史事實。然而,段寶興的親傳弟子則是原籍宜陽縣石陵人,一生活動在嵩縣的靠門第五代「活關公」,藝名「白新子」,真名白法仁,人稱「小段寶興」。白法仁自幼崇尚嵩縣靠調紅生戲。投師段寶興後,段傾心相授,白潛心學藝,在嵩縣同慶班成名後,名揚河洛。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段寶興率班赴寶豐演出,三天主演八場關公紅生戲,積勞成疾,又因擅服人蔘,病變而亡,年僅49歲。次年(1944年)其高徒白新子(1906-1944年)病患瘧疾,又不幸病故,年僅38歲。嵩戲靠門第四、五代「活關公」,均英年早逝,嵩域人至今為之嘆惜。據傳,段寶興在世時,外地戲班來嵩,都不敢演關公紅生戲;段寶興死後,外地戲班到嵩縣,必先敬拜「活關公」段寶興後,才敢上演「關家戲」。



日軍侵華,為嵩域靠山簧帶來了沉重的災難。1944年秋日軍侵佔嵩縣時,嵩戲靠門第四代名凈,人稱「活張飛」的田玉川,被日寇殘殺在嵩縣蠻峪嶺。同年迫於日寇入侵之壓力,譽滿中州的嵩縣西關同慶班人去班散。


嵩域靠門第四代名師段遂興離開同慶班之後,先後在嵩縣及周邊幾十個靠調戲班帶班傳藝,收徒傳教。其後半生的數十年間,培養的靠調藝人達300餘人之多,成為嵩域靠調史上傑出的一代名師。其高徒喬文朝(1913-1979年)先後活動在新安、澠池、宜陽等地,大有名望,並在嵩東南庄、飯坡、田湖、九店、黃庄一帶十多個靠調戲班,傳帶出靠調藝人百人之多。段遂興上世紀四十年代落腳嵩縣城關青山屯村和飯坡南庄等地,得意弟子有:青山屯馬國貞、南庄羅堂、馬生、張丙午、郭豹子等幾十名靠調名家。「萬人迷」韓佳旦在閆庄教出了曹天社、周青娃、張運等傑出弟子,在德亭教出王讓等一班名徒。原籍洛寧成名於嵩的趙小旦,在嵩縣大章、舊縣教出了兩個靠調名班,培養了張子峰、龔懷娃等幾十名靠調名藝人。第四代名旦段喜娥及其五弟段西忠在欒川和西峽各地,先後在潭頭、秋扒、白土、陶灣、廟子、合峪興辦靠調班社,培養靠調藝人百餘名。段西忠後來落腳欒川陶灣,帶出的靠調戲班至今仍在傳承、活動、演出。段喜娥之高徒袁福舟帶其欒川高徒賈福正,同豫西靠門東路腔名家王二順,在臨汝、汝陽一帶同班賣藝數年,名氣非常之大。

綜上所述,上世紀二十至五十年代,是嵩域靠山簧的鼎盛時期,深得民眾之喜愛。新中國建國前後,嵩縣有民謠盛傳:「金正月、銀二月、不好不壞三四月,收罷秋、糧入倉,家家好聽靠山簧」。可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嵩域靠山簧是何等的「接地氣,得民心」。


五、「靠山簧」稱「豫西梆子」,融成「豫西調」,在豫劇「大一統」的蓬勃發展時代,「靠山簧」頑強生存的八十年


新中國成立後,戲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在舊社會被視為「下九流」,死後不準入老墳的戲曲藝人們獲得新生,成為新中國戲曲文化的主人。嵩域及周邊的靠山簧老藝人們,大都成為新中國戲曲文化事業的奠基人和中堅力量。以嵩縣豫劇團為例:1951年嵩縣副縣長程林受命,從田湖鄉政府將原本嵩戲靠門第五代名藝人曹天社調入縣文化館,籌辦嵩縣第一個公有制劇團——「嵩縣和平豫劇團」。曹天社的開山老師、閆庄火神班大戲東、嵩戲靠門第四代名藝人程繼舟,將閆庄火神班的一整套戲箱、道具無償捐獻給嵩縣和平豫劇團做鋪墊。又從全縣各靠調戲班選調七十餘名靠調藝人,組成清一色的靠山簧班底劇團。1953年嵩縣和平劇團更名嵩縣豫劇團,曹天社擔任首任指導員兼導演。1954年又從新安請回原籍嵩縣橋北靠調藝人王五常及其繼女王仙娥、王曉娥一家。同年又從伊川縣請來靠調「 名奸生」楊太雲,從登封請來東路靠調鬚生李玉順,武鬚生齊君。由王五常任首任團長。老藝人程繼舟1960年去世之際,還拉著曹天社的手叮囑說:「一定要辦好劇團,要把老靠調傳下去,傳好!」1956年縣委、縣政府從縣一中選調得力文化幹部王振夏到縣豫劇團任團長。王振夏從1956年至1965年擔任十年團長,為辦好劇團傾盡了全力。在他的領導下,改變了老一代藝人從舊社會帶來的一些陋習,使之成為新中國的新藝人。他在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結合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保護和發揮了曹天社、賈福正、楊太雲、齊君等一大批靠調老藝人的藝術特長,培養了王曉娥、石玉珍等一批新型的優秀名角。他還多次組織參加洛陽地區的戲曲調演活動,曹天社、王曉娥、石玉珍等連連奪冠,獲得大獎。並選送曹天社、石玉珍、楊艷竹等赴河南省戲校深造。嵩縣靠門第六代名旦王曉娥被選調洛陽地區豫劇團,成為頭牌主演(王曉娥師姐基功深厚,她是我師伯袁福舟的生女,師叔王五常的繼女,人稱「七歲紅」。後調洛陽戲校任教二十多年,當今豫劇領軍名家李樹建、李金枝、陳淑敏、柏青、王紅麗、田敏等,都曾是其學生)。曹天社在省戲校深造回嵩,任專職導演,始終保持靠調傳統唱法,使之成為靠調持續發展的名家。王振夏先生任團長的十年,是嵩縣豫劇團蓬勃發展的十年,也是保持嵩戲靠調頑強延續發展的十年。


周邊縣的豫劇團,大都也是靠山簧底子鋪墊起來的。如伊川有靠調名家「狗尾巴」王遂朝及其關門弟子胡發生(人稱小尾巴)、靠門名旦張素勤、名武生馮聚堂、名鬚生馬德乾等,汝陽有原籍嵩縣的靠調名藝人吳曉船(又名吳小船),宜陽有靠調名老藝人「地牤牛」賈寶須、名黑頭趙小旦、名旦車蘭玉等,臨汝有靠調東路腔名家李小才,孟津有老一代靠調名家「戲簍子」李留柱,登封有靠調名藝人蘇蘭芳,洛陽市豫劇團有靠調名家王二順、馬元鳳等,洛陽地區豫劇團有靠門六代名旦王曉娥、豫西調名生王書耀等。建國後豫西各縣、市首批創辦的豫劇團,基本都是在靠山簧的基礎上建立發展起來的。靠山簧在嵩域、河洛乃至中原的戲曲文化史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歷史作用,對新中國戲曲文化的奠基與發展,在豫西及中原地區,可稱首功當先。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戲曲藝術的發展,豫劇新的表演藝術和新的優秀劇目,對傳統的豫西老靠調藝術無形之中產生了相當大的衝擊,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老靠調藝術的改進和提高。筆者認為主要衝擊有三次:一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儘管靠山簧仍在嵩域及河洛的戲曲舞台上,持續發揮著主導作用,然其藝人結構卻逐步發生了質的變化。具有四百餘年歷史的老靠調,在舞台上一直以紅生、鬚生、凈角的男「外八角」為主導,掛頭牌,以男旦為輔,掛二牌。上世紀二十年代以後,逐步改變為以女演員為主,掛頭牌,男旦逐步被女旦取代。優秀的靠調男旦不得不退位,不是改行,便是變二套演老旦或老生。弦樂伴奏,由史傳的軟弓皮胡琴伴奏,先改為二弦伴奏,後被主弦板胡所取代。優秀的「下五音」男鬚生,只得退位讓賢演二套老生,或者下鄉進山,到山區民間演唱。只有功底深厚的名家如王二順、曹天社、蘆士元、王書耀、崔少奎、胡發生等名家,跟著板胡的調高,把「靠山簧」融成「豫西調」,開創了新時期的輝煌。相當一些「靠山簧」老藝人跟不上板胡的調高,掉了隊。這是「靠山簧」向「豫西調」轉換的突出特點。筆者正是這個時期的見證者與實踐者。二是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在「戰鼓摧,號角鳴」之新的藝術形態下,古老的「靠山簧」逐步走了下坡路!三是1966年至1976年對傳統戲的10年限演,對靠山簧影響最大。時代的藝術方式代替了古老的藝術,「高標準,高質量」的現代戲,取代了傳統戲。當時嵩縣劇團開展的文化為山區人民服務的「扁擔舞台」經驗,《河南日報》《人民日報》作了專題報道;排演的《焦裕祿》《山鷹》《收租院》《掩護》等紅色劇目和《紅燈記》《沙家浜》等移植劇目,新編歷史劇《小刀會》《王安石變法》等,特別是本縣自編自演的《飛水迎春》《春風化雨》等現代戲,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一批優秀演員如鄭東嶽、石玉珍、林長河、朱紅乾、王六蓮等,與崔長壽、張大妮、王洪章等樂隊高手,曾創嵩縣劇團的一代輝煌!但使筆者遺憾的是,傳統的「靠山簧」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被冷落、被遺忘了近十年。筆者只能保持與靠調老藝人們聯繫,私下堅持自學自練。筆者之所以時至今日能對數10部靠調名戲及精彩名段、幾十句、上百句的老唱詞耳熟能詳,隨口演唱,與其1953年至今,學靠調63年持之以恆;1996年以來20年研究「靠學」樂此不疲,是分不開的。筆者只是一名民間「靠調」草根藝人,但對靠調的鐘愛之情,可謂無可替代。1978年傳統戲恢復以來,嵩縣靠調又有回暖升溫。嵩縣靠山簧第五代名家、豫西調代表人物曹天社等名藝人重返舞台。嵩縣豫劇團重排的《三哭殿》,在洛陽劇院創連演56場的最高記錄,呈場場爆滿之盛況!在省會鄭州連演15場,座無虛席。《鄭州晚報》給予高度評價。老藝人曹天社同新秀李喜蓮、李小玲、祖梅玲、隨藝枝等共同主演的嵩縣豫劇團代表劇目《胡四娘》,被河南電視台錄製播放。曹天社主演的《開棺審子》《闖幽州》被河南省黃河音像出版社錄製發行。曹天社的靠山簧聲腔得到省內外廣泛好評,嵩縣靠調梅開二度,名傳河洛中州。



1996年以來,嵩縣靠山簧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筆者,會同師叔曹天社、弦樂名家崔長壽、板胡名家張鐵犁、社會名人張金保等六十餘人創辦「嵩縣文化藝術聯誼會」,繼而創辦「豫西靠山簧嵩縣研究學會」。筆者二十餘年如一日、潛心研究「靠學」,積極組織或參與全縣性會演、文化廣場活動、慶典慰問,組織「伊水之聲」戲曲擂台賽,參與「嵩州梨園」擂台賽。數年來演出千餘場次,大都主演「靠山簧」節目,使靠山簧藝術又重新得到人們的認可。嵩縣靠山簧被嵩縣人民政府、洛陽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筆者被公布為「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靠山簧代表性傳承人」。



雖然近年來嵩縣靠山簧受到了各級政府和一些專家學者的重視,在人民群眾中也得到了廣泛認可,但因傳承活動無經費、排練無場地、演出無設備,傳承人有心無力。再加之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之差異,對「靠山簧」學者甚少,懂者更少,嵩縣靠山簧這門古老的藝術奇葩,仍然處於瀕危失傳狀態。近年嵩縣靠山簧申報省級「非遺」保護,仍處於擱淺狀態。要把靠山簧這朵戲曲藝術奇葩傳承好、保護好,需要各方面持續共同努力!


筆者於2014年8月9日同嵩縣文化館原館長陳吉祥、嵩縣文化名人王歌曲、嵩縣社會名人、靠山簧愛好者張紅斌及青年錄像師石文建一行,專程探望了靠調名家胡發生先生。當時八十一歲高齡的胡發生先生滿懷深情地對筆者說:今天見到你很高興、嵩縣是靠調發源地,一定不能叫咱們的老靠調失傳!並叮囑說李樹建對豫西調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你若能見到他,代我表示感謝!並表示次年要回嵩縣靠調老家看看。不幸的是胡發生先生2015年3月30日與世長辭!為寄託對這位德高望重的同門師兄的哀思,特加此筆。筆者撰寫本文旨在喚起人們對「靠山簧」的重視!在「非遺」保護進入立法階段的盛世今天,更應該尊重靠山簧四百七十餘年的真實發展歷史,正本清源,理清脈絡,深入研討,將史實展現給世人,古為今用,使靠山簧這門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得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二零一六年陽春命草


靠山黃第七代傳承人部分視頻豫西調


溫耀光《下位去勸一勸貴妃娘娘》



杜慧芳《三江水洗不盡滿腹冤枉》



文經作者授權嵩縣同城會發布,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用於商業用途。


看完本篇文章後您有什麼想說的呢,迎點擊文章末端右下角「寫留言」進行評論,歡迎添加小編微信 18103798001,提供新聞線索,跟小編做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嵩縣同城會 的精彩文章:

TAG:嵩縣同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