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台灣最具「爭議」寺廟:沒有香火、沒有求籤,只有6個字!

台灣最具「爭議」寺廟:沒有香火、沒有求籤,只有6個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人們印象中的寺廟,大多是紅磚綠瓦,曲徑通幽,古香古韻的傳統建築。

然而在台灣卻有這麼一座「寺廟」,顛覆了所有人對佛門聖地的認知。

在台北法鼓山有一處清雅幽靜的宗教空間——農禪寺水月道場(始建於1975年)

它坐落於寬廣的關渡平原,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滴翠綿延白雲繞,很有一番大隱隱於市的氛圍。

初次踏入其中,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裡,居然是一座佛教寺廟

沒有富麗堂皇的雕樑畫棟,沒有雲煙繚繞的油燈香火,沒有善男信女的三叩九拜,只有空曠而遼遠的莊嚴景象,傳達著簡樸的禪佛況味。

很多人會好奇,水月道場的名號因何而來?

又因何被設計成這般顛覆人想像的模樣?

其實,這源自農禪寺住持——聖嚴法師的一個「夢」。

聖嚴法師是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是台灣最具威望和影響力的高僧之一。

李連杰、林青霞、蔡依林等社會各界名流都曾受到聖嚴法師的開釋。

一次,聖嚴法師在禪定冥想時「看到」一座寺廟的樣貌,「有如水中月,空中花。」

水月道場的名號,於焉誕生。

但,到底什麼是「水中月,空中花」,聖嚴法師從未加以贅言去解釋。

直到台灣著名建築設計師姚仁喜接到這份方案,這6個字,變成了他有史以來得到的最短的建築任務書!

這讓他決定用建築去詮釋對禪宗的體悟。

整個道場建築由清水混凝土建成。

作為與外面高速公路之間的緩衝,道場四周,兩面圍牆錯落有致,承載著斗轉星移的光影,安穩而不沉悶。

本該是佛門凈地,但卻沒有設限,遊人隨意穿過連廊,即可到達大殿。

遠方的主講堂,靜靜佇立於80m長的荷花池中。

超大柱廊在池中的倒影,伴隨著飛揚其間的金色簾幔,自成一派雅緻風光。

大殿二層,有一座心經牆。

在這裡,姚仁喜把《心經》260個字全部雕刻成鏤空刻在牆上,利用光把佛經呈現了出來。

每當夕陽西下,佛經就會被烙印在大殿的地板上。

隨著金燦燦的光線緩緩流動,字會從地面慢慢移動到牆上。

當他第一次把這個方案設計出來時,所有人都認為他發瘋了,因為每個字都要單獨去訂做。

但今天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

有人說,佛經被光打在地上,那人走過去豈不是要踩上了嗎,這可是對佛的大不敬。

然而他卻回答道:不,當你走過去,佛經會籠罩在你身上。這就是光的奧妙。

佛教認為,世間一且皆為幻象。

大殿前面寬闊平靜的水域自眼前鋪陳開來,無風時節,宛若一面明鏡,遠映碧空霞光,與後麵線條簡潔的大殿相連,彷彿一幅寫意的風景畫。

而輕風乍起時,只見水紋微皺,碧波萬頃,銀光閃耀,又和岸上的景物動靜相宜,引人讚歎!

當水面平靜猶如寶鏡時,一方池水清晰地回照世間萬物;可當輕風吹拂,水中之景霎時幻滅,人們所看到的「真實的東西」,也不再那麼真實了。

「觀者之心,正如生滅變幻的水月明鏡」

聖嚴法師是想提醒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往往來源於我們的內心。

「水中月不是真正月,空中花不是真正花」,但當你一踏進農禪寺卻可以感受到無比真實的寧靜脫俗,心生歡喜。

也正是它的簡潔、肅穆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佛家凈土,什麼是真正的普度眾生,更成就了世俗中難得的一方清凈之地。

可惜的是聖嚴法師並沒有看到水月道場的竣工,就圓寂了。

他指示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建塔、不立碑豎像。

並留遺偈給弟子——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也許在大師眼中,人生才是真正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吧!

每日正午十二點,和日美醬說一句:「生活美學

會為您推送一條生活物語,我們相約正午,不見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式生活美學 的精彩文章:

68歲老人用45年前的婚紗做傘,紀念逝去的母親……
3秒祛除口臭,10分鐘美白去牙漬!泰國超高人氣牙粉,代購都快搶瘋了!

TAG:日式生活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