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唐朝末年除了有藩鎮這個大禍亂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禍亂

揭秘:唐朝末年除了有藩鎮這個大禍亂之外,還有一個更大的禍亂

眾所周知,藩鎮割據是唐朝衰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權衰落,藩鎮坐大,尤其以安史降將控制的魏博、成德和幽州三鎮(時稱河朔三鎮)實力最為雄厚、最不受中央政府控制。

當時三鎮歷任藩帥(節度使)皆力求「以土地傳之子孫」,維持世襲地位。到唐朝滅亡為止,河朔三鎮先後57任節度使裡面,只有4人是由唐朝中央政府任命的。這三鎮不但節度使世襲,還自署官吏,自置戶籍,不向朝廷上繳賦稅。這三鎮獨立性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兵強馬壯。

以最具代表性的魏博鎮為例,第一任節度使田承嗣至少擁兵10萬,他又「選其驍健者萬人自衛,謂之牙兵」。牙兵,就是相當於節度使的精銳親衛軍了,是藩鎮割據的核心軍事力量。當時不但河朔三鎮擁有牙兵,其他大多數藩鎮也都擁有數千乃至數萬人的牙兵部隊。

為確保擁有一支忠誠於自己的親衛軍,節度使往往都會以豐厚的賞賜籠絡收買人心,因此牙兵的軍餉待遇要遠高於普通的藩鎮軍隊。

而牙軍也深知節度使需要倚靠自己割據一方,所以漸漸演變為了驕兵悍將,「其凶戾者,強買豪奪,逾犯法令,長吏不能禁。」同時,也正如河朔節度使職位世襲一樣,彼此之間聯姻結盟以對抗朝廷,牙軍也漸漸往這方面發展了,尤其是魏博鎮的牙軍,他們多是本地人,也「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姻黨盤戶」,形成了盤根錯節、以豐厚軍餉賞賜為主要訴求的地方職業軍人利益集團。

當時,任何藩帥如果威脅到了牙兵的利益,不管是削減賞賜軍餉,還是長期率兵於魏博之外作戰,亦或是企圖控制和削弱牙軍,都會遭到牙軍的誅殺,之後他們再推舉一個能維護牙軍利益的將校為新的藩帥。至於中央政府,很少能夠左右魏博內部的叛亂,只能是在事後確認下牙軍擁立的藩帥,並給予節度使官職。

時人有雲「長安天子,魏府牙軍」,可見當時牙軍勢力有多強悍。

搞得最後,在各藩鎮內部,這些個藩帥不得不自己重新組建私人兵力來克制牙兵。

我們還是以魏博鎮為例,公元886年,節度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聚集了500亡命之徒以為心腹,稱之為「子將」,結果招致魏府牙兵的不滿。在經過一系列的軍亂和衝突之後,極具野心的牙軍下級軍校羅弘信抓住機遇,與宣武節度使朱溫勾結,幹掉了樂彥禎父子,當上了新任魏博節度使。

後來,他的兒子羅紹威繼任節度使之後,又經歷了牙將李公佺的叛亂,愈發的懼怕牙兵,糾集了數百奴客作為護衛兵。

那麼這些私兵部隊,就比原是藩帥近衛軍的牙兵可靠嗎?未必。公元887年,擁有千餘名私兵的鎮海節度使周寶,就遭到了手下將領率軍的攻襲,其麾下的私兵也隨之反叛。不過在有些朋友看來,牙兵是正規軍,而私兵是家奴、亡命之徒或是流散於中國的異族人,沒有社會地位,多與藩帥結為義父子關係,一般只能無條件服從藩帥。

在牙兵與藩帥對立時,私兵是值得後者信任的。

不過到了唐末五代時期,經過一系列的藩鎮廝殺,作為正規軍的牙兵以及藩帥的私兵,其實差別已經不是很大了,各地節度使親衛部隊叛變更是層出不窮。牙軍追隨的軍閥如果成了皇帝,他們往往也就成了中央禁軍。比如李存勖和石敬瑭稱帝後,都將當年的帳前親兵升格為了中央禁軍,前者作為皇帝更是直接控制禁軍。

後周世宗柴榮整頓軍政,禁軍戰鬥力大大加強,但他並沒能建立起根除武將(節度使)和禁軍(牙軍)叛亂廢立主帥的體系和制度。後來他死了,禁軍統帥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這才成功避免了上述歷史的重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代捻軍領袖,人稱小閻王,在清軍圍追堵截下跳水而逃,不知所終
都說太平軍殘暴不仁,湘軍也差不多,三次屠城,江南直接變地獄

TAG:媛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