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北交大畢業典禮只有10%的人能參加」引發輿論關注

「北交大畢業典禮只有10%的人能參加」引發輿論關注

北京交通大學一名2014屆畢業生近日撰文《交大,對不起,我不是那10%》,披露「只有10%『優秀畢業生』才能去天佑會堂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現場聽到校長的講話,而剩下的人,需要坐在教室里觀看畢業典禮的直播,父母甚至需要坐在另一間教室觀看直播」。北京交通大學昨天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今年原定方案主要綜合考慮時間、天氣、場地等因素的制約,存在考慮不周的情況,現決定畢業典禮改在主校區操場舉行,全校畢業生及家長均可參加。

無獨有偶,按照山東大學此前的方案,只有很少比例的學生能到場參加山大2018年畢業典禮,名額由學院進行分配,本科生能去的比例甚至只有一成到三成。大量學生髮聲引發輿論關注後,山東大學修訂了方案,將畢業典禮本科生專場定於22日上午、研究生專場定於23日上午舉行。

畢業典禮是一所學校最重要的儀式,必須全體學生都參加,如果因場地限制,不能所有學生一起參加,那應該組織多場畢業典禮,包括由學院組織,由校長參加,為每一名畢業生撥穗。這是學生重要的人生儀式,不能被代表,也不能被省略。一所學校是否重視畢業典禮,儘可能做到給每個學生留下深刻的記憶,折射出學校對待人才培養的基本態度。

事實上,近年來媒體已經報道過大學校長堅持給每個畢業生撥穗的感人故事,比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楊燦明每年畢業典禮都堅持為每一名畢業生撥穗,整整兩天他一絲不苟地為7000名學生做一個合影「背景板」。那麼,既然已有學校校長做到,且傳為美談,可為何有學校還採取省事的方式,只讓部分學生代表參加呢?難道學校校長忙到抽不出這幾天時間嗎?

在越來越多大學重視畢業典禮,且重視每個畢業生的個體感受(包括邀請家長參加畢業典禮)時,還有大學採取這麼不顧畢業生感受的做法,令人不可理解。試問,這麼對待畢業生,怎麼指望他們畢業後還記住母校,今後事業有成後怎麼捐贈母校?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無不高度重視畢業典禮,除了讓所有師長、親朋見證畢業生的重大人生時刻外,更是給所有畢業生留下美好的畢業記憶。這一美好記憶,是校友和母校的重要情感紐帶,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校友捐贈率很高,與重視每一位校友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校友是很多一流大學辦學的最重要資源。

我國大學近年來也開始重視校友捐贈工作,但是,很多學校的校友捐贈不見起色,原因在於,大學的校友捐贈只盯著功成名就的校友,而不重視平時和所有校友的聯繫,這怎麼可能讓校友對母校有深厚的感情?怎樣對待畢業生、對待校友,這反映出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校友是大學最寶貴的財富,大學應該珍惜校友資源,不能用功利的方式傷害在校學生與校友的感情。

大學校長對待畢業典禮的態度,也可看出其對自身重要職責的認識,一名好的大學校長,要懂教育、懂教育管理,以及擁有強大的社會活動能力。參加畢業典禮,和每個畢業生互動,不僅是體現校長的愛、展示校長「親民」,而且是校長必須履行的職責,這是進行社會活動,發掘學校重要校友資源的契機。大學用選代表的方式讓學生參加畢業典禮,並非無傷大雅的小事,也不是學校考慮不周,體現的則是學校是否意識到畢業典禮的重要意義,是否真正重視學生,重視校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高分六號升空 中國「天眼」工程數據體系基本形成
章瑩穎失聯一周年舉行祈福活動,中國領館:希望嚴懲嫌犯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