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陸軍考慮發展輕型坦克

美陸軍考慮發展輕型坦克

原標題:美陸軍考慮發展輕型坦克



美國陸軍目前正在評估建造新型可部署的輕型「機動防護火力」(MPF)裝甲車的樣車。由於其具備超出俄羅斯類似平台的高機動性,該型武器可為步兵提供新的任務選項,將會改變未來的陸戰形式。


MPF將成為美陸軍應對大國對手的重要裝備


史密斯


美陸軍副參謀長兼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司令史密斯稱,遠程精確火力、空地一體打擊、機械化裝甲部隊以及來自無人機的威脅正在迅速改變戰爭形勢,機動型美國陸軍部隊需要更先進的火力,以在與大國對手的戰爭獲得優勢。「MPF可以幫助步兵,因為步兵可以離開大馬路;機動性也可以提高殺傷力和防禦力,因為可以在在敵方開火前就發起攻擊」。


目前,美國陸軍正在評估工業界的提案,預計明年授出研發合同,隨之將會推出MPF樣車。陸軍對於MPF的要求是:為步兵戰鬥旅提供直接和遠程火力援助,同時具備強大的互聯網彈性能力,以支持美軍的早期介入行動。


史密斯並沒有明確闡述該型戰車的確切重量,但是他強調,目前正在尋找實現殺傷性、移動性和生存性最優的組合。但是陸軍高級將領明確表示,新的MPF無論是在生存性還是其他性能方面,都要優於俄羅斯的同類武器。


俄羅斯的2S25空運型輕型坦克,重量大概20噸,使用125毫米的滑膛炮。該款坦克可遂行反坦克、輔助兩棲作戰、空中以及地面行動,2005年就已經服役。


陸軍高級將領以及明確表示新型戰車將會是輕型的,但是相比於俄羅斯的同類產品其防護等級會高不少。



發展MPF的主要考慮


鑒於與近似對手之間的戰爭,會出現遠程感測器、精確火力打擊以及空中支援地面機械化突擊,美陸軍清醒地意識到其機械化步兵部隊需要裝甲防護的移動火力保護。


目前美軍現役的「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裝備了120毫米的線膛炮,同時有重裝甲的保護。但是在某些特定場合,由於其重量以及機動性方面的限制,「艾布拉姆斯」坦克無法有效地支持步兵作戰。

因此,史密斯認為,在更廣闊的戰區展開行動的步兵旅戰鬥隊(IBCT)需要可部署的、快速移動近接觸的直接火力支援。基於美軍現有的威脅和對手所用的武器,意味著陸軍需要設計MPF戰車以填補空白。


就防護性和生存性而言,MPF戰車與「艾布拉姆斯」坦克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高機動性更強,可在確保生存力的前提下在非公路環境提供致命火力。


儘管MPF稱為輕型坦克,但是陸軍的官員明確表示新平台應具備快速部署的特性。MPF代表陸軍向遠征作戰以及快速部署方向賣出了一步,應該可由空軍的C-17運輸機運輸。


MPF預計的作戰使用


在歐洲地區,快速機動部署特別重要。因為在這個地區,俄羅斯軍隊與美軍和北約軍隊距離很近。


考慮步兵旅戰鬥隊(IBCT)有可能會面對如下對手:具備精確武器的無人機;具備遠程瞄準技術的裝甲車輛;火炮,移動中的步兵需要足夠的火力和感測器以擊敗對手。


所有這些都指明陸軍合成機動裝備(Combined Arms Maneuver)概念的演變,以應對陸戰未來發展的不同方向。而現實環境也表明為什麼步兵需要類似坦克這樣的武器進行支援,尤其是在過橋、野外行進以及維和方面。


MPF的關鍵技術


陸軍正在採取「雙管齊下」的採辦戰略,即在尋求利用現有或快速發展技術的同時,為MPF設計出一種架構,使其能夠在新武器和新系統出現時進行集成。


在MPF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催生比較重要的技術包括:輕型複合裝甲、主動防護系統以及新一代高清晰瞄準感測器。其他技術還包括計算機自主能力和人工智慧的快速融合,以實現一個晶元可發揮多個晶元的功能。如前視紅外雷達、電磁武器、EO-IR都在一個晶元上運轉。

問題在於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合起來,以及如何同時使用這些武器和技術。如果作戰環境是沙漠地區,那麼紅外感測器會受制於熱度,因此需要其他各種類型的感測器幫助作戰人員篩選信息。


美國陸軍通信與電子研究中心(CERDEC)已經開始建造感測器的樣機。這也是美陸軍下一代戰鬥車(NGCV)項目長遠規劃的一部分。下一代戰鬥車(NGCV)將成為美軍的主戰裝備,預計會在2020年代晚期或是2030年代早期出現。


MPF的另一項技術挑戰是建造一門威力強大且足夠輕便的火炮,以滿足速度、殺傷力以及可部署性方面的要求。


美國陸軍的「戰鬥車輛現代化戰略」特別明確要求將大口徑火炮與輕型車輛相結合。其中提到了一款名為XM-360的120毫米的輕型火炮,該火炮是為已經取消的「未來戰鬥系統」而設計的。XM360需要特殊的新技術,讓輕型火炮能夠發射強大的120毫米坦克炮彈。XM360的組件包括:熱能和環境遮蔽系統、射流導流槽、管狀組合式炮架、獨立駐退機、充氣同流換熱器等。


對於輕型戰車而言,減少後坐力可以通過引入大口徑膨脹波火炮來解決,同時提供製導且穩定視線瞄準、可校正視線瞄準,以此超過視線瞄準的精度。


MPF研製進度安排


目前,美國陸軍的武器開發商正在評估MPF的設計規格以及要求。陸軍預期在2019年前授出兩份工程製造與發展(EMD)合同,樣車預計在合同授出的14個月內完成。陸軍已經提出一些明確的指標,如MPF的主炮在移動射擊時必須穩定,同時光學及火控系統必須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BAE系統公司、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以及科學應用國際公司都在競標MPF。


來源:美國themaven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李響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路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精確打擊

新概念武器


基礎科學


技術


與能源


與製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防科技要聞 的精彩文章:

《世界國防科技年度發展報告》(2017)
F-35對比分析

TAG:國防科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