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羽不顧後方激進北伐,是劉備的用人策略一手造成的

關羽不顧後方激進北伐,是劉備的用人策略一手造成的

文/媯滿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於兵敗被殺是三國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很多學者認為,這才是三國的真正開始。劉備失去了荊州,也失去了奪天下的機會。孫權拿下荊州,獲得了拱衛西北大門的天然屏障,三國之間的攻伐失去了戰略機會。

雖然史書上沒有寫,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關羽北伐是劉備授權的,因此劉備應該為關羽的死負責。其實,這樣分析是不公平的。即便是劉備讓關羽北伐,也並沒有讓他如此激進的北伐。關羽北伐最大的問題是,對大後方安排不足。

從關羽的策略可以看出,他做出的決策是冒險的行為。他明知道是冒險的行為,還要進行,可見他非常想立功。關羽為何對立功那麼心切呢?其實,這是劉備用人策略不足造成的。關羽是個衝鋒殺敵的將軍,而不是守成之主。

從214年諸葛亮、張飛、趙雲支援西川到219年關羽走麥城兵敗被殺,關羽因為守荊州,沒有建立任何軍功。張飛、趙雲、諸葛亮在協助劉備打益州時軍功顯赫。馬超、法正、黃忠等在漢中之戰中,表現突出。劉備稱王的時候,一級表彰名單中,多了很多陌生的面孔。

關羽是軍事人才,是打仗的將軍,讓他守荊州,對他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沒有軍功,已經讓關羽連續兩次沉不住氣了。拿下成都的時候,馬超加入了團隊,關羽立即寫信問諸葛亮,馬超的武藝如何。諸葛亮的答覆是,馬超與張飛差不多,但比關將軍差遠了。關羽因此開心了一段時間。

漢中之戰對關羽的刺激更大,漢中之戰是對曹操的勝利,與益州對劉璋的勝利性質完全不同。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年輕將領和老將。這些對關羽的刺激都很大。所以,當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時,引起了關羽極大的不滿和反感。

關羽拒絕接受,劉備派費詩說服了關羽。儘管史書上認為,費詩的一番話說服了關羽。但是,筆者認為,沒那麼簡單。這件事之後不久,關羽就發動了北伐。可見,費詩說服關羽用的不是策略,而是給了關羽行動的許可權。

如果關羽想要更高的封賞,那就自己打下來。於是,不久之後,關羽就發動了大規模的北伐。這次北伐,關羽特別想立功,所以很快就獲得了為震華夏的軍功。關羽在前線的勝利,直接導致了孫權倍感壓力。孫權不得不違反聯盟協議,進攻關羽。

如果在這五年之間,劉備安排諸葛亮替關羽守荊州幾年,讓關羽有機會在劉備身邊立功,那麼他就不至於做出如此激進的事情來,同時也不至於兵敗身死。諸葛亮是荊州最好的守衛者,可惜劉備對他不夠信任,最終間接導致了關羽的敗亡。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關羽恢復荊州的目的》;

3.《關羽荊州之戰新析》;

4.《劉備關羽關係新探》;

5.《三國史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劉禪明明大權在握,為何沒有阻止姜維連年征伐?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