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宮裡的那些事,清代太監經常借一些芝麻小事敲詐內務府

皇宮裡的那些事,清代太監經常借一些芝麻小事敲詐內務府

原標題:皇宮裡的那些事,清代太監經常借一些芝麻小事敲詐內務府


清朝太監如何敲詐內務府?


同治皇帝大婚的時候,內務府負責打理婚房。有個太監想藉機敲詐,便往窗子的玻璃上貼了根頭髮。然後找到內務府的人質問說:「這大喜的日子,你們買的玻璃怎麼是開裂的?這是什麼兆頭?你們是何機心?」內務府的人不經宣召不能上丹陛,遠遠一看,嚇得魂兒都掉了。只得趕緊給該太監送上一筆銀子,才「化解」了這件幾乎要掉腦袋的事情。


李蓮英的另一面


據一些筆記野史記載,李蓮英身材高大,性格溫和,詼諧幽默。他跟人聊天的時候「段子不離口」。李蓮英很低調,也很會做人。據說跟他接觸過的人幾乎沒有不喜歡他的。他既討好慈禧也不得罪光緒。「庚子國變」,慈禧光緒倉皇逃難。回到北京時,光緒屋子裡連條像樣的被子都沒有,誰也不管這位毫無權勢的皇帝。李蓮英見後跪在光緒面前痛哭流涕,並把自己的被子抱來給皇帝蓋。光緒皇帝對李蓮英心懷感激。他日後曾對近臣說:「沒有李諳達,我活不到今天。」


政見雖不同,但道德修養卻一樣高尚


司馬光和王安石,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兩人是政敵。但在道德修養上卻有許多共同點。比如兩人都很低調,不喜歡乘坐轎子。據宋人邵伯溫所著《邵氏聞見錄》記載,司馬光外出公辦都不乘坐轎子,都是騎馬,有時連頂蓋都不張,自己手持扇子遮擋烈日。理學大師程頤提醒司馬光說:「你這樣輕裝出行,路人不認識,或不便通行。」司馬光回答說:「我就是希望別人不認識我。」王安石辭相歸里,出行只騎驢,有人勸他乘坐轎子,這樣凸顯身份。王安石回答說:「自古王公雖不道,未嘗敢以人代畜也!」 邵伯溫總結說「二公之賢多同」。的確,作為高官,王安石和司馬光都有很高的道德修養,雖然政見不同,但各自都在自己的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王陽明和聾啞人聊是非


《王陽明全書》里有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有個叫楊茂的人,既聾又啞,陽明先生不懂手語,就用書寫和他聊天。

王陽明問他:「你的耳朵能聽到是非嗎?」


楊茂回答說:「不能!我是個聾子。」


王陽明又問:「你的嘴巴能夠講是非嗎?」


楊茂回答說:「不能,因為我是個啞巴!」


陽明先生又問:「那你的心知道是非嗎?」

楊茂回答說:「能。」


王陽明於是總結說:「你的耳朵不能聽是非,省了多少閑是非。你的嘴巴不能說是非,又省了多少閑是非。你的心知道是非,這就足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探秘 的精彩文章:

清末最神秘組織,成員全部是少女,最終起義還是失敗了

TAG:史話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