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韓信平定中原,同時劉邦也感到了一股畏懼

韓信平定中原,同時劉邦也感到了一股畏懼

彭城會戰,由於韓信見機不妙撤退得早,所以劉邦的嫡系軍團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劉邦退守滎陽後,韓信帶領的這股力量也找尋到劉邦這裡,再加上關中留守的蕭何也徵發大批關中士兵補充到劉邦這裡,所以對劉邦來說自己真正的力量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這得益於蕭何在咸陽收集的典籍資料才能短時間內讓劉邦得以補充)。唯一的損失就是自己的信心,再也不敢和項羽面對面地硬碰了。而項羽雖說打敗了劉邦聯軍,重新奪回了彭城,但齊地在自己走後,又開始鬧獨立了,自己留在那邊的軍隊完全不起作用,齊人以田橫為首領重新保持了齊地的獨立。這又讓項羽很惱火,準備自己親自再去鎮壓齊人的反叛。而劉邦那老小子簡直不堪一擊,等老子先解決了田橫再來滅他也不遲!

劉邦輕易地被項羽擊敗,也讓天下諸侯看到了項羽的強勢,那些本來就搖擺不定的諸侯又紛紛投靠項羽那邊。彭城大戰後,魏王豹借口向劉邦辭行,回到魏地後派兵駐守黃河邊,不讓漢軍渡河,並公開發表聲明支持項羽。而控制趙國的陳余也背叛劉邦,重新讓趙國獨立,並與齊國的田橫聯合起來,組成第三股勢力,既不歸劉邦也不附項羽。

因此劉邦集團經過分析認為,要想和項羽進行全面對抗之前,必須先解決身後的魏國和趙國,以免在必要時腹背受敵,只有解決了身後的敵人才能全心全意對抗南面的項羽。劉邦把這個軍事任務交給了韓信。

韓信沒說什麼廢話,信心十足地向魏地進軍。

魏王豹率主力駐紮在黃河岸上,阻止漢軍渡過黃河,只要你過不來,你又能奈我何!這是魏王豹的幼稚想法。韓信的軍團在黃河另一岸,兩軍隔河相望。韓信下

令造船,一副要渡河準備跟對方火拚的姿態;暗地裡卻讓曹參購置大量的木罌缻(用木柙夾縛眾罌缻而成的浮渡工具)。

韓信親自坐鎮此地,魏王豹一看對方每天在造船,也不疑心什麼,就一直傻傻地在這邊等著漢軍過來,好迎頭痛擊,讓他們嘗嘗自己的厲害。韓信下令曹參和灌嬰率主力從黃河另一個渡口,把木罌缻綁成木桴,並在上面鋪上木板,建成了一座臨時浮橋,乘著茫茫夜色渡過了黃河,直接去攻打魏國的首都安邑。由於魏國的主力全在黃河邊上和韓信對峙著,毫無防備,安邑很快就陷落了。魏王豹聽到自己老巢被攻擊的報告,氣得臉都發綠,忙率軍回師救援,這仗可別打得連老婆孩子都賠進去了!

韓信率剩餘的部隊也乘機全部渡過黃河,聯合曹參他們部隊夾擊魏軍,魏軍不敵,立刻崩潰,魏王豹最後也被韓信所俘。魏國向劉邦全面投降,被蕭何置為河東、上黨、太原三郡,魏國從此不再作為諸侯勢力存在。

滅掉魏國後,韓信雄心大長,從而向劉邦提出了全面收取中原的軍事計劃。他認為劉邦只要給他足夠的兵力,以安邑為出發點,向北進攻趙國和燕國,向東則可以攻取齊國,向南還可以切斷項羽進攻北方的糧道,這樣有利於以後南北對峙的局勢。

劉邦自然很高興這個軍事計劃,同時也對韓信的才能感到了一股畏懼,現在雖說自己還能控制他,可哪天萬一自己控制不住他了,會是個很可怕的對手,那自己到時該怎麼辦呢!但劉邦只是把這個念頭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腦海中,沒顯露出一絲的不安!

韓信當然不知道自己把對面的老闆給嚇住了,還在那滔滔不絕地陳述著計劃。劉邦聽完後,笑眯眯地走到韓信跟前拍著這個年輕人的肩膀,說:「小夥子幹得不錯,這個計劃我完全同意,真是感謝老天爺居然會把你賜給我,真是我劉季的幸運啊,不過我有個補充就是讓張耳跟著你去攻取趙國吧,他是趙人對那邊的政治局勢、人事、地理也熟悉,更認識不少那邊的人,對你應該有用處!」

劉邦很信任張耳,希望他能起到監督作用吧!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現在的天下局勢,就能知道韓信對局勢的把握有多麼敏銳,更重要的是他能迅速做出相應的計劃來掌握這個局勢的發展,這才是讓劉邦真正感到恐懼的地方。這方面自己這邊還沒什麼人能和韓信相抗衡。

項羽雖然佔據著楚梁最繁華和最險要的地方,但其中是有很大水分的。梁國北部的大部分地區是在彭越的控制下,項羽在這已經沒什麼控制力;楚國很多地盤也被項羽封給了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由於項羽在分封上的吝嗇,讓這幾個人對項羽已經有了不少怨言,忠誠度和向心力大減。所以項羽真正控制的區域僅僅是彭城和江東地區而已,和劉邦掌握滎陽、關中、漢中相比,項羽在地盤上並沒有佔據多大優勢,反而還不如劉邦。

所以,如果中原的魏、代、燕、趙也倒向劉邦這邊,那雙方實力可真立刻是此消彼長,項羽的處境就真的不妙了!所以,項羽想把齊國掌握在自己手裡,即使在老巢被人佔領時,他也沒把主力帶回來,仍然留在齊地震懾齊人。

而目前的情勢則又變成,劉邦佔據著滎陽,勢力輻射範圍基本上覆蓋了韓國大部分地區,如今韓信又征服了魏國和代國,中原只剩下了趙國。韓信在中原的不斷

勝利,劉邦在楚漢對抗中就越佔據優勢。劉邦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即使在楚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劉邦也忍痛撥給韓信2萬人馬,讓他去實現自己的軍事計劃。

公元前204年,也就是楚漢相爭的第三個年頭,韓信和張耳率領2萬多人開始北上征伐趙國。而趙國的首都在襄國,相當於現在的河北省石家莊附近。因此,韓信的軍隊從魏國出發進入河北平原前,必須要穿過太行山脈。

軍隊要越過這條山脈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必須選擇穿越山脈的橫向河谷,但這些河谷一般都非常狹小,所以被當地人稱之為「陘」。這種「陘」雖然在行走上比較容易了,但地形上大多是易守難攻,所以只要一方派兵守住一面,對方是很難攻過來的,主要是展不開陣型。而在太行山脈中最出名的「陘」叫「井陘」。韓信便選擇準備由井陘穿越太行山脈,進入襄國的北方。陳余當然也明白自己的優勢所在,率十幾萬人守在井陘口附近,準備抵擋韓信的進攻。兵力是韓信的5倍,陳余很自信憑著自己的優勢兵力和優勢位置一定能把對方揍得連他娘都不認識。尤其是那個張耳,陳余越想越生氣,恨不得張耳現在就出現在自己面前,把他骨頭剁碎喂狗!

陳余對前景很樂觀,但他的手下卻不這麼樂觀。他叫李左車,是一位作戰經驗極其豐富的老將。自打韓信要變成自己的對手,他就開始研究這個年輕的將領。研究越深,李左車越發現韓信是一位優秀的謀略家,特別擅長欺詐戰術,不能和他正面衝突。於是,他就向上司陳余建議道:「您在關口率軍不要主動和漢軍作戰,只要堅守住這裡,憑著對方的軍事力量是無法突破這個關口的;而我只要帶領3萬人馬,抄到漢軍的後路斷了他們的糧道。這樣過不多久,因為糧食的缺乏,漢軍肯定會大亂,然後乘此機會您再出擊,定能打敗漢軍!」

陳余只想堂堂正正、漂漂亮亮地打贏這場仗,教訓下劉邦那小子,好讓他不要再輕視自己。如果採取這位李左車的計策,就算能贏,那也是窩囊的贏。10萬人面對對方2萬人,窩在關里不動,硬是等到對方沒糧了才出來,那不是讓人恥笑自己么!說趙軍窩囊,連10萬人都怕漢軍2萬人,那自己以後怎麼在國際上混啊!

再說了,我們趙軍乃是堂堂的王者之師,是不屑於弄什麼陰謀詭計的,我們要給天下做個表率,陳余這樣和李左車說道。我們要向天下證明趙軍還是很強大的,是不懼怕任何敵對勢力的!

在這裡的陳余簡直是傻得可愛!他仍然憧憬於古老的騎士決鬥精神之中,而不屑於用什麼詭計之類的。而他卻不知道自己執著著的東西早已不適應這個時代,不適應這個社會了,所以註定了他最後的滅亡。他的結局、他的失敗也只是襯託了一位名將的誕生,渲染著這段歷史的過程。

韓信面對趙軍還是沒有輕敵的,到達井陘口前就下令駐紮不前。接著派出大量的情報人員前往趙軍那邊查看趙軍動態,收集各種情報。當他接到那位李左車所獻計策的情報時,心裡不禁發寒,這招簡直太損了,直接掐中了自己的死穴,沒了糧食對方又閉關不出,自己還打個屁啊!不過幸好對方的統帥沒有採取這個建議,又讓韓信感到一絲的慶幸,而也讓韓信對這位李左車老將軍產生了一絲興趣。

既然對方這麼想教訓己方,難道自己還能不給人家面子么!就下令全軍向關口進軍,在離井陘口不遠的地方安營紮寨,同時表示第二天就要和趙軍決戰。夜晚,韓信命令手下率領2000人,每人帶著一把漢軍的赤紅色軍旗,爬到趙軍附近的高山上,等第二天看到趙軍全軍出動後,把關口奪過來,然後再把軍旗插遍關

上。手下人點頭會意,乘著夜色,2000人消失在遠方。清晨時刻,韓信下令全軍依水結陣,背靠河水,將士們雖然不理解主帥究竟想幹什麼,但出於信任和服從他們還是迅速結成防禦陣勢。果然,陳余聽到報告後,前來觀看,一看就哈哈大笑,這韓信也不過如此,哪有這麼結陣的,連條後路都不留,一看就沒讀過什麼兵書,這劉邦老兒也太無視於我了,居然就派這麼個人來攻打我,簡直就是對我人格的侮辱!趙軍將領也都哈哈大笑,都想趕快去教訓下漢軍,教教他們以後怎麼打仗!

只有李左車一人陷入了沉思,他不了解韓信為什麼要結成這樣的陣勢,以韓信的才能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他一定還有後招,一個讓我們無法想到的計策。居然連自己都看不出,韓信究竟想幹什麼!一股涼意湧上後背!韓信太可怕了!

太陽終於升了起來!

韓信升起帥旗,頓時鼓聲大震,他親率一部分人馬進攻關口。陳余見狀也不能弱了自己的威風,下令出關迎戰。漢軍由於主帥親臨,士氣大振,趙軍抵擋不住,紛紛敗逃。陳余臉上就有點掛不住了,下令分出一半人馬出去,一定要把韓信揍得連他媽都不認識他!趙軍又出動了大批人馬,漢軍雖然勇猛,但對方數量太多,漸漸抵擋不住,韓信下令往陣地里撤退。趙軍既然都出來了,就不想這麼快回去,也跟著追,於是開始攻打結在水邊的陣營。韓信指揮漢軍反擊,戰況激烈,可惜趙軍就是攻不進大營,而且死傷慘重。陳余頓時大怒,簡直就是恥辱啊,連個大營都攻不破。於是下令全軍傾巢出動,一定要把韓信斬殺在河邊。

漢軍一看自己連條後路都沒有,全力死戰!硬是抵抗住了趙軍的瘋狂進攻。這時,韓信預先埋伏的2000人,一看趙軍都跑出去了,留守的人也沒多少,就乘虛攻入關口內,然後把漢軍旗幟插滿在關上。陳余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大本營會被攻擊倒,等到他覺得休息會兒再攻打漢軍時,回師關口,卻發現關口堡壘已被漢軍佔領,堡壘上全是赤色旗幟,不禁大驚失色。頓時,軍心浮動,大家都以為漢軍已經佔領了趙國,更有甚者傳言說趙王也已經投降了。許多趙軍一看這仗不用再打下去了,還是回家抱孩子去吧,於是大家紛紛逃跑回家,真是兵敗如山倒啊。陳余也阻止不了情勢的發展,在那兒束手無策!

韓信覺察到了趙軍的變化,率全軍全力猛攻趙軍。趙軍都無心戀戰,紛紛潰散,陳余也死在亂兵之中。趙王歇被擒,其餘殘軍也跟著全部投降。趙國就這樣被平定了!

而韓信的戰術就是著名的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被後來的兵法家所極力推崇。

接著,韓信挾著滅趙的威勢,兵臨燕國。燕王無奈,只得派人和劉邦和談,從而成為漢軍的盟友。

劉邦命令張耳為趙王,重建趙國的統治秩序。至此,中原大定。項羽也感覺到了局勢變化的威脅,派兵攻擊趙國,但都被韓信所擊敗。項羽眼見趙國局勢逐漸穩定下來,楚軍再也無力干涉中原局勢,他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陳平投靠漢王劉邦,有他的加入在楚漢相爭中如虎添翼
劉邦西進他的功勞最大,在他的謀略下才能順利的進入關中咸陽

TAG:微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