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技術下的遊戲產業,真的會迎來新的春天嗎?

區塊鏈技術下的遊戲產業,真的會迎來新的春天嗎?

GIF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鬧鐘,而是姿勢

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回顧一些新聞。據報道,Google Play 上最受歡迎的五款區塊鏈遊戲,事實上都沒有採用區塊鏈底層技術,大多只是利用加密貨幣帶來新的玩法,同樣地,也有國內專註區塊鏈遊戲的團隊爆料,目前大多數區塊鏈遊戲本質上跟區塊鏈並無關係。

自「區塊鏈」概念被炒熱之後,面對資本市場對區塊鏈技術的不斷追捧,越來越多團隊開始加入這趟「掘金大潮」中。尤其在越來越壟斷的遊戲行業,對想要分一杯羹的中小遊戲團隊來說,「區塊鏈+遊戲」的組合,當下無疑是一個極佳的炒作噱頭。

「其他廠商」的救命稻草?

據《2017年中國遊戲行業發展報告》發布的數據,2017年度中國遊戲行業整體收入歷史性的突破了2000億元,其中騰訊營收978.83億元,網易營收362.82億,兩家廠商收走了中國遊戲行業超過一半的營收。可預見的是,隨著差距越拉越大,未來中國的遊戲行業很可能只剩下騰訊、網易和「其他廠商」。

如此局勢下,一方面,是資本追逐所帶來的資本價值,另一方面,則是中小團隊衝破大廠商包圍的強烈訴求,希望在新概念的加持下,最終實現用戶的原始積累和求得團隊自身的生存發展空間。

但如前文所說,目前為數眾多的區塊鏈遊戲,大部分都是與區塊鏈無關的,只是被人為的植入了「加密貨幣」的概念,從而搭上了區塊鏈的順風車。更有甚者,一些團隊為了縮短遊戲開發的時間,在獲取相關遊戲代碼後,在不改變遊戲核心玩法和數值系統的情況下,通過修改遊戲人物形象的「換皮」方法紛紛推出所謂自主研發的區塊鏈遊戲。抄襲帶來的後果,是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區塊鏈遊戲中,充斥著大量的同類型遊戲。

在這些團隊中,除了有把區塊鏈遊戲做成變相的炒幣活動的,也不乏有想打著創新的旗號去私募騙錢的團隊,畢竟業內圈錢跑路的也是大有人在。但無論哪種目的,眼下的區塊鏈遊戲把本身該有的體驗感拋棄了,倒是更注重「割韭菜」的快感。而對玩家來說,無論這個行業引入何種新技術,遊戲帶給用戶的體驗感永遠是最重要的。

區塊鏈+遊戲的前景在哪裡?

作為比特幣的一個底層技術,區塊鏈的興起與比特幣價值的暴漲不無關係。但從本質上講,區塊鏈技術也只是一種互聯網資料庫技術。其作為一種分散式記賬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去中心化和公開透明。

體驗過沙盒遊戲的玩家會深有感觸,在同樣的場景下觸發不同的操作,遊戲的走向也會隨著發生變化,遊戲帶來了更多可能性,也提高了娛樂性。而區塊鏈技術也有這種異曲同工之妙,其基於自身的特點,理論上講,一旦運用這種技術主導遊戲的開發,則意味著遊戲中每個玩家將獲得完全相等的權力,遊戲廠商主導遊戲數據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可以解決遊戲廠商因為壟斷數據而造成的遊戲不公平,遊戲的可玩性將進一步提升。

更進一步,如果加密貨幣的錢包SDK可以作為一種通用的結算組件,並內嵌到若干支持該組件的遊戲中,還能打通不同遊戲之間的交易壁壘,在遊戲世界中提供一個互通的支付方式,構建一個虛擬世界的經濟聯盟,這種聯合甚至還可以突破遊戲的範疇,做更多的延展。而對玩家來說,有了互通的經濟系統後或許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喜新厭舊」了。

當然,這種假象看似給了中小廠商和大廠商一起玩的機會,但最終話語權依然掌握在大廠商手裡。首先,大廠商本身就擁有足夠的產品系列和用戶群體來搭建此類經濟體系,以網易的區塊鏈應用「網易星球APP」為例,其已經嵌入了包括網易嚴選、網易雲閱讀、網易考拉等產品,完全不需要用自己的流量去養活其他人。其次,即便大廠商願意開放自己的生態圈給中小廠商,這中間必然也會存在優勝劣汰,不是誰都能進入貴圈。

塊鏈技術的價值或許已經被認可了,但其與相關產業結合後的實際落地情況,還有待時間的驗證,其與遊戲產業的結合也遠遠沒達到變革遊戲行業的地步,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對遊戲行業的開發者們來說,進一步深挖區塊鏈技術,並使之真正應用於遊戲行業,才是當務之急。否則,當大潮退去,裸泳者必將無處可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享繪 的精彩文章:

TAG:智享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