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輕女」現象

淺談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輕女」現象

淺談原生家庭中的「重男輕女」現象

《聖經》中說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怕他太孤單,於是取走他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女人,取名叫夏娃。在西方神話中,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變成的。雖然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是卻從側面反映了在西方傳統觀念中女人在兩性關係中的地位——女人是作為男人的依附品而存在的。

1

在中國的甲骨文中,「女」字像一個斂手跪著的人,似乎也代表了女性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地位。

古人強調女性要恪守「三從四德」,所謂「三從」便是指——「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總之便是要以男性為中心,維護男性至高無上的權利,女性只能服從,不能有半點違抗。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婦女解放運動興起,以梁啟超、金天翮等男性知識分子主張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婦女受教育權等觀念。自晚清開始,以秋瑾為代表的一批女革命家興辦女學,參與革命,當時的婦女運動要求破除封建婚姻制度,追求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爭取男女同等的參政權、財產繼承權、受教育權、就業權、刑法權等。

婦女解放運動從興起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在這一百多年裡,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光輝的成就。雖然在當今社會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但是從宏觀或微觀的角度來看女性仍處於弱勢地位。

2

我的家鄉位於湘南邊陲,在這裡由於經濟落後,很多女生很早便輟學出去打工。而她們打工所取得的收入被要求交給父母,供自己的哥哥或者弟弟讀書,甚至用來給家裡建房子、買車子。很多父母認為女生讀書是沒什麼用的,因為他們相信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等女生長到20歲左右,家裡便會給她安排相親對象,有些認識僅三天便草草結婚。

這種現象在經濟越落後的地方也就越普遍,而人們麻木的思想似乎並不覺得有何不妥,彷彿是天經地義,那些輟學養家的女生甚至被人們稱頌為品德高尚的孝女。在這裡,女兒是沒有繼承權的,出嫁時的幾床棉被便是僅有的嫁妝。而她們在父母年老時同樣要盡贍養義務,甚至比兒子更孝順,久伴床前,端茶送水的往往是女兒。

3

身邊有一位好友小A,自小成績優異,聰明懂事。她有兩個弟弟,可是她媽媽對她一直都很冷淡,很少關心過她。她跟我坦言,母親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對她兩個弟弟百般呵護,在教育投資上花了一二十萬來培養他們,而對她卻一毛不拔。甚至在小A工作不到一年的時候,以借錢為由拿走她一萬塊錢,至今未還。

她問母親為何要如此對她,對方回答道:「我本來就不靠你的,我以後只靠我兒子。」後來小A心寒至極,與母親斷絕了來往,卻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斥責為不孝女。每次提到這些,她便不禁傷心落淚。

女性在自己的原生家庭當中處境並不理想,特別是在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庭里,她們成了家庭的利益犧牲品,淪為賺錢養家的工具,成為壓榨的對象。可能她們的同樣作為女人的母親亦持一種冷漠的態度,甚至充當摧殘女性的儈子手,無情地剝奪女性正當的權益,連最起碼的關愛和尊重都不曾施捨。

4

當然在一些家境優渥的獨生女面前,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她們可以隨意揮霍金錢,今天買這個名牌包包,明天去另外一個國家旅遊,生活得無憂無慮。寵愛她們的父母早已為她們安排好了一切,學習、工作,乃至婚姻。可是在我身邊卻有太多命運悲慘的女子,她們的原生家庭不是為她提供可供成長的土壤,而是一種枷鎖和束縛。

什麼時候女人能夠不再僅僅被看作「女人」,而是被視為一個完整的,擁有獨立自由權利的「人」呢?我想最先應該從女生出生那一刻開始,她的父母和家庭不是因為她是女生而責怪她,而是能夠給她足夠的關愛和溫暖,讓她能自由快樂的成長,而不是為了家庭的利益而妥協和退讓。

———— / END / ————

野草專欄

不一樣的文字,不一樣的情懷

掃碼即可關注

喜歡

分享

o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美好的容易消逝
解析:網路精品課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