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在我國歷史長河當中,每一個朝代都會經歷從強盛到衰亡的輪迴,有的像秦漢王朝這樣亡於內部反叛,也有的像宋朝這樣的亡於外部勢力的入侵。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早在秦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就是中原政權的巨大威脅,秦始皇不得不將燕趙城防系統相連,築造萬里長城來抵禦胡人的南下。此後,歷代大一統王朝的一個主要用兵方向,就是北方的匈奴、鮮卑、突厥等游牧政權。

有敵人就會有盟友。漢武帝出兵匈奴前就曾派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能與西域的大月氏結盟,以對付共同的敵人—匈奴。而唐肅宗時,也曾藉助回鶻的力量平定安史之亂,但條件卻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顯然,回鶻這位盟友,是唐朝用財富換來的。與回鶻不同的是,在廣袤的西北地區,還有一個古國,在當時中國遇到危難時,多次出兵施以援手,被唐朝稱為最信任的番邦盟友。

這個古國就是黠戛斯汗國。黠戛斯古稱堅昆,《史記》籠統的說它位於匈奴西北方向,受匈奴的統治。漢宣帝時漢軍與郅支單于大戰,人們才弄清楚了這個黠戛斯的具體方位,在單于庭以西七千里,南去車師國也有五千里的距離。也就是今天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一帶。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如此遙遠的一個古國,為什麼會成為唐朝最忠實的番邦呢?

黠戛斯汗國起初實力弱小,先後受到匈奴、突厥的統治,直到唐太宗貞觀三年,唐軍大敗東突厥,黠戛斯才擺脫了控制,得以獨立向唐朝朝貢。

公元648年,當黠戛斯汗國首領失缽屈阿棧帶著使團第一次來到唐朝的長安城時,也帶來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消息,黠戛斯人自稱是中國後裔,而他們的祖先就是漢朝叛將—漢武帝時期的騎都尉李陵。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當年李陵奉漢武帝之命策應貳師將軍李廣利,不料李陵的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境內後陷入對方重圍,數日血戰後李陵選擇投降,匈奴單于大喜,封他做了右校王,封地在匈奴西邊的堅昆。李陵的投降,讓漢武帝一怒之下誅殺了他的全部家人,徹底斷絕了他歸漢之路。

而在聽說李陵投降的消息後,隴西士大夫都以李氏為愧,就連此前一些改姓為李的鮮卑托跋部族也重新改為了其他漢姓。由於相距遙遠,李陵死後,關於他後人的消息就再未傳回中原。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直到唐朝重新打通西域道路,人們才知道原來這位當年的叛將不僅有後人傳下,而且還逐步強大,成為西域的一個強悍部落。據《新唐書》記載,由於長期與匈奴等游牧民族雜居,黠戛斯人既有綠目赤髭者,也有黑髮黑睛,而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

此後,黠戛斯多次主動遣使來唐朝朝貢,並與唐軍合兵攻打漠北的後突厥,成功剪除了唐朝北境的威脅。後突厥滅亡後,回鶻又成為大漠的新霸主,屢屢進犯唐境。此時正處於藩鎮割據的唐朝,早已無力抵禦。

此古國地處俄羅斯,中國有難多次出兵相救,自稱祖先是中國叛將

無奈之下,宰相李德裕不得不寫信給黠戛斯可汗,說:「我國家承北平太守之後,可汗又是都尉苗裔……今回鶻是國家叛臣,為可汗仇敵,須去根本,方保永安。」

黠戛斯也應唐朝之請,積極向回鶻發動進攻,但因實力相差懸殊,黠戛斯作戰失利,被逐回了葉尼塞河一帶。唐朝滅亡後,黠戛斯又斷斷續續的遣使來到遼朝,希望再次打通與中國的聯繫。蒙古崛起後,黠戛斯這個古老汗國也最終亡於成吉思汗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 的精彩文章:

古代官員可以對犯人隨意用刑嗎?

TAG:秦皇漢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