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夏季高溫易中暑,記住這些急救方法

夏季高溫易中暑,記住這些急救方法

高溫易中暑人群:年老體弱、嬰幼兒、肥胖人群、孕婦、產婦以及糖尿病、甲亢等慢性病患者易引起中暑;除此之外睡眠不足、營養不良、過度疲勞時也易引起中暑。

誘因:主要是對高溫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所謂的高溫指的是氣溫>32℃、濕度>60%。

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其中,輕症中暑可表現為熱疹、晒傷,或者輕微的頭暈、面色潮紅、口渴、大汗、乏力等。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除上述癥狀外,還出現昏倒、痙攣、或皮膚乾燥無汗、體溫在40℃以上,核心體溫達41℃是預後嚴重不良的指征,體溫超過40℃的嚴重中暑病死率為41.7%,若超過42℃,病死率為81.3%。

在出現中暑癥狀比較輕微時可以選擇藥物進行對症治療,或者長時間從事高溫工作時可以提前服用。

1、清涼油:可以用於暑熱引起的頭痛、頭昏。需要時可以適量塗於太陽穴以此緩解頭痛、頭昏癥狀。

2、藿香正氣水:能清暑解表,適用於暑天因受寒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通常一次5-10ml,一日2次口服使用,用時需搖勻。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藿香正氣水中40%-50%的乙醇,服藥後不得駕駛、不得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3、十滴水:能夠清暑散寒,適用於中暑所致的頭昏、噁心、嘔吐、胸悶、腹瀉等癥狀。通常一次2-5ml口服,但需注意的是孕婦忌服。

但要注意的是,這些產品是對味覺、口腔的刺激,這並不是真的讓人涼下來。所以並不能幫人脫離高溫,而且一支才那麼點量,對補鹽補水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計,所以中暑之後,不能完全依靠藥品解決,

在中暑初期應迅速到通風陰涼的地方,平卧並解開衣扣,頭部可捂上冷毛巾。

輕度中暑可以為患者潑水。潑在皮膚上的水,蒸發較快,以增加降溫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患者,如果可能,將患者移到有冷氣設備的地方。

重度中暑時病人若已失去知覺,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蘇醒。若呼吸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對於重症中暑病人,必須立即送醫院診治。搬運病人時,應用擔架運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在病人 的腋下,大腿根等部位附上冷毛巾或者用毛巾包著冰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離別棏憂觴 的精彩文章:

鵝蛋的六大營養,建議收藏

TAG:離別棏憂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