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秦軍傷亡50W,一代戰神也就此隕落

秦始皇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秦軍傷亡50W,一代戰神也就此隕落

在古代的戰場之上,所需要的不僅是為將者的計謀運用,還需要將與君之間的默契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打勝仗。這點在戰爭極其頻繁的戰國時期,體現的尤為重要。到了戰國後期,在中原大地上,實際上並不是秦朝一家稱霸,它還有兩個不可小覷的對手。

一個是位於南邊的楚國,楚國地域廣大,易守難攻,而且多有名士誕生。另一個是位於北邊的趙國,這是秦國統一全國最大的對手,它比楚國還要強盛。第一,它強在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就有兩個,也就是廉頗和李牧;第二,它強在軍隊數量多,而且戰鬥力強,尤其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之後,軍隊的戰鬥力並不亞於秦國。

秦國本身就有十分強大的實力,先是商鞅變法獲得了戰國時期變法最大的收益,後有秦昭襄王的多年運營,到了秦始皇這個明君手裡,秦國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國家。楚國位置偏僻,並不足慮。而趙國就橫在中原,是秦國向外進攻必須攻破的堡壘。二國的軍事較量,也是秦統一六國最難打的一場仗,為此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二國的較量之中,長平之戰是一次有最有影響力的戰爭。在這次戰爭初期,由秦國主動進攻。而面對多於自己兵力的秦軍,趙國統帥廉頗並沒有貿然出擊,而是依賴趙國多山地的有利地形,建立了十分有效的防禦措施,逼得秦軍不戰自退。

眼看秦軍只能撤退,趙王卻將廉頗換下。原來廉頗的堅守不出,在趙王看來是懦弱的表現,聽信了小人讒言後,換上了新秀趙括。這一切都是秦國的計謀,秦王立馬令白起領軍前去。而趙括一到任上,就放棄了廉頗的所有防禦工事,改為主動進攻秦軍。秦軍在白起的命令下,假裝撤退,將趙括引到了預先設好的埋伏圈,終將其團團包圍。趙軍在孤立無援、斷糧一個多月情況下,突圍失敗,趙括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

隨後,已經殺紅眼的白起下令,將40萬趙國降軍一同殺死,造成了戰國時期最大的慘案。但是這種方法也使得趙國幾乎奄奄一息,再也無力與秦國爭奪。可是就在白起打算一舉滅掉趙國時,秦王卻不幹了。秦相范雎嫉妒白起,就苦勸秦王讓白起撤軍。無奈之下,白起只好撤軍。

在那之後,雖說趙國無力反攻秦國,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仍然具有不可小覷的力量。于是之後秦國對趙國的戰爭中,白起不肯率軍,秦國接連失敗。秦王震怒,要白起出山。白起沒辦法,但前去統兵的時候又抱怨了好多。這下可給了范雎可乘之機,立馬給秦王打小報告。秦王一怒,下令賜死白起。可憐一代戰神就此隕落。

而後秦王又用老將王翦,帶兵攻打趙國。趙國此時也將北方抵抗匈奴的李牧調回,抵抗秦軍。但很顯然,兩個將軍實力相差不多,但是趙王較秦王就差得遠了。趙王聽信了離間計,將李牧殺死。王翦因此得以順利的攻破趙國,將其滅亡。世間雖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說法,但是燕趙不如秦國的極重要的一點便是戰國時期的秦朝「雖歷六世,代有明君」,秦人上下一心,可謂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在秦國對趙國的戰爭之中,秦國也是吃盡了苦頭,前後一共傷亡了50萬士兵,戰神白起也因此而死,這代價可謂是殲滅敵人,自己也損失慘重。但是哪一位開國皇帝,不是踩著戰士們的屍體和鮮血才能上位呢?戰爭固然殘酷,後面卻是隱藏的財富與權力,又有哪一位戰士不為之所動呢!您又是怎麼看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的容貌傾國傾城,當了6次皇后,女兒卻被當成奴隸販賣

TAG:小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