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音箱價格戰,贏了銷量,輸了市場

智能音箱價格戰,贏了銷量,輸了市場

6月11日,在百度科技園內,百度正式發布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產品定價為249元,嘗鮮價89元。

消息一出,業界一片嘩然,看到小度智能音箱的配置與功能,不少人將它與其「同門師兄」——2017年11月小度系列推出的Raven H智能音箱作對比。Raven H智能音箱作為此前百度重金打造的第一款智能家居領域的硬體產品,曾以1699元的價格高調亮相,但最終由於價格過高、性價比低等原因,市場銷售不及預期,而後慢慢淡出消費者視野。

百度此次發布的這款89元的小度音箱,性能各方面比之前的渡鴉音箱均有優化,且價格可謂低廉,有媒體猜測,百度此舉暗示著渡鴉的徹底出局。

從開始的被寄予厚望到現在的落寞出局,且不論渡鴉團隊與百度之間複雜的枝節交錯,僅是同系列兩款音箱之間懸殊的價格差距就讓我們大跌眼鏡:智能音箱價格底線被屢屢打破,在未來等待它的將是怎樣的命運?


智能音箱價格戰的說法並不是最近出現的,自亞馬遜2014年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並迅速成為「現象級」產品之後,國內外IT巨頭相繼進入到智能音箱市場,將其作為布局智能家居的優先入口,智能音箱的價格大戰也就此拉開。

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推出叮咚智能音箱,成為第一個試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企業,2016年谷歌推出智能音箱Google Home,2017年開始智能音箱呈現出大爆發現象。

2017年6月20日,喜馬拉雅FM發布了小雅AI音箱,首批預售價699元;

7月5日,阿里推出天貓精靈X1,定價499元,雙十一期間售價99元;

7月26日,小米發布AI音箱小愛同學,定價299元;

8月24日,出門問問發布Tichome智能音箱,售價649元起;

11月16日,百度發布首款智能音箱raven H,定價1699元;

2018年2月,蘋果發布智能音箱Home Pod,定價349美元,約合3774人民幣;

3月26日,百度發布首款智能視頻音箱小度在家,售價599元;

3月27日,小米推出的小愛音箱mini,定價169元,米粉節期間為99元;

4月17,騰訊推出騰訊聽聽音箱在京東首發上市,定價699元;

5月9日,阿里推出新款智能音箱天貓精靈方糖,定價199元,首發價89元;

5月10日,京東發布叮咚mini2,定價299元,首發價79元;

……

通過公開資料查詢,我們不難發現,智能音箱價格戰早在2017年就開始啟動了。在這期間,智能音箱的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上千不等,呈現出上下起伏的波浪線變化,但總體趨勢是明顯下降的。

百度最新亮相的小度智能音箱嘗鮮價為89元,再次打破了消費者對智能音箱價格低廉的想像,這也意味著在經歷了2017年的「百箱大戰」場面後,智能音箱新一輪的價格戰再次升級。

在人工智慧成為火熱趨勢的當下,AI流量入口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智能音箱作為AI落地的具象載體,吸引了百度、阿里、騰訊、小米、京東等巨頭和大量智能硬體廠商的加入。隨著眾多玩家的湧入和技術的日益成熟,智能音箱市場被迅速打開,市場的規模化發展也使其從最初定位的高端用戶逐漸走向了平民大眾。

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規模化發展是促使智能音箱走下神壇的主因之一,但產品本身質量不夠,消費者體驗不佳,也是導致消費者熱情大減和商家無奈降價的重要因素。

通過在電商平台上搜索智能音箱並隨機挑選進行對比,億歐家居發現,智能音箱的整體好評率不算太高。大部分消費者吐槽的點集中在音質不夠、曲庫有限、連網中斷、反映遲鈍、場景識別困難等方面。

例如對於功能上主打兒童模式和極客模式的小度智能音箱,不少消費者表示,小孩子發音口齒不清晰,大部分時候音箱無法識別,而對於極客群體來說,極客模式的智能水平不夠,不足以和用戶正常對話。

除此之外,智能音箱功能單一,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消費者使用率不高。據市場研究機構IHS Markit的最新調查表明,目前僅有6%的消費者使用智能音箱來控制照明和供暖等智能家居設備。

即使是被推崇為能夠帶來非凡體驗的音樂播放設備Home Pod,其播放音樂功能的佔比也排在「回答問題、查看新聞或天氣預報」之後,而控制其他智能家居設備,則是目前智能音箱最不常用的功能。


智能音箱一度被視為智能家居的便捷入口,被各行業巨頭爭相布局,如今一步步自降身價,不得不讓人反思和擔憂,作為入口的智能音箱況且如此境遇,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命運將是如何。

實際上,在智能家居領域,不少產品價格戰的苗頭已經開始顯現。根據市場調查機構顯示,智能鎖門鎖的價格從誕生到現在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從早期售價為3000~4000元/把,到現在的均價千元左右,企業的毛利率隨著售價的下降而不斷被壓縮。智能空調、智能冰箱等智能家電系列亦如此。

對於企業來說,產業市場格局尚未形成,價格戰已經先打響,這對市場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目前許多商家為了打開市場,不惜採取以高額補貼吸引消費者的促銷策略,但降價不僅意味著利潤的縮減,同時意味著對成本的嚴格把控,進而影響產品品質。低利潤、低成本、低品質,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呈現出的市場效果與初衷背道而馳。

對於消費者來說,包裹著科技外衣的智能家居產品,在上市之初也曾受到熱烈的期待和響應,如今卻被打上「低價低質」「智能玩具」的烙印,消費者信心和期待值逐漸降低。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智能手機的發展路徑,在山寨機瘋狂崛起的年代,已鮮有人為所謂的創新和情懷買單

當市場呈現魚龍混雜的局勢,即使之後出現真正的好產品也再難有出頭之日。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也將成為智能家居的命運寫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他說人工智慧行業可以容納50個阿里巴巴,深醒科技盧臻底氣何來?
波奇寵物App內上線區塊鏈產品「波奇水晶」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