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人權大棒弄丟了

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人權大棒弄丟了

新華社6月20日消息: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妮基·黑莉19日下午在華盛頓宣布,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及「無法有效保護人權」。

嗯,就是這位聲稱人權理事會對以色列存在偏見的黑莉,在休斯頓大學演講時被美國學生抨擊:「黑莉,你手上沾著鮮血!你繼續批准了對當地居民(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居民)的屠殺!你是恐怖分子和殖民者的同夥!」

以前,美國經常利用人權機構揮舞人權大棒,制裁、和平演變、推翻他國合法政府,顛倒黑白,保護以色列等政治盟友,雙重標準評判各國人權。而中國多年來,在人權理事會(包括前身)這個機構內,與美國鬥智斗勇,多次成功阻止了美國的人權大棒敲打中國,並長期積極對加沙地區的人權問題建言獻策。隨著中國的發展,最終把美國逼出群,弄丟了人權大棒。中國在人權理事會發揮的積極作用,充分證明了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正因為如此,對於人權理事會,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

一、人權理事會的前身

人權理事會的前身是人權委員會,於1946年2月成立,是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附屬機構。最初會員18個,1992年增設至53個,其成員按地區分配名額,由經社理事會每年以秘密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任期3年,每年改選其中1/3,成員可以連選連任。非成員國沒有表決權。

1948年人權委員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英、美等西方國家強調人權宣言只應包括「公民政治權利」即言論自由、選舉權和推翻暴政等權利。即使《宣言》最終將社會經濟權利納入人權範疇,但人權問題政治化,人權評判標準的雙重性一直存在。

1977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第33屆會議通過的第4號決議中首次使用了發展權的提法。

1979年11月23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發展權的決議》,既「社會經濟權利」之後,再次重視了發展中國家的生存與發展的權利。

二、中國在人權委員會的作用

1981年,中國在經社理事會第一屆常會上當選為人權委員會成員國。

1986年12月4日,第4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41/128號決議,宣告《發展權利宣言》獲得通過,該決議「確認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

雖然「發展權也是人權」的觀點並不由中國首先提出,但是自從中國加入人權委員會後,中國一直努力提倡在人權問題上強調生存權和發展權,並得到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大多數國家的認同。

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主要講公民權利(言論自由與遊行示威)和政治權利(選票與選舉)的所謂人權概念進行了長期的、廣泛的鬥爭。國際上把兩個陣營和兩種觀點的鬥爭概括為「人權基本觀點的鬥爭」。

1993年維也納世界人權大會上,經中國、印度、伊朗、印度尼西亞等國共同努力,在大會上通過了《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最終各國才一致確認了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分割的人權。

奪回「人權解釋權」,是中國抵禦美國人權審判和攻擊最重要的一步。

三、中國等國曾遭受的不公待遇

人權委員會中最霸道的當屬「國別審議職能」,在聯合國解決國際問題的框架內,除了聯合國安理會外,人權委員會是少有的可以針對特定對象國家在聯合國授權下可以採取強制性聯合行動的機構。直白一點,只要人權委員會定了對象國家存在人權問題,就可以公然干涉別國內政。因為西方列強告訴世界:「人權」大於「主權」。這就是美國的「人權大棒」。

自從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地位,成為委員會成員國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以各類名義共11次提出了關於中國人權問題的反華議案。然而這11次陰謀均以失敗告終。而其中最驚險的一次是1995年。美國和歐盟提交的議案以21票反對,20票贊成,12棄權的表決結果,一票之差,美國就差點可以以聯合國的名義公然干涉中國內政,用大棒敲擊中國的腦袋。

2005年3月23日,中國代表沙祖康大使在人權委員會年會上說到:人權會本應對促進和保護人權作出貢獻。但令人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某些發達國家把自己裝扮成「人權法官」,利用國別議題,打壓廣大發展中國家,把人權會變成了它們「審判」發展國家的「公審大會」。冷戰結束後,人權會通過的100多項國別決議,幾乎全都是針對發展中國家的!」

100多項,也就是揮舞了一百多次人權大棒呀!這些決議幾乎只有破壞性,哪裡談得上建設性?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實行民主制的國家接近150個,幾乎與美國揮舞人權大棒的次數對等。但是,社會經濟得到發展起來的國家卻寥寥無幾。而中國,在「發展權是人權」的基本觀點下,用發展踐行對中國人權的切實維護,30多年來讓六億人口脫貧,成績有目共睹,發展舉世矚目。

而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豢養的推牆派的眼中、口中和筆下,完全忽視了「發展權是人權」這個被世界公認的基本人權觀點,一直用西方老一套的「公民政治權利」即言論自由、選舉權和推翻暴政等權利作為人權的唯一內涵,攻擊中國,實為無知。

四、為什麼要改革成為人權理事會

2005年4月召開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上,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明確指出:人權委員會不能勝任自己應盡的義務,破壞了整個聯合國的形象,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廢除這個病入膏肓的機構……特別是美國不顧聯合國絕大多數成員國的反對悍然入侵伊拉克……不重建人權機構就無法恢復聯合國的威信。

可以說,這個改革,是專為美國而設。

美國在無法改變改革進程的情況下,也積極倡議改革,妄圖通過改革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改革加強西方國家在人權方面的話語權,通過縮減成員國家,更好的組織「民主國家核心」,更好的控制其他非民主核心國家。

新成立的人權理事會中,芋頭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對「國別審議職能」做了更改和調整:不再完全針對某個被美國針對的特定國家對象。而是對聯合國所有成員國作出階段性人權狀況回顧報告,對所有理事成員國進行定期普遍審查。什麼意思呢?「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同樣的標準評判所有國家,不再執行「雙重標準」和「政治偏見」。如果美國提出要動用「國別審議職能」針對如敘利亞、俄羅斯,則美國自身也需要證明自己沒有類似問題。

另外,理事會要求加強對非政府組織NGO的監督。這對美國長期提供資金支持、利用NGO非政府組織從事顛覆活動起到了很好的監督作用,並逐漸讓世界了解了NGO非政府組織極其黑暗的一面。如,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在敘利亞積極活動的「白頭盔「組織,在國際上已經臭大街了。

2006年3月15日,第60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成立人權理事會的決議。

理事會將作為聯合國直屬機構,由47個席位組成,理事國成員由聯大全體成員直接無記名投票直接選舉,以簡單多數產生,任期3年,可連任一次。如成員國嚴重違反人權,經聯大2/3投票,可中止其會員資格。193個聯合國成員國半數以上票數才可成為理事會成員國,經三分之二聯合國成員國同意可以終止某國理事會成員國身份。而成員國名額分配向亞洲國家和非洲國家傾斜。

五、美國為什麼要退出理事會

在此次美國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之前,2018年3月2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7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決議。這次決議把「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了進去。可以說這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來,在聯合國最重大的外交勝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表示:「這次人權理事會對中方提出有關決議投票表決,是應美國的要求進行的,那麼投票的結果是什麼?是28票贊成,1票反對。當時投票的顯示屏上,顯示滿屏都是綠色的「YES」,唯獨美國的那一票是紅色的「NO」,因此美國的那一票顯得格外刺眼和孤立。我不知道美方想就此做出什麼解釋?」

嗯,從投票上看,美國已經被完全「孤立」。從1995年中國危險的僅差一票就被美國人權大棒擊中,至2018年美國自己退出人權理事會丟掉人權大棒,美國已經徹底的失敗!

人權理事會至此將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通過積極合作改善本國經濟和發展人權合作共贏的機構。

美國如果自己不退出,很有可能的命運是被全體成員一致踢出理事會。美國長期不履行人權理事會多次通過的對加沙地區人權形勢的決議,把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譴責視為「政治偏見「,近日仍公然支持以色列遷都耶路撒冷、並對巴勒斯坦反抗者大屠殺的嚴重違反人權的行徑選擇性忽視讓世界無法容忍,人權理事會必然會對以色列和美國採取行動,前文所說,人權理事會的決議是有強制性的。美國退出人權理事會正說明美國無法再像原來那樣阻止這種強制性的行動。

六、接下來美國會怎麼辦

布熱津斯基曾經在蘇聯解體後說道,要在2017年舉辦一個「滅亡世界共產主義大展覽」,狂妄的預言中,隱約可見其對中國和平演變成功的自信。可是直到他2017年死去,也沒等到中國被演變的這一天。相反的,和平演變的重要工具人權大棒卻被美國弄丟了。

人權大棒弄丟了,就不反對中國了么?對美國退出仍需高度警惕。除了人權理事會,聯合國仍然有六大機構美國尚未退出,仍可利用。而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等行為之後,最終都引發了貿易摩擦或者貿易戰。那麼,退出人權理事會,就有可能是為接下來的某些行為做準備。而準備動手的方向仍可能與以色列、中東地區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芋頭的邏輯 的精彩文章:

TAG:芋頭的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