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歐潭生考古】閩台考古

【歐潭生考古】閩台考古

一、閩台兩岸古地貌

閩台兩省隔海相望,但原來同屬中華大地,是連在一塊的陸地,後因地殼運動出現台灣海峽,才將兩地割開,台灣海峽最窄處只有130公里。台灣海峽為淺海區,一半以上的水域深度在50米左右,最深處不超過100米;而台灣以東10餘公里水域水深都在100米以上,再往東100公里處便是4000米以上的太平洋深海。台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窄,略呈紡錘狀,四周海岸地質呈現出不同的類型:東部為斷層型,西部為凸起型,北部為谷灣沉溺型,南部為珊瑚暗礁型。根據地質學和地球物理學的研究,台灣與大陸原為連體,東海岸才是大陸的邊緣。

台灣著名地質學和古生物學家林朝棨先生在《台灣一百萬年以前之野獸》一文中指出:台灣西部地區出土的劍齒虎、劍齒象、普通象、犀牛、野牛、野豬、大角鹿以及中國獨有的四不像等大型哺乳動物化石證明,這些古脊椎動物都不可能游泳過海,而是遠古時期沿著大陸架遷徙到台灣的。大陸著名海洋地質學家趙希濤先生在其近著中也指出;」在16000---15000年前的晚玉木極盛時期,海面下降至最低深度——-150~-160米。代表水深150—160米最低海面的古海岸線與大陸架外緣破折線重合,在現代海底地形上,由濟州島東側呈弧形外凸地繞過我國釣魚島外側,最後彎向台灣東北角.」因此,當時的台灣並非一個島嶼,而是與大陸架相連和突出於廣闊的的陸架平原上的一片山地和丘陵。只是到了後來,「中全新世中期,發生了世界範圍的大海浸,台灣海峽兩岸也不例外。在海峽西岸,這次海浸淹沒了閩江、九龍江、韓江等幾乎所有河流的河口與海灣,使一系列基岩山、丘成為與大陸隔離的海嶼。??????其形成年代在距今6000和5000年間,可稱黃隆期海浸。」換言之,台灣與大陸分離,是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的新石器時代。

正因為台灣與大陸原是連體,在閩台之間動物可自由遷徙,植物可互相傳播,人類更可自由往來。目前發現台灣島上有64種獸類源於大陸,並且都是更新世期間從大陸遷徙到台灣的。台灣的樹種,與大陸東南沿海相同者多達67屬、81種、1個變種。台灣中央山脈大理石中所含紡錘蟲、希氏蟲、瓦氏珊瑚等化石都與華中、華南二迭紀地層中的同類化石相同。台灣本島酸性火成岩體與閩、浙兩省相同。台東大南澳片岩中的石灰岩層與華中,華南古代晚期海相地層中的石灰岩層相同。據此,人們自然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台灣島本來就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台灣山脈本來就是中國大陸東側的「界緣山脈」。根據國際法庭1969年2月關於西德、丹麥、荷蘭之間的北海大陸架劃界判例,「大陸架的主權界限之劃定,應符合沿海國家陸地領土自然延伸的原則。」按此原則,台灣及其附近島嶼屬於我國大陸架主權界限範圍內,與祖國有著不可分割的領土關係。近年來,閩台兩地考古學者發現的舊石器、新石器和商周時期文化遺址、遺物等,更證實了遠古時期閩台經濟文化關係十分密切。

二、舊石器時代閩台考古文化比較

台南縣左鎮鄉的菜寮溪溪岸,很早就發現有更新世的哺乳動物化石。1970年夏,在該地採到一片灰紅色的人類頭骨化石,長約21.6厘米、寬約12.7厘米,經鑒定是一塊20歲左右青年男性人類的頂骨,用氟錳法鑒定其年代有三萬年以上,被命名為」左鎮人」。有人考證左鎮人屬於北京人的一支,與山頂洞人的年代相近。

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的舊石器時代遺物是1968年至1969年初發現的,有6000多件石器和100多件骨角器,被命名為「長濱文化」,在距今約1.5萬年,其基本類型和製作技術與湖北大冶石龍頭和廣西百色上宋村兩處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礫石砍砸器相似,以一面打制的偏鋒器為多,以石片為主,可以看作是大陸舊石器文化向東南發展的一支。

1988年,福建清流沙蕪鄉洞口村狐狸洞內也發現一枚古人類牙齒。根據洞內地層性和伴生哺乳動物化石,可以推斷其年代距今1萬多年,與台灣長濱文化主人的年代相當,而且都以洞穴為活動場所被命名為「清流人」。1987年,在福建東山縣城關鎮附近採集的一件古人類肱骨化石殘段,經鑒定其年代略晚於』清流人「,被命名為「東山人」。據《化石》雜誌主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尤玉柱等專家研究認為,從福建東山島東南,經南澎湖淺灘、北澎湖淺灘、台西淺灘到台灣本島,有一條水深不過40米的路橋。東山人就在這路橋的左端被發現。我國舊石器文化和古人類分布的地點比較集中在北回歸線至北緯26度之間的華南地區,即在西起雲南、東到台灣的範圍內。而閩南和「東山路橋」是古人類跨越海峽進入台灣的必經之地。

上述科學見解,進一步被新發現的考古材料所證實。1989年12月中旬,曾五嶽先生在漳州市北郊蓮花池山發現舊石器13件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森水、尤玉柱先生鑒定,屬於舊石器晚期遺物。1990年2月9日至11日,尤玉柱先生親臨現場考察,對曾五嶽先生已經發現的19處舊石器地點做出了初步的分析和評價,認為這箇舊石器地點群分布在九龍江北溪和西溪之間的風化台地上,範圍約20平方公里。台地晚更新世下層紅土中發現石器20餘件,人工打制痕迹較明顯,均以脈石英為原料,大多數為石核或廢片,屬於使用的石器僅有兩件,均為刮削器,加工簡單,都用錘擊法製成。上層紅黃色砂質粘土中發現石器300件,其中精品約60件,基本上都屬於細小石器範圍,都以錘擊法製作,不同於北方的壓製法。石器類型多樣,有尖狀器、雕刻器、尖箭簇、直刃刮削器、凸刃刮削器、凹形器、端辭器,可謂豐富多彩,加工精細,實屬我國東南部最精彩的石器地點群。其中尖箭簇和凹形器最富地方特色,類簡明鏃可能用於狩獵,但比通常認為的箭簇要厚一些(即原始性)。凹形器不同於通常所說的凹刃辭削器,後者據石片的原形順其自然的修成刃緣,而漳州凹形器顯然是有意打成一個具有圓形缺口,再經仔細加工而成的。這種器物可用於修制複合工具的桿,做拋光工具。

漳州郊區的舊石器地點群,目前根據大部分石器分布於紅黃色砂質粘土中並有少量已經化石的骨骼伴出,初步斷定石器的時代應為舊石器時代末期,距今約1萬多年,與台灣長濱鄉所發掘的四洞中,潮音洞出土石器最多,有所謂「較細材料制的石器」,漳州郊區發現的舊石器與之極為相似。潮音洞石器「都是利用水裡滾磨出來的礫石,加以打剝製成。」絕大多數是直接高擊礫石面,連續打下來的石片。」 「共得數百件標本,但未見於乾元洞,在海雷洞100多件石器中僅出現過兩次,其餘的都出土潮音洞。」漳州郊區發現的數百件細小石器與台東長濱鄉潮音洞出土的數百件細小石器石質相似、製法相同(都是錘擊法)、時代相近。更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先生調查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各個不同高度的海蝕洞穴時,認為它們的 年代可能屬於古老的紅色土層,因此推想或許能發現到比新石器時代更為古老的文化層」。無獨有偶,尤玉柱先生在調查漳州郊區舊石器地點時也注意到屬晚更新世的紅土層,指出「紅土主要是粘土,中間有很薄的一層礫石層,內含石器,這一層的時代推測應是4—8萬年前。」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閩台兩地所展現的舊石器時代的經濟文化關係越來越明顯。去年省政府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三明萬壽岩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18萬年,更證明閩台古人類源於大陸。

三、新石器時代晚期——福建曇石山文化與台灣鳳鼻頭文化

曇石山位於福州西22公里閩江北岸20多米的台地上,自1954年起經八次發掘。這個遺址分上、中、下三個文化層,是同一個文化的持續發展。學術界最新的研究認為:曇石山上層文化已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中下層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距今4000至5000年之間,是為曇石山文化的代表。目前考古學界所學的「曇石山文化」包括閩侯曇石山中下層、閩侯榕岸庄邊山下層、閩侯白沙溪頭下層、福清東張下層等遺址。近幾年的文物普查發現,閩西北的清流、光澤、將樂;閩東的霞浦,閩南的詔安等地均發現有與曇石山文化相類似的陶器。曇石山中下層在生產工具方面,以磨製石器為主、其中以背部凸起、橫截面成等腰三角形的石錛最具典型性;骨器精細,鏤空貝耟和貝刀為該文化顯著特徵之一;陶器紋飾以繩紋居多,出現鏤空和彩繪,器形有鼎、豆、釜、碗、杯、高領罐、簋、豆等。這些特徵顯然不同於殼丘頭文化,而與湖北的屈家嶺文化、江西山背文化、山東大汶口文化等相似,而年代卻晚了幾百年。據此,張光直先生將曇石山文化歸入「龍山形成期文化」,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將曇石山文化看成是大陸的「漢藏語文化」,將殼丘頭(富國墩)看成東南沿海的「海島語族文化」,並將二者截然分開,顯然是不妥的。從考古類型學分析,曇石山文化與殼丘頭文化有較大差異,但那只是它們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而文化因素的諸方面都有著許多共同點:石器均以小型石錛為主;骨器相似;殼丘頭的貝耟演變成了曇石山文化的顯著特徵物之一。陶器器形相似;二者都盛行圜底器和圈足器;飲器都是陶釜;高領罐領肥厚凸起,上飾壓印紋、刻劃紋等。曇石山文化下層具有典型特徵的素麵紅衣夾砂陶和泥質磨光紅陶,在殼丘頭遺址中已有少量發現。殼丘頭陶器紋飾中的繩紋、條紋、刻劃紋、壓印紋等繼續存在於曇石山文化中,部分貝齒紋、戳點紋也見於白沙溪頭下層的某些陶片中。凡此種種,證明曇石山山文化與殼丘頭文化有著承襲關係。

台灣鳳鼻頭文化接近4500至50000年之間,與福建曇石山文化相當。張光直先生認為:」(台灣)中南部與澎湖的鳳鼻頭文化早期的陶器中若干重要特質可能是由大岔坑文化原型進一步發展出來的,但鳳鼻頭文化的許多新穎的文化物質如稻米農業、農具和陶器形制中的鼎和豆,與大岔坑文化遺扯不上關係,卻與海峽西岸的馬家浜、崧澤、河姆渡及曇石山文化有顯著的類似,可能是後者影響之下而產生的「,並「推測是自大陸渡海東來的」。張先生這段對比研究的論點是符合事實的。閩台兩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步進入了農耕社會。福清東張遺址發現稻草痕迹,台灣鳳鼻頭遺址陶片上有稻草的遺留,說明當時的閩台先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

閩台新石器文化中,考古學者經常引用的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的共同關係,可以作為閩台古代經濟關係密切的佐證。有段石錛的起源於長江下游地區;有肩石斧起源於廣東長江三角洲,但傳播的途徑必然是先福建、後台灣。閩台彩陶的分布都與沿海兩岸陸地有關,其中必然與海洋文化相聯繫。兩岸凹石工具的研究,也證明了閩台先民共同的「討海經濟」生活。凹石是一種加工貝類食物的石工具,由於長期敲擊各種貝殼,在其表面留下使用的凹痕。敲擊的部位不同,往往在其正面、反面和兩側形成數個深淺不一的凹痕,這是沿海古代遺址中獨具特色的石器。台灣已出土數以千計的凹石標本。福建方面,最近也比較注意收集研究,1988年11月,省考古隊在雲霄縣墓林山遺址發現150多件凹石。在出土凹石的遺址中,一般都有很厚的貝殼堆積。金門富國墩遺址貝殼以血蚶為主,台灣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中出土的貝殼經鑒定有夜光螺、銀口螺、珠螺等12種,從各種動物遺骸估算,貝類站69.47%、龜類佔21.97%、獸類佔8.41%、魚類佔0.15%這個數字反映了「采貝經濟」在生活中的比重。凹石是閩台沿海經濟地區原始社會的的獨特石器,其他地區沒有發現,而且也僅分布在海峽兩岸的濱海地帶,這說明新石器時代的閩台文化同屬於以采貝為主的海洋貝丘文化。

綜上所述,閩台考古文化的相似和互相影響,反映了閩台遠古文化的交流。連江戰國晚期大型獨木舟就是遠古人類渡海到台的交通工具。他們熟悉海洋、駕馭海洋、遠古交通創造了閩台兩岸同根同源的燦爛文化。

四、閩越文化在台灣的考古證據

1997年4月底,筆者赴京參加母校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籌備會議。北大考古系趙朝紅教授向我展示了台灣學者寄來的台北十三行遺址出土的7件陶片,其中一片是典型的黃土侖文化硬紋硬陶,紋飾為變體雲雷紋,是模仿中原銅器的蟠虺,即源於生活中的蛇紋,類似小蛇的盤曲狀。這種小蛇狀紋飾與文獻上記載的先秦閩族崇蛇信仰,以蛇為圖騰的習俗有關。還有6片方格紋、水波紋印紋硬陶應屬漢初閩越族陶器。這種陶片在筆者主持發掘的福州新店閩越故城曾出土上千片。在北大考古系,恰逢台灣考古學者臧振華教授舉辦《台灣考古》講座。筆者在勺園賓館臧教授住室探討了先秦閩族與漢初閩越族渡海到台的問題。臧教授贈送的《台灣考古》一書彩色圖片中的植物園文化陶片,大湖文化黑陶片,以及台北十三行遺址出土的方格紋陶罐上都有閩越族漢初陶器上盛行的方格紋、水波紋等印紋。雙方驚喜的發現,先秦閩族的黃土侖文化和漢初閩越族文化渡海到台的考古證據已初露端倪。今後,加強兩岸的學術交流和考古合作,必將對源遠流長的閩台考古文化做出系統的回答。(原載1998年海峽兩岸海上交通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因整理書稿,【歐潭生考古】改為不定期更新)

作者簡介

歐潭生(1945——),男,福州人,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現任福建省文史館文史研究院副院長,曾任福建省曇石山博物館館長、閩江學院考古學教授、福建師大考古與博物館學研究生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教授考古 的精彩文章:

華安仙字潭岩畫

TAG:歐教授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