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理解「堅強高效」

如何理解「堅強高效」

黨的十九大強調指出,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是聯合戰場上的總導演,是推動主導戰局的「總調度」,其功能的有效發揮直接關係著聯合作戰的勝負。那麼,什麼樣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稱得上「堅強高效」?筆者認為,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基於科學研判的准。信息化聯合作戰,情況信息多源匯聚,信息的生命周期急劇縮短,大量無效信息、過時信息產生新的「戰場迷霧」,客觀上要求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更加高效精準地研判情況,實施科學正確的指揮。打造堅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應堅持「互聯網+」思維,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通過網路信息體系聚合官兵智慧,把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打造成異地分布、全網決策的廣域外腦;堅持「腦智結合」思路,積極開發智能數據分析、智能戰場預警、智能作戰規劃、智能指令分發技術,讓電腦「精算、深算、快算」優勢與人腦指揮藝術、指揮謀略更好地結合起來,讓聯合作戰指揮建立在科學研判基礎之上。

基於體系聯動的快。戰爭實踐表明,指揮效能與指揮時間成反比。信息化戰爭進入「秒殺」時代,時間要素不斷升值,作戰體系各要素間聯繫更加緊密,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工作也從簡單求快向基於體系聯動的快轉變。2008年俄格衝突中,俄陸軍第58集團軍接到作戰命令後迅速向南奧塞梯開進,其先頭部隊僅用4個半小時就發起反攻,約1天時間就從格軍手中奪回茨欣瓦利市並開闢第二戰場,反映了俄軍指揮機構指揮運行快捷、與作戰力量聯動非常高效。打造堅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應著重提升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內部運行效率,指揮員與參謀人員、各指揮要素應當基於網路信息體系相互銜接、緊密聯動,實現偵察情報、籌劃決策、指揮控制高效運行;提升各層級指揮機構耦合效率,各指揮機構應當基於網路信息體系同步掌握情況,變上下順序籌劃為壓茬推進,縮短指揮周期。

基於實時態勢的精。信息化聯合作戰,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偵察情報手段日益改進,戰場態勢更新近乎實時,精確制導武器層出不窮,精打體系節點、精打要害目標、精控作戰進程成為顯著特徵,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工作運行由原來的基於大致情況的粗放式指揮向基於實時態勢的精確指揮轉變。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為打擊機動性、隱蔽性極強的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成員,聯合空戰中心使用了C4ISR系統,將偵察衛星、預警機、偵察機和無人機等各種偵察與監視平台進行一體化融合,先由偵察衛星指引地面偵察區域,再由E-8C等偵察預警機進行精確偵察,最後由「捕食者」無人機等作戰單元實施精確打擊。打造堅強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應下功夫建強覆蓋全域的偵察情報鏈路,實現戰場態勢的快速感知、融合、更新,夯實精確指揮基礎;建構直達武器單元的指揮鏈路,實現對重要目標、關鍵節點的一鍵式下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