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上善若水。 最高層次的善就像水一樣。

心善淵 , 心胸像深淵一樣順應自然地保持平靜,

與善仁, 待人真誠仁義,

言善信, 說話像水一樣堵止開流,善於遵守信用,

事善能, 處事像水,一樣隨物成形善於發揮才能。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老子在《道德經》的五千言中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為人格的最高指示。人與人交往接觸,很像水與水的交融,嫉妒心,猜疑心、貪心、殺慧心、戒備心都會攪渾了清水。所以老子諄諄教誨我們,言談要像水那樣,循循善誘平和清靜、以誠感人;施政要像水那樣,甘居低下,走到人心深處,從而得人心。

老子說最完善的人所具備的上等的德行,就像水一樣。水的特點是能夠滋潤萬物,使它們盡情生長,而又不與萬物爭功奪利,始終保持著平靜。可以說是最溫柔、最善良的東西,它所具有的寬廣胸懷和毫無所求、甘居人下的德操,是最接近大道的本質的。這正是我們人類最應效法的德性。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如老子所言, 如果我們想體會大道精髓,形成完善的人格,我們就要擁有像水樣的品行。真心實意地幫助別人而不圖回報;避免針鋒德相對的矛盾衝突;不去爭奪一時的利益得失;面對困境依然堅持;願做人 經們所嫌棄的苦差事;取得成績時,不搶功自傲,謙虛禮讓。

從《道德經》悟出的道理之一——做人應似水

孔子曾經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了解到水柔靜的真意,才能體會到水謙卑的本質,才能懂得奉獻不爭的深刻。希望我們都能擁有這樣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