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百年雕塑——遙遠

中國百年雕塑——遙遠

關注有你的雕塑頭條

《中國百年雕塑》講述中國雕塑的歷史,說長即長,說短即短。長則五千年,短則將近百歲。為什麼呢?這取決於「雕塑」二字的定義與概念範圍。先說百年史。嚴格地來說,今天我們使用的「雕塑」一詞,或者講中國人有了「雕塑」之概念,僅始於20世紀之初,即「五四運動」後由早期留學歐、美、日的學者藝術家們帶回的,是作為整個西方美學體系之重要組成部分介紹到中國來的。如蔡元培先生在創辦教育之始時所說的:「音樂建築皆足以表現人生觀,而表示之最直接者為雕刻。」因此,可以說這個百年歷史就是我們雕塑教育發展史。

雕塑家簡介

遙 遠

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策劃家、設計家,本名文元衍,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四代傳人。在先祖高尚正氣精神的感召下,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執著追求,不懈努力,數十年如一日,終於在雕塑、音樂、設計、書法、攝影和戲劇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遙遠的雕塑藝術

遙遠的雕塑代表作有《世界和平女神》《中華正氣龍》《嫦娥奔月》《保衛和平》《和平攜手》《精忠報國》《貝蓮》《劉海砍樵》《湘君湘夫人》《海螺女》等,創作時遙遠力圖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東方與西方之間 , 現實與夢境之間找到藝術的切合點。升華的主題,唯美的造型、高遠的意境、豐富的內涵,表現出作品強烈的個性。

海法「和平女神」的追求

原載於《 光明日報 》

以色列北部美麗海濱山城海法卡梅爾山下,一座高15米,飄逸、巨大的不鏽鋼世界和平女神雕像矗立在體育館廣場。這是中國著名藝術家遙遠(文元衍)創作並贈送的。8月20日晚,隆重的雕像落成儀式在這裡舉行。

遙遠在儀式上熱情致辭說,海法是以色列各族人民和猶太、基督、伊斯蘭3大宗教和睦相處的城市,海法是和平之都,豎立和平女神雕像意在感召中東各國各族人民和平、制止戰爭。他說,中華民族自古就主張「和為貴」,期盼世界人民都能和平、安寧和幸福。他發起成立的世界和平女神基金會宣言說,5200多年來,全球爆發1.6萬場戰爭,人類的無節制行為,讓地球不堪重負,越來越多的人祈福世界和平,傳播和平文明。

以外交部和海法市聯合舉辦雕塑揭幕儀式,以文體部長利夫納特、海法市長雅哈夫、外交部總司長巴拉克、中國駐以臨時代辦盧坤出席並致辭。中以藝術家在典禮晚會奉獻「和平友誼之歌」等精彩演出,贏得掌聲連連。海法和平女神鵰塑項目3年前開始籌劃、實施,以外交部該項目負責人柯楷儀說,雕像代表了以中人民對世界和平的共同願望,民間交往對增進了解、密切關係非常重要。

8月15日剛過90歲生日的以總統佩雷斯20日上午在耶路撒冷總統府會見了遙遠,欣喜接受雕像複製件和祝壽字畫。他仔細端詳雕像說,真美,她代表了中國文化及和諧。遙遠介紹雕像的和諧、和睦、和平三層涵義,雕像如和平圖騰,飛翔女神左手一隻和平鴿展翅欲飛,遠看似「中」「平」字,亦像英文「世界」「勝利」首字母「W」「V」,寄託對世界和平、和諧的理想。佩雷斯不禁起身緊緊擁抱遙遠並親吻,說:「我非常激動!」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她傳遞的和平信息。原定的半小時會見延續到2小時。他高度讚揚中國已進入智慧新時代,中國人民愛好和平、沒有侵略性。他說,猶太和中華文化有相同哲學,孔子學說與摩西十誡很相似,智慧比力量強大,智慧不死、永恆,和諧是最好的辦法,不用武力把敵人變成朋友。他引用以開國總理本·古里安的話說:「請以長遠的眼光看中國。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將是世界的焦點。」作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認為,和平獎是給個人的,而和平女神雕像是給國家的。實現和平需要國家的智慧和力量,實現和平是雙邊的,不是單邊的。他說,我們正致力於和巴鄰居達成和平,衷心希望巴人民擁有自己的國家,以巴和諧共存。

遙遠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24代傳人,為了表達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願望,傳播「和為貴」的中華文明理念,他創作的首座和平女神雕像於2004年6月3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勝利60周年之際,在登陸中心區落成。第二尊和平雕塑為紀念和平攜手、人道救援智利礦難一周年,2011年10月13日在智利科皮亞坡市落戶。(《光明日報》駐特拉維夫記者 陳克勤)

主 要 作 品

世界和平女神

不鏽鋼

高1500cm

2004年

和平女神的藝術追求

1、流暢的線條,升騰的動態,簡潔的塊面,張力的對比讓世界和平女神成為東西方都能接受和喜愛的和平藝術象徵。

2、世界和平女神鵰塑造型遠看像「中國」的「中」字 ( 中和、中庸 )、「和平」的「平」字(平安、平靜、平和);又是英語(World, We, Worship,Warm)的第一個字母「W」和「Victory」的第一個字母「V」。東西方語言文字元號的疊合,深刻地表達出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共同願望。

3、在造型元素里,用多重隱含的數學符號「∞」無窮大,表達以博大的胸懷聯合起全世界人民,為永恆的、無盡的全人類福祉——世界和平而奮鬥的堅定信念。

2004 年 6 月 3 日,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底登陸 60 周年,作為中國國家文化部中法文化年在法國活動的重點項目和法國政府諾曼底系列慶典活動的第一項,受法國諾曼底議會的邀請,遙遠創作的第一尊大型不鏽鋼雕塑《世界和平女神》在當年諾曼底登陸海灘的中心位置落成。包括法國議員、省長、市長在內的世界各國和平友好人士近二千人參加了揭幕儀式。美國衛星電視網、香港鳳凰衛視現場直播,世界各大媒體詳實報導了這一盛況。現在《世界和平女神》已經成為公認的世界和平象徵。繼第一尊安放法國諾曼底海濱(2004.6)以後,又相繼在智力科皮亞坡(2011.10)和以色列海法(2013.8)落成,所在地均成為世界著名和平旅遊勝地。

向世界傳播和平——大型雕塑《世界和平女神》

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在耶路撒冷總統府會見了遙遠,欣喜接受雕像複製件和祝壽字畫

以色列《和平女神》像剪綵儀式

《和平女神》雕像在智利北部礦業城市科皮亞波舉行剪綵揭幕

智利《和平女神》像剪綵儀式

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昔日諾曼底登陸戰場——法國西部格朗康邁西市揭幕,這是中國世界和平女神創建委員會在紀念諾曼底登陸60周年之際,以中國人民的名義贈送給法國人民的珍貴禮物。法國政府和地方官員、格朗康邁西市及其附近的居民近千人出席了揭幕儀式

法國《和平女神》像剪綵儀式

收藏榮譽證書

對話:《和平女神》——被雕塑的和平?

採訪者:記者張楠

受訪者:鄒文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教授美術批評家

前不久,藝術家遙遠在廣州作詞作曲,完成了一首動聽的歌《和平行》。與此同時,他的另一個作品——大型雕塑「和平女神」像已運往法國並安放在諾曼底。

60年前歷史上最大型的戰役爆發在諾曼底海灘,經60年的歷史淘洗,仍不能洗去當年的腥風血雨,每一年,全世界都將目光投注在此,各種盛大的紀念活動同時舉行。而今年一個中國藝術家通過贈送自己創作的《和平女神》雕塑的行為,把二次大戰的主要參戰國和受害國中國的信息帶進了國際社會。為此,記者採訪到同樣以極大的熱情幫助這位中國藝術家實現願望的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委會的秘書長鄒文。

張:一個中國藝術家能把自己作品放到諾曼底海灘那樣世界矚目的地方,我很好奇他是怎樣的藝術家?

鄒:遙遠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第二十四代傳人,可能是他身體里有愛國的血脈,他曾以大量驚人的文化行為落實他報效國家、民族的心愿。他一直堅信,要想成就個人理想,必須推動實現人類和平,所以長期搞和平為主題的藝術創作。他創作過交響詩大合唱《長城頌》,獨立組織過許多大型文藝晚會,是一個集詞曲作家、導演、製片人、雕塑家角色於一身的公共藝術家。但這些年,遙遠主要只做一件事就是「雕塑和平」,讓和平以形象的方式植入人們的記憶和情感。

張:他的作品是怎樣送到法國的?

鄒:能夠把自己的雕塑送到法國,並成功永立在諾曼底的奧馬哈海灘,這個複雜的操作程序需要堅韌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法國方面有一位叫瑪麗安娜的女士是澳門長大的法國人,被遙遠先生的精神感動,成了他在法國的主要支持者。遙遠先生便依據這僅有的流星般的希望,開始投入全面的操作。他一方面完善作品,一方面進行大量的遊說,希望取得政府、有關組織團體的積極支持。但由於時間甚短,困難重重。幸有同樣具有文化責任感和民族榮譽感的一些政府機構組織,如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文化促進會、北京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等作了主辦單位。此項活動被列為中法文化年的內容之一,是香榭里舍大道舉行「中國大遊行」之後,又一件讓歐洲動容的大事。

張:據說在法國的揭幕剪綵儀式非常盛大?

鄒:是的。當我們的國歌在諾曼底海灘響起時,我們每個為此而付出辛勞的中國人都流下了幸福的熱淚。當時鳳凰衛視的吳小莉做現場直播時對遙遠先生說,此時有5億觀眾看著你,請你對他們說點話時,遙遠先生卻平靜地沉默了。他是讓自己創作的那首《和平行》變成了最高潮的心聲。

張:普通的法國人怎樣看這件事?

鄒:他曾在去美國的郵輪上,遇見一對法國夫妻貼條在他的艙門,要求與他做朋友。老人告訴遙遠,他是一名老兵,二戰時曾來華,幫助中國人抗日,「韓戰」時又赴朝同中國人打仗。他說:「戰爭很不好」。當他看見遙遠創作的和平女神鵰塑稿樣,老人確信他們找到了信物的託付對象。在加勒比海時,一位叫史迪夫的當地學校校長執意要幫他搬行李,把遙遠介紹給他遇到的每一個人。史迪夫夫婦現在是「和平女神」最熱情的海外推廣人,還免費為和平女神做了網站。一位僑居法國30年的華裔法國夫婦從報上看到和平女神到諾曼底的消息,自費從一千多里外的地方趕來一睹和平女神的風采。去年,遙遠應邀到國外大學演講。當「和平女神」雕塑剛一展示,場內立即出現一片驚呼,聽眾們毫不掩飾地表達了他們的熱情。和平成了他的世界語和通行證,和平也規定了他的文化行為。

張:和平女神建在諾曼底,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且意義深遠的文化盛舉,不單純是一個雕塑的展示。

鄒:是的。因為諾曼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的標誌,是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信號。那場戰爭奪去了數以千萬計人的生命,中國是主要戰場。中國40000萬人都被捲入了那場戰爭,成為災難深重的受害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念活動中,如果中國缺席,將對不起那些死難同胞。

張:在造型語言上,《和平女神》多取曲線而排斥直線,令輪廓比較輕柔,在創作時是怎樣考慮的?

鄒:他是盡量體現民族文化的特質,如運用了京劇中的水袖,使整個造型飄逸、靈動;形態又取了敦煌飛天的元素,有升騰欲仙的感覺。這一次行動使遙遠更相信,和平是可以雕塑的,雕塑使和平形象化、具體化,令和平可讀、可記憶、可觸摸、可擁有。

張:和平女神突破語言阻礙,超越社會的、文化的、心理的排異屏障,直達人的內心深處,成功實現了人類理想的溝通、傳達。

鄒:可以說,《和平女神》目前的結果是一個詩意的結果,因為在經濟上對遙遠先生來說卻是枚苦果。但人們不能否認,「這是一次中國和平形象的展示,這是一個世界和平的標誌。」

張:諾曼底,見證了一位中國藝術家雕塑和平的不凡行為。

中華正氣龍

高分子化合物貼金

高990cm

2000年

中華正氣龍的藝術追求

以中華民族特有的吉祥圖紋龍紋、雲紋、濤紋、火紋為基本造型元素,賦予現代抽象造型風格,創造出造型新穎,創意獨特、風格迥異的富有現代感的中華正氣龍。其動態走勢儼然中國狂草書法洋洋洒洒正氣的「氣「字。登高望遠,昂然回首,威而不狂,傲而不驕,笑看世界,大義凜然,可尊而不可侮,可敬而不可怠,象徵著中華民族的團結、開拓、進取、勝利。這是力量的龍,這是成功的龍,這是威嚴的龍,這是吉祥的龍,這是正義的龍,這是和平的龍,這是龍的傳人心目中共尊的龍族之龍。

2000 年 1 月 1 日,遙遠在世紀龍年創作了龍的傳人的圖騰標誌物——中華正氣龍,安放在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塔廣場。它象徵著祖國的統一、民族的團結、萬里長城、九曲黃河、浩然正氣,被中國歷史博物館作為新世紀的第一件國寶收藏。現在,中華正氣龍的安放地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塔廣場已經成為北京十景之一。

中國嫦娥工程首座藝術象徵——大型雕塑《嫦娥奔月》

不鏽鋼

高980cm

2007年、2008年

嫦娥奔月的藝術追求

1、天上一個「6」, 地下一個「6」,「嫦娥奔月」四字「36」劃,「66」大順,喻示著嫦娥工程在未來的繞、落、回的科學探測中一帆風順、吉祥如意 ! 形如英文「CHINA」的「C」和拼音嫦娥的「C」,「CC」成大勢 , 隱喻了科學家們的豪邁激情和探索拼搏的奮進態勢。

2、雕塑凸面如月光飛瀉,凹處寓科海謎念,一波三折,大的體態,小的細節,律動中湧現著中國航天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升騰里展示了中華民族大和諧的現代氣派。

3、作品將昔時的嬋娟、今日的嫦娥巧妙而藝術地合而為一,含蓄而執著,堅定而沉著。在動與靜,虛與實,陰與陽,柔與剛的大對比中,那材質的美、比例的美、音律的美、形式的美,躍然眼前,筆觸心頭。

2007 年 12 月、2008 年 1 月,中國嫦娥工程首座藝術象徵大型不鏽鋼雕塑《嫦娥奔月》分別在北京航天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奧運科技園區中心廣場落成。受到科學界、藝術界及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被譽為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此作品已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

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參加雕塑揭幕儀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游泳者獨特的「香水」——氯!
裝維教程/抓取遊戲伺服器地址方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