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系統的自學水彩?

如何系統的自學水彩?

# 大大魚說水彩#

縱深 |水彩| 美圖| 約稿 |教程 | 人物 | 花卉

今天我是知識的搬運工

如果大家喜歡水彩,又不知道該如何進步的話,那就從現在開始關注我吧

了解水彩的性質:在接觸水彩前呢,不要太著急去學怎麼「畫」,因為是自學所以建議先了解「水彩是什麼」

水彩:顧名思義是水與顏料的結合,根據水與顏料的比例來表現所要呈現的畫面。水彩大體可分為透明水彩與不透明水彩。

透明水彩(Watercolour):透明度高,一層一層色彩可以覆蓋。

不透明水彩(Gouache):比較厚重的著色,可被覆蓋。

了解「水彩的基本技法」

水彩的基本技法:一般分為干畫法 濕畫法 乾濕混合畫法 漸變 疊加法 留白法 飛白

藉助特殊工具(如撒鹽 紙巾 蠟筆 彈彈彈 點點點 對壓 刀刮 )

接下來就一一舉例看下水彩技法的美妙

干畫法:就是直接上色,筆觸比較干。

濕畫法:把水彩紙鋪上一層水,在水份沒幹的情況下進行著色。

先鋪滿一層水

進行著色

濕畫技法呈現的狀態

乾濕混合畫法:干畫法與濕畫法的結合,也可以叫混合技法。

用干畫法著色

用濕畫法著色

可以反覆多加深幾次

漸變法:顏色逐漸變化的過程,水彩的漸變更多在於媒介水的作用。

先把左邊三分之一塗滿

接著把逼洗乾淨加入清水,在紙面上直接混色

發到漸變的過程

疊加法:在原有的底色上進行疊加。

先鋪一層底色

在底色干之後進行疊加

留白法:在水彩著色時,有意留出一些底色或者紙本身的顏色來。

飛白:這是國畫里的繪畫詞,蘆葦叢毛茸茸一般的感覺。

在起點用力然後用手腕的力量快速掠過

擴散法:在紙面是濕的情況下進行顏色的自由落體,任其在紙面擴散。

把紙面打濕

特殊工具製造出來的肌理感

撒鹽法:鹽會吸收走自己周圍的水份與顏料,形成一種獨有的水彩肌理感。

在畫面未乾時撒下鹽,可以出現水彩肌理。

如圖

紙巾:紙巾製造出來的肌理感比較明顯,多適用於畫雲。

把畫面鋪滿一層水彩顏料

趁著紙面水分未乾,把紙揉成一團小球

蠟筆:蠟筆因為本身有油性,所以與水彩是不融合的狀態。

先在紙面上用蠟筆表示一下

然後在紙面上進行水彩著色,出現了水彩與蠟筆的肌理感

彈彈彈:一般工具為筆,牙刷,沾滿一定顏料後用手彈出顆粒感。

點點點:工具就是手指,在畫面未乾時表現出肌理感。

對壓:一般是藉助於外界工具比如樹葉,絲瓜囊或者本身帶有肌理感的物體

比如樹葉,先在樹葉上塗滿水彩顏料

然後進行對壓,隨後就出現了這樣的肌理感。

刀刮:用刀在紙面上表現肌理感。

在紙面上進行作色用刀側峰或者直接製造出肌理感

媒介水的了解與掌握:

水彩的媒介是水,水彩的魅力當然少不了水在畫面里的表現,水的性質是流動的,隨著空氣 的變化而變化,時間,空氣的乾濕程度都對畫面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求我們有對水份的了解與掌握。

時間 :

時間短,也就是畫面的水份比較多的情況下。

這時候水份明顯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上色。

時間適中,即紙面上的水份處在不幹不過於濕的情況下。

這個時候顏色擴散得不是很厲害,在可控範圍內。

時間長,即紙張的畫面的比較干。

這個時候也是容易掌握的,但是就是注意紙面水份可能幹得比較快,可能畫到下一步的時候紙面就全乾了,時間會比較緊迫。

空氣乾濕程度:像北方的空氣比較乾燥,所以畫面幹得會比較快,鋪水的時候可以稍微多加一點,南方的空氣一般來說比較潮濕,畫面不容易干,相對來說水可以少一點。

多欣賞水彩畫與畫家

了解一些水彩畫家與水彩作品,多看水彩作品,我一直覺得繪畫中「眼高手低」的狀態是正確的,先把自己的眼界與審美提高,然後再去創作繪畫。

接觸水彩五年,開始是跟著水彩老師學,在慢慢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把水彩的認知擴大,比如水彩的技法越來越了解,國內外的水彩畫家了解地也越來越多。

國內的水彩藝術家比如:劉壽祥 關維興 蔣智南 董喜春 李曉林 熊禮斌 周剛 陳堅 趙龍 柳毅 黃華兆(排名不分先後 捂臉)

國外水彩畫家:透納 約翰·懷特 約翰康·斯坦布爾 薩金特 約瑟夫 阿爾瓦羅 查理斯雷德 大衛泰勒 懷斯 約翰西蒙尼 左拉茲

(以上水彩畫家均是個人了解 不代表所有水彩畫家)

每位水彩畫家的風格都是不同的,相信每個人的喜好也是不一樣的,當我們在欣賞水彩畫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喜歡的作品臨摹,臨摹重要嗎?當然非常重要!我們在臨摹的過程中時去學習構圖,水彩技法,色彩與畫面整體性。在我們臨摹的過程中掌握了基本技法後,就是我們的創作了,一味地臨摹只能當別人的影子,我提倡的是我們在不斷學習水彩的過程中慢慢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

構圖

在掌握了水彩的基本技法後,就是創作了,因為我是教風景建築,所以我們從這一方面入手,在創作時呢,我們首先第一步是了解構圖。構圖也叫取景,在創作一幅作品中,讓畫面有主次有虛實,顯得飽滿而不密集, 找尋整體畫面的平衡感。總結為:均衡與對稱。對比和視點。

大致講下基本的入門水彩構圖

水平線三分之一構圖(如)

這就是比較經典的三分之一構圖了,也可以說是水平線處在畫面的下三分之一處

垂直T型構圖 十字形構圖(如)

造型塑造

在構圖的基礎上進行下一步就是造型的塑造問題了,構圖的整體框架有了,接下來就是在上面放置物體了,還是拿建築風景舉例,把你看到的建築「放在」紙上,雖然不是要一模一樣但是至少它是個建築不是?建築是比較直的,造型線條盡量不要抖,不要在結構外,這裡就比較需要一定的造型能力了,不過沒事秘訣就是多觀察多練。

色彩

當然水彩總重要的肯定就是色彩啦!!!!我一般把色彩分為暖色系與冷色系,恩是的感覺在我眼裡只有兩種顏色。

為什麼只分為暖色與冷色呢?因為在整體繪畫創作中呢,它大致分為冷色與暖色的互相排斥與融合,然後再細分到物體上呢,它也是同樣的道理,一直細分細分都是暖中有冷,冷中帶暖,但退遠看呢又感覺這兩個色調是孤立的,這種感覺就像陰陽···扯遠了,就是先明白對比色,互補色,色調,色溫這些系統化的教學,然後慢慢淡化它們的邊界線,變成一種潛意識。

可以先做一個大致的色彩表,對大致的顏色有個基本概念。

水彩材料

以上說了這麼多,當然其實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是材料的小小科普時間。

水彩紙:

國產 寶虹寶虹水彩紙是我目前使用最多的水彩紙,300克中粗紋是我的最愛,據說今年寶虹會推出藝術家級水彩紙,有試用的畫者試用體驗感覺像阿詩。研究水彩紙不容易,為國產打call

法國康頌·阿詩(ARCHES):阿詩水彩紙創始於1942年,很老的牌子的,而且口碑超好,阿詩棉漿紙真的很好用,各方面都特別棒,我特別喜歡它的手工毛邊,特好看,算是水彩紙中貴族了hhh。

法國康頌·楓丹葉(FONTENAY):也是棉性水彩紙,文理比較粗糙,雙面的肌理感都比較重。

法國康頌·夢法兒:這一款我不是很了解,據說還可以

英國山度士·霍多福(WATER FORD):棉槳霍多福的紙張相對來說比較黃,有點吃顏色,顏色可能會比較發灰

英國山度士·博更福(BOCKINGFORD):木漿的博更福比較硬,要小心刮到手,紙張也比較白,不太吃色,肌理紋路可能會比較重一些。

義大利法布亞諾(FABRIANO):個人感覺跟阿詩的棉漿紙差不多,都很好用~

水彩顏料

泰倫斯·倫勃朗:性價比很高,棕色系的顏色種類很多而且很好看,顆粒感相對中上,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有著憂鬱氣質的顏料。

泰倫斯·梵高:梵高的肉色系列不錯。

溫莎牛頓:用過一次,學生級別的,感覺油挺大的,藝術家級別相對好一些。

美麗藍: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的方式不對,感覺美麗藍的油性也蠻大的。

丹尼爾史密斯(DS):礦物質很純,裡面還有bulingbuling~的閃閃粉,就像是紀梵希的珠光散粉,頓時感覺整個人都好高貴啊~

新韓水彩:顏色是非常地鮮艷!艷麗!美艷!充滿了青春氣息的顏色。

日本櫻花:很柔很軟妹的顏料。櫻花固彩不過用的體驗很差,感覺自己都沒信心花了

水彩畫筆

紅胖子水彩筆:原名我忘了,蓄水性很好,上手也蠻快的,網上搜紅胖子就能搜到,為阿爾瓦羅專門製作的筆,如他的花一樣瀟洒大氣,喜慶。(但不推薦紅胖子勾線筆)

達芬奇水彩筆:有貂毛的松鼠毛的,蓄水性很好。

黑天鵝:現在我一直在用的平刷,不論是蓄水量還是畫在紙上的感覺都是超級棒的。

金泥筆:上海的老字號毛筆,柳毅老師的御用筆hhh,的確很好用,特別適合畫大畫,性價比超高。

榭得堂:國產里的良心平刷,從大一到現在已經陪伴我5年了,我用的一號,平時畫人物居多。常用的筆之一

華虹356便攜水彩勾線:外形好看而且也有設計感,拿這筆提亮簡直了,總之買買買。

大概的方式差不多就是這些了,繪畫不是一日兩日的功夫,希望大家能夠保持熱情並且堅持。

編輯:大大魚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註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本公眾號[大大魚說水彩]

約稿|水彩|肖像

微博:DaDayu魚

走進大大魚的水彩,了解水彩小知識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大魚說水彩 的精彩文章:

TAG:大大魚說水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