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皇帝這些書法,很少見!

康熙皇帝這些書法,很少見!

大清王朝的滿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後,積極地接受、學習漢族文化,促進文化融合。這一基本國策,實在是中華民族的大幸,使得中華五千年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繼承、發揚,這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對書法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在清代十二個皇帝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書法最好,他們酷愛書法,其個人的喜愛與推崇對清代書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此前的書法史上所未見。康、雍、乾時期,大量接觸漢文化,康、雍、乾三帝身體力行,他們尊崇漢儒文明,學習漢人的典籍、藝術,將書法作為宸翰日課,而他們本人由於得到傳統的訓練,再加上飽覽內府名帖名碑,書法造詣自然也都頗為深厚。這裡擷取一部分,這些帝王圓熟流暢的筆墨,雖談不上出類拔萃,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氣。

康熙(1654-1722)

康熙皇帝,即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世祖三子。1661一1722年在位,是歷史山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八歲即位,年號康熙。親政後,智捕鰲拜,永停圈地,出旗為民,發展生產,加強皇權,平定三藩,平噶爾丹,驅逐沙俄,鞏固一統。精於儒學,對算學、水利、測量亦多造詣。設館纂修《明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等。

清代內廷書法,從康熙開始走向興盛。康熙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在位期間,重視文化建設,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圖書。玄燁曾以擅長書法、專學董其昌的沈荃為師,受其影響,亦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將「海內真跡,搜訪殆盡」。

康熙本人的書法也完全出於董的路數,軟美中涵有博雅的氣度,但卻失去了董書的神韻。他對自己的書法十分自負,經常作書頒賜大臣和外國使節,嘗書寫「清慎勤」三大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賜內外諸臣,又曾為山東曲阜孔廟書「萬世師表」四個大字,為江西廬山白鹿書院題寫匾額,並以「學達性天」四字頒賜天下各地書院。

康熙視董書為圭臬,社會以康熙定一尊,這一時期可以說是視董書為楷模的輝煌時刻。

行書五言詩軸紙本

縱200厘米、橫59厘米 河北省博物館藏

「成」字筆劃軟弱

玄燁在書法上極力推崇董其昌,並致力於臨摹學習,這件作品寫的比較文雅,中規中矩,但個別字不甚理想,如「成」字筆劃軟弱。玄燁號稱學董,其實並沒有學到董書的真諦。但作為一位清帝,在日理萬機中不忘翰墨,弘揚漢學,僅這一點就值得我們稱讚,況且字也寫的不壞。詩軸後署「駐蹕杭州」。蹕,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通行意。《周禮·夏官·隸仆》:「掌蹕宮中之事」。因即以指帝王的車駕,比如駐蹕。

《行書柳條邊望月周》紙本

康熙帝一生臨寫董宇甚多,此軸即為刻意模仿董氏筆意之作,筆畫圓勁秀逸,平淡雍容,字間與行間疏朗勻稱,典雅靜穆之氣充盈幅上。

落款

「柳條邊望月」。款下有印,上為:「康熙宸翰」,下為:「敕幾清晏」。

《行書五絕詩軸》灑金箋

135.8×58.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此書以金箋的形式出現,使在本以豪邁勁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幾份華麗和雅緻。書為臨摹董其昌所書五絕詩,未署年月。

行書七言詩《唐人早朝》 扇面 水墨金箋

鈐印: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齋

康熙皇帝擅長書法、專以學董其昌書法的沈荃為師,受其影響,亦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其本人書法也出於董的路數,軟美中涵有博雅的氣度。

臨董其昌書

鈐印:康熙宸翰(朱),敕幾清晏(朱), 淵鑒齋(白)。

行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釋文: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鈐印:敕幾請晏、康熙宸翰 鑒藏印:淵鑒齋

他臨寫書帖並不拘於一家,由王羲之到顏真卿,從蘇軾至米芾,無不遍臨,從而形成了博採眾長、清勁剛健的書風。他酷愛董其昌的書法,曾反覆臨寫。其書跡瀟洒秀麗,蒼勁率真,頗得董書的精髓。

草書八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題識:佳興忽來詩能下灑,豪情一往劍可贈人。康熙乙亥夏五月重華宮御筆。

鈐印:七旬清健、戒之在得

題跋:清代以乾隆擅書著稱,然論書法,康熙實在乾隆之上。

此聯尤為康熙精妙之筆,殊難得也。壯暮翁稚柳觀,因題。鈐印:謝稚柳、稚柳 此聯為康熙55歲時所書,為其晚年之佳作。明末董其昌的書風對有清一代影響頗大,康熙就是董的崇拜者和推行者。故款題中他寫到「撫董文敏公用筆」可見他對董書的推崇。該聯有謝稚柳邊跋。

書法 立軸 水墨紙本

釋文

題識:書閣山雲起,琴齋澗月留。 印文:康熙御筆之寶、淵鑒齋、萬幾餘暇、體元主人

此為康熙大帝的書法精品,「無一日不讀書,無一日不練字」的康熙皇帝寫本幅時結構嚴謹寬博,意態渾成,線條遒勁有力,兼王羲之之秀,米芾之獷,造詣極深,且將「書閣山雲起,琴齋澗月留」十個大字一氣寫就,僅次於王鐸一口氣寫十三個字,筆筆挺勁練達,字字神清氣爽,流露出他那超人的才分、淵深的學識和渾厚的書法功力。

《朱子五言詩》

釋文

葫舟停畫漿,容興得欹眠。夢破逢窗雨。寒聲動一川。

鈐印:淵挪齋(白文)、康熙宸翰(朱文)、閉幾清晏(朱文)

朱子詩註:黃綾內鑲手繪雲龍紋宮絹裝裱,象牙軸頭,帶清宮原裝雕龍花梨木盒,內嵌描金龍紋宮紙。

尊孔重儒 推崇程朱理學是康熙念念不忘的思想根基和決策指南,他努力鑽研儒家經典,並十分佩服朱熹對儒學的注釋和闡發,對他的理學思想和言論力求全面地加以收集,並彙編成書,《朱子全書》纂集

行書「唐句」 立軸 灑金箋 大連文物店舊藏

釋文

江畔送行人,千山生暮氛。謝安團扇上,為畫敬亭雲。

鈐 印 : 康熙宸翰(朱文)、敕幾清晏(朱文)、淵鑒齋(白文)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他5歲入書房讀書,晝夜苦讀,不論寒暑,甚至廢寢忘食。又喜好書法,「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他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行書五言詩《冰渡》立軸 綾本

釋文

雲深卓萬騎,風勁闇千騎。半夜河冰合,安然過六師。

鈐 印 : 淵鑒齋(白文)、康熙宸翰(朱文)、敕幾清晏(朱文)

康熙帝冰渡詩賞析 清軍平定準噶爾貴族叛亂之戰,是一次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正義戰爭。 這次戰爭,起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迄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迭經三朝,歷時70年,最終平叛息亂,取得了完全勝利。

行書七言詩 立軸 灑金絹本

釋文:綠橋成陰逕有苔,園廬無恙客歸來。清時自是客疏懶,明主何曾棄不才。林壑豈無投老地,煙霞常護讀書台。石湖東畔橫塘路,多少山花待我開。春雨蕭蕭草滿除,春風吾自愛吾廬。高情時誦間居賦,老眼能抄種樹書。金馬昔年貧曼倩,文園今月病相如。焚香燕生心如水,一任門多長老車。

鈐印:康熙宸翰(朱文)、萬幾餘暇(白文)、春華秋實(白文)

鑒藏印:完顏朴孫珍藏

行書 鏡心 設色紙本

釋文

澗影見藤竹,潭香聞芰荷。

鈐印:體元主人、萬機餘暇、淵鑒齋

康熙帝對董其昌字畫情有獨鍾,書法每有臨仿之作,上行下效,一時朝野成風。此軸即仿董,秀雅清靈,姿媚躍出。他勤於國事,政治清明,開啟了康、雍、干盛世基業。他對書法的熱愛並有如此水平,可見他確實在身體力行地宏揚著漢文化,他最終贏得漢族士夫的普遍擁戴,不是沒有道理。此軸紙墨俱佳,書法尤精,甚可賞。

御筆溥仁寺碑文 水墨絹本

鑒藏印:大興馮恕奠藏曆代寶翰之印(朱文)

釋文:康熙五十二年,朕六旬誕辰。眾蒙古部落,咸至闕廷,奉行朝賀,不謀同辭,具疏陳懇:願建剎宇,為朕祝厘。股思治天下之道,非奉一己之福,合天下之福為福;非私一己之安,遍天下之安為安。柔遠能邇,自古難之。我朝祖功宗德,遠服要荒;深仁厚澤,淪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無別矣。論風俗人情,剛直好勇。自百年以來,敬奉釋教,並無二法。謹守國典,罔敢隕越。不識不知,太和有象,朕每嘉焉。鑒其悃誠,重違所請。念熱河之地,為中外之交,朕駐沖清暑,歲以為常。而諸藩來覲,瞻禮亦便。因指山莊之東,無關於耕種之荒地,特許營度為佛寺。陶甓於冶,取材于山。工用無輸挽之分,金錢無逾侈之費。經始訖功,告成不日。歷觀往史,通溯前朝,版籍有區,幅員未廣。茲熱河之奧壤,及紫塞之神皋。名號不掌干職方,形勝無聞於地忠。膚以涼德,扶有萬方。邊之個悉為畿甸。諸藩於此建寺介福,率行恐後,無小無大,罔不同來。觀我觀民,思維此理。特題額曰「溥仁」。將欲之澤,均沾率土,升恆之慶,廣洽普天;遍覆含弘,民胞物與;咸躋壽考,各遂生成。借諸藩祝朕之忠誠,為萬方祈純之錫。爰記斯文,勒諸貞石。

康熙御制詩 手寫本 1折 紙本

此件康熙皇帝詩作十二首,「示諸皇子」,「賜高士奇」等,詠事述懷,歷史掌故,難得一見。

行書唐詩軸

111.3×46.5厘米 行書 首都博物館藏

釋文:

萱戺迎祥蘭奏雅,萊衣絢彩菊酒延齡

鈐印 : 康熙宸翰(朱)、稽古右文之章(白)、三口九有(朱)

釋文

《西湖夜月》行書詩

月照清漣靜不波,鸞簫象管夜來多。輕舟豈羨江湖勝, 欲寫無私屬棹歌。

釋文

行書唐太宗詩 扇面 水墨金箋

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颯颯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賞析

釋文

拂露金輿丹旆轉,凌晨黼帳碧池開。南山倒影從雲落,北澗搖光瀉浪回。飛槳爭標排荇度,輕颿截浦觸荷來。橫汾宴鎬歡無極,歌舞年年聖壽杯。

釋文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誠中增暮寒。

釋文

漁陽西峙列屏巒,去往行人畫里看。今日聊車解轡,不妨隨意踏林泉。

行書臨蘇軾滿庭芳詞 綾本 1677年作

行書六言聯 立軸 蠟箋

康熙四十九年八月二十日,賜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臣張玉書。

行書花竹風泉聯 立軸 紙本

釋文

黃精野饌,赤石神脂。玉案金盤,征石髓於蛟龍之窟;山蒿野酌,求酣液於蓬萊之峰。溪橫燕尾,岩豎龍頭。

釋文

淑景維新爆竹聲,手調羹,詞臣載筆賦瓊英,學西涼。鳳閣龍樓晝漸長,物資生,勸官勉力盡昇平,竹馬迎。

行書《將之山莊四首》 手卷

行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綾本

釋文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岩泉灑落,萬壑樹縈迴。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台。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台。


金剛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與國學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與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