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思科:基於意圖的網路闊步走向開放

思科:基於意圖的網路闊步走向開放

CiscoLive

2018

舉起手機直攝2018 Cisco Live於奧蘭多的會議現場,映入鏡頭的便是一幅幅動人心弦的畫面:與會粉絲臉上綻放的笑容、比比皆是的技術大咖、還有耳邊隨時響起的那些關於創新、關於業務成長的開場白。

如需為這些精彩時刻配上響亮的迴音,思科CEO羅卓克(Chuck Robbins)擲地有聲的演講即能與之呼應。

「Nothing is possible without the network --networks will fuel the future of businesses, communities, and even the global economy。沒有網路,一切皆無可能——網路將推動企業、社區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羅卓克的開場白言簡意賅,其核心思想旨在強調:面對網路技術與創新應用深度融合的關鍵轉折期,思科作為革新者堅持以網路技術為核心,加速賦予其智慧與認知能力,令具有高度意圖的網路使能雲服務與數據的多維應用。

用開放的意圖解放IT生產力

事實上,要實現這一願景,除了在技術上大膽升級,「意圖」這一關鍵基因在網路進化中彌足重要。

字面理解,意圖指向一種清晰的意識,並具備實現理想的目標和方法。對應到網路應用中,即Intent-based networking(IBN)無需人工干預,便能輕鬆掌握網路動態、擁有發現問題並即時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意,網路一旦具備了意圖,網路的靈活性和可用性便得到提高,多個基礎設施的意圖和策略同時形成高度統一。這同時也意味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所有與之相關的技術手段都將融入基於意圖網路的平台中,協同落地,進化升級。從效率、成本、管理等多個層面賦予數字化轉型前所未有的助推。

猶記2017年思科首次推出基於意圖的網路時,其中幾個重要角色令人怦然心動:專為萬物互聯和雲計算打造的Catalyst 9000交換機組合;能以高達99%的準確度檢測加密流量威脅的ETA技術;做到簡化網路訪問,打造高度安全統一網路的SD-Access;具備自定義功能,並為整個IT部門提供網路的可視性、預見性的直觀的中央管理儀錶板DNA中心。而思科在2018年初第二輪基於意圖的網路創新中的Meraki無線健康性分析,網路保障引擎(Cisco Network Assurance Engine)以及DNA中心狀態感知模塊(DNA Center Assurance),目前可做到針對網路發生的一切以及之前發生的狀態,提供極高可視性和深入洞察;加上對所有數據進行分類和關聯的新數據平台,其從園區網路、數據中心、廣域網領域集中體現了思科的Intuitive-基於意圖的網路、基於意圖的完美IT體驗。

思科基於意圖的網路創新頗有循序漸進,步步為營之感:首輪創新,思科力圖打造一個能夠預測行動、阻止安全威脅路徑、持續自我演進和自我學習的全智慧的系統;第二輪升級則聚焦在網路部署與管理實現自動化和更高級別的洞察之上;接下來,深度關聯網路並靈活擴展生態能力足能見證第三輪網路意圖堅定有力的創新升級。

「簡化和管理異構網路的複雜性,讓網路平台走向開放是繼解放生產力,智能化感知之後,用戶最為關注的基於意圖的網路能力。」思科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曹圖強直言,時常會有客戶向思科詢問,如何為第三方網路架構提供支持,如何讓網路具有更加開放性和靈活性的胸懷與視野?

在曹圖強看來,站在用戶需求出發,思科基於意圖的網路第三輪創新直接而務實,即真正讓網路平台做到解放IT生產力,同時又能夠實現與業務的高度協同。

於本次Cisco Live 2018重磅展現的全新升級版DNA中心即是這一願景的真實體現,其通過將網路轉變為可編程平台,DNA中心將更高效、更安全地運行IT和業務應用,為其員工和客戶提供更出色的體驗,並從網路收集的數據中挖掘最大價值。

「通過DNA中心,思科可以實現360度『東西南北向』的統一管理」。曹圖強介紹道。

深入DNA中心的架構中觀察,開放的意圖顯露頭角,並落在實處。

具象化解釋,可將「北向」API(應用編程介面)對應用戶的業務應用,其可做到自動在網路中提取信息,對業務優化進行針對調整。同時,客戶和合作夥伴無需直接對設備進行編程,即可開發以網路為中心的應用;而「南向」介面SDK,面對的是物理與虛擬化基礎設施層,這使得客戶能夠簡化異構網路的複雜性,並將其作為單一系統進行一致管理;「西向」介面的作用即是將IT管理者、管理平台、IP地址管理平台整合起來,形成自動流程,管理它的所有IT設備;「東向」介面則做到實現園區網路、數據中心、廣域網、無線網、分支機構等在統一的管理下進行運作。

由此可見,DNA中心的全新平台功能基於一種靈活的架構,能夠通過其控制功能和數據,幫助企業建立全新的工作流程。

這也令人不禁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矽谷著名的「網路即平台」的概念,那時大多數人堅持網路是聯接工具,是管道,而非平台,因為它先天屬於垂直型技術而非具有應用擴展功能的孵化器。

斗轉星移,時代從不會拒絕善於領悟,更善於創新的革新者,如果思科基於意圖的網路具備了站在未來看現在的網路思維。那麼融入其中的DNA中心完全有資格被視為網路思想與能力交融的匯聚點,與之相關的三大價值層面值得記憶:

一是「站在平台上看業務全局」:任何應用、任何管理軟體、任何解決方案都可以通過API和網路平台交流。通過平台的交流對面並非只是冰冷的硬體設備,更多是與整個網路實現應用交互。

二是「使能行業端的能力擴展」:通過DNA中心的360度擴展性,開放性以及適用性將最大程度釋放業務線應用的表現力。例如,全新平台功能將呈現網路設備的位置數據,這可用於顯著改進物流工作。而在醫療領域,人員和設備的位置數據真正承擔拯救生命的重任。

三是「生態衍生豐富的成長基因」,與DNA中心深度關聯的是思科DevNet計劃。三個亮點:一是該生態系統全球規模已超50萬開發者,6萬位合作夥伴和300萬名網路工程師。思科還將進一步通過網路打造創新平台,以吸引更多ISV加入這一陣營,強化網路應用的創新;二是,讓網路變得更智慧,更簡單的理念也會與思科開放的心態齊頭並進,其與開發者的距離近到即使初級開發者不擅長編程,也可輕鬆在DevNet社區找到對應工具進行開發創新;三是,作為面向開發人員的一站式商店,DevNet DNA Developer Center用於支持開發人員在DNA中心平台上構建應用和集成。它可提供開發人員所需的全部資源、功能、用例和學習材料。

由此可見,以上三大層面有條理,有邏輯的從業務、擴展性以及能力成長上確保了DNA中心平台於應用中的可持續發展。

突破時空的Webex

基於意圖的網路能夠真正解放IT資源,而為企業業務創造更多關鍵價值的協作方式同樣值得關註:全新思科Webex平台的亮相重新定義了企業業務協作,即在同一個時空內,呈現一種無時空距離,無任何障礙的協作形態。

「思科的Webex致力於讓企業用戶在辦公場所和環境中更好地協同工作,最大化地激發發展潛力,保持高效創新」。曹圖強介紹Webex不忘強調,全新的Webex通過整合Spark和Webex的強大功能實現重塑;二是其所包含的Calling、Meetings、Teams等多項功能皆實現了全面升級。

數據顯示,思科協作系統目前已部署超過1億台協作終端,其所服務的用戶人數高達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之巨。其中,思科Webex更被業界視為全球使用最多的會議系統,每月超過40億分鐘的使用量,相當於全世界人均一分鐘都與之產生應用交互。

而在Gartner企業協作市場魔力四象限的結構圖中,深度集成Webex的思科協作全線產品(視頻、呼叫中心、統一通信、會議解決方案)近年來更處於執行力與想像力的最前端,這意味著其無論是從產品創新實力、經驗積累以及前瞻眼光,都為業界樹立了可參照的標杆。

筆者也曾親身體驗過Webex,對其幾大功能印象頗為深刻,例如文件、應用程序和桌面共享,參與者通過控制權可共享自己的桌面或對他人進行評註;互動多媒體體驗上,可在用戶的演示中加入包括幻燈片、Flash 動畫、音頻和視頻文件的多媒體元素;集成視頻中,用戶能夠同時觀看多個參會場景的視頻,或者在主視頻面板選擇全屏模式與演講者互動,其他參與者的視頻以縮略圖顯示;企業集成上,第三方企業應用可與思科協作產品無縫集成。

可以想像,龐大的Webex用戶人群在體驗思科Webex時是何等的暢快與自由。作為Webex深度體驗者,曹圖強提出的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定會引起讀者們的好奇:如果進入到一個沒有思科協作終端的房間,該如何溝通交流?曹圖強和記者透露了一個即將面市的Webex Share應用。它通過一個微型適配裝置即可將任何帶有電視的空間轉變為Webex會議室,快速幫助用戶實現上網協作。

除了外在物理適配能力的升級,Webex在各類終端上的擴展也迅猛而有力。截至目前,Webex成為全球第二大 SaaS(軟體即服務),其市場佔有率在過去數年中一直保持在 5 0 % 以上,對於用戶而言,只要有Webex出現的地方,無論是Windows 、Mac 、Linux 和 Solaris 的常用操作系統,還是在任何時空地點,只需呼叫與接入,業務協作的最佳體驗即能如期而至。

正如美國科幻懸疑劇《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的主演,著名人氣少年演員Millie Bobby Brown在Cisco Webex宣傳片中娓娓道來的:如果散落在地球兩端的人們可以彼此分享,如果我們的想法能被身臨其境的聽到、看到,我們相互可以更加理解,不再感到孤立,不再感覺孤單,這就是協作的力量!事實上,基於意圖的網路同樣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遠見 的精彩文章:

TAG:科技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