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藥和西藥能同時服用嗎?

中藥和西藥能同時服用嗎?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日常生活中,中藥和西藥聯用的情況較為多見。為了避免藥物相互作用而引起副反應,中西藥聯用,至少需間隔半小時。

為什麼要間隔半小時?

1

大部分西藥開始被身體吸收約需半個小時左右,經新陳代新後對中藥的影響較小。

2

有些含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清熱、解表葯,其藥性發揮會較快,同樣的,半小時後可服其他葯。當然間隔時間再長些,效果更好。

3

久病患者,如心臟病、哮喘、糖尿病等,長期中西藥同服,會出現功效抵消或藥效疊加,產生不良副作用,更需間隔時間服藥。

4

許多小兒丸藥中含有石膏等成分,與四環素族藥物同服,易形成絡合物,影響吸收。所以最好間隔30分鐘。

5

中草藥里的鞣質可以同多種西藥發生化學變化,如與含鐵質的西藥或食物同服,會產生不溶性沉澱物,難以吸收的反應物,不但使藥效難以發揮,還會出現副作用。

6

滋補類中藥與西藥同服時,間隔時間要適當延長。

總之,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呈明顯的生物節律性,不同時間服藥,其療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幾倍甚至幾十倍,必須掌握最佳的服藥時間,充分發揮療效,降低不良反應。

中、西藥同服還應該注意:

1

用藥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取葯時仔細聆聽藥師提示,通過餐前餐後間隔給葯、中西藥間隔半小時原則,增強藥物有效性,減少藥物副作用。

2

可參考「時辰藥理學」,針對病情選擇最佳給葯時間能最大限度發揮療效,儘可能降低毒副作用。

西藥:如氫氯噻嗪宜在7點服用,不良反應最少;呋塞米於10點服用,作用最強;地高辛在8-10點服用,血葯濃度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應最大,下午2-4點給葯,則血葯濃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暴風雪和氣壓低時,人體對強心苷的敏感性顯著增強,這種情況下用藥劑量應減少,否則容易發生中毒等不良反應;降血壓藥物,適宜早上7時、下午3時和晚上7時服用,且早晨用量略大;有些抗菌素類藥物,因其代謝快,需每隔6小時服藥1次;抗哮喘葯如氨茶鹼宜在早上7時左右服用;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時左右(餐後)服用療效高而持久;

中藥:時辰不同,人體陰陽氣血盛衰也不同,病情輕重自然亦有所別,加重或緩解均有一定的規律:

根據治療原則確定服藥時間:中醫專家認為,選用扶陽益氣、溫中散寒、行氣和血、消腫散結等治則或方葯時,應選定在早晨或上午服用,以借天時陽旺,人體陽氣隨之充盛之勢扶陽抑陰,而祛除病邪;選用滋陰補血、收斂固澀、重鎮安神、定驚熄風、清熱解毒等治則或方葯時宜在傍晚或午後陰長之時服用。

根據得病部位選擇服藥時間:一般情況下,病在胸膈以上者,宜飯後服藥,並宜頻頻慢飲;病在胸膈以下者,宜飯前服用,可一口氣服完,使藥力迅速下達;病在四肢、骨髓者,宜在夜間吃飽飯後和在早晨空腹服藥。

根據藥物性質選擇服藥時間:辛溫解表類葯應趁熱溫服,服後可喝少量熱粥以助藥力,使全身微微出汗為宜;風熱感冒的辛涼解表葯則宜放涼後服用;各類慢性病的中成藥須每日固定時間服用,使體內保持相對穩定的藥物濃度;各類抗腫瘤的中成藥宜在飯後服用,可防止對胃黏膜的刺激損傷,使其緩慢吸收;補益葯比如各類滋補膏方,宜早飯前30至60分鐘和臨睡前30分鐘左右,空腹各服一次;安神類藥物如硃砂安神丸、珍珠母丸等宜在睡前30分鐘空腹服用;溫陽補氣類藥物如補中益氣湯,宜於清晨至午前服用;滋陰養血類藥物如天王補心丹、六味地黃丸、當歸地黃湯等宜於入夜服用;治療寒濕病的雞鳴散,要在天亮前服用。止咳平喘葯宜在疾病發作前2小時服用;補養、健胃藥宜在飯前服用,增加藥物的吸收率。

根據病情輕重確定服藥時間:大多數藥物,如果醫生無特別囑咐,一般在飯後半小時到兩小時左右服用,一日兩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醫師也會指示患者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使血葯濃度維持較高的水平,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癥狀,減輕病情。

用藥誤區:

在用藥劑量上,不應簡單地將藥物單用時的劑量作為聯用時的劑量,尤其是聯用時可發生功效疊加或相互促進等協同作用的中西藥,以單用時的劑量作為聯用時的劑量有可能出現「過量」的不良反應;有部分中西藥聯用,可考慮適當減少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的劑量;

在給葯途徑上,中西藥聯用盡量選擇不同的給葯途徑,如西藥注射、中藥口服,中藥注射、西藥口服,中西藥內外聯用,中西藥上、下聯用(即西藥口服、中藥灌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的精彩文章:

TAG: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