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不止有困境,你是否有在壓力下發現美的能力?

生活不止有困境,你是否有在壓力下發現美的能力?

01

一個周末,和好朋友約好在公園遛娃。

我坐在椅子上,看見她的爸爸從遠處矯健地朝我們走來。

我早就知道叔叔的眼睛很多年以前就有白內障,一隻眼睛看不清,另一隻眼睛只能看見近距離小範圍的東西。

有些年沒有見了,我看著他昂首闊步,微笑著朝我們走來,以為他的眼睛治好了。

在叔叔離得很近的時候,我站起身來迎:

「叔叔您好!好久不見,您的眼神不錯呀。」

「哦哦,你好你好。你不叫我,我都沒注意你呢。」

我有些驚訝:「那您怎麼還能走這麼快?我以為是治好了呢。」

「這是因為這條路我熟。我這是從醫院回來,原本是計劃這次動手術治一治,但是剛才醫生建議再慎重考慮。他說因為年齡太大,手術有風險,如果一旦手術失敗,可能就徹底不見光明了;如果不動手術,好好保養,這隻能模糊看清的眼睛還能管個3、4年。我看就不做這個手術了......」

叔叔是呵呵笑著說這番話的,一點都沒有看出他因此而鬱悶。

後來和好友聊起,她說她爸爸從來都是這麼樂觀。

現在年紀大了,越來越看不清,也絲毫阻擋不了爸爸對生活的熱愛。

比如現在,每天他仍然在方圓10里以內比較熟悉的地方散步幾趟;遠一點的地方拉著媽媽當眼睛,有時候徒步走幾個小時,不論到哪個孩子所在的城市,他都興緻勃勃地去深入了解它。

有一次我在路上看見一邊散步一邊和老伴談天說地的叔叔,聊了幾句。他說起自己對眼睛這事兒的看法:「最好的醫院給了我這樣的診斷,我無法改變事實。既然已經這樣了,再擔心傷神、害怕不甘,都只會增加煩惱。帶著這雙眼睛過好每一天日子,增加了快樂,就等於減少了遺憾。」

02

前段時間,妹妹找我聊天。

她工作中一個重要項目遇到困境,事關多方,有的相關方因為自己的利益,總是反覆無常,不推進也不退出。面對這個項目,她推進又困難,放棄又不甘。

她形容自己就像一隻「困獸」,無力突破。

每天晚上回家都心不在焉,總是不停的翻看手機,直到疲憊得不得不睡覺。早上醒來不願去上班,對前景感到灰暗,精神不振,彷彿這個項目沒有成功生活就沒法繼續。

而越是情緒低落,生活越是和自己作對,孩子也跟著脾氣暴躁,老公也抱怨生活一團糟。

她的狀態我也經歷過,一個似乎無法逾越的困境侵佔了我們生活的全部,讓生命的其他方面都黯然失色。

我的一位老師,對壓力和生活的關係做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個大圓,壓力事件就像一個圓圈中的黑點,其餘部分是生活中美好的部分。這個黑點對生活的影響取決於你把精力放在黑點上的大小。當你把注意力都放在這個黑點上,它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放在黑點上的精力越少,放在圓圈中其餘部分的精力就越多,壓力事件對你生活的影響就越小。

正如積極心理學中說:

應對抑鬱、焦慮的方法不是只關注抑鬱、焦慮本身,而是培養樂觀、發展長處,認清並培養個人的熱情所在。問問自己是寧願被痛苦困住,還是努力追求幸福?

03

道理易懂,但是當我們處於壓力中時,我們很容易覺得「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並沒有什麼用,於是更傾向於習慣性的陷入焦慮甚至抑鬱無法自拔。

這個時候你需要自控力——它能幫助你抵抗誘惑,克服自我毀滅的衝動。

威脅來自外界,雖然它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對我們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卻取決於我們主觀的想法。也就是說,問題的關鍵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是我們的思想、慾望、情緒和衝動出了問題。

心理學家Suzanne Segerstorm,專門研究壓力等精神狀態如何對身體產生影響。她發現:

當我們有一種內在衝動時,比如你想做一件事,但知道自己不該做(如減肥的過程中吃大餐),或者你知道應該做什麼,但寧願什麼都不做(如抵抗焦慮的過程中還是躺在床上不願行動),你的本能會促使你作出潛在的錯誤決定。

此時,你需要用「自控力」來保護自己:首先需要認清什麼是需要剋制的內在衝動。意識到這個內在衝突後,讓大腦和身體做出反應,幫助你放慢速度,抑制衝動。

這個過程被Suzanne Segerstorm稱為「三思而後行」反應。

調節自控力的生物基礎是我們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

前額皮層是在意識到「內在衝動」後,向身體傳遞自控的要求,降低控制心率、血壓、呼吸的大腦區域的運轉速度。這樣,在遇到內在衝動時,你的心跳會放緩,血壓會保持正常,而不會像瘋了揚拚命呼吸,你的肌肉不會緊繃著隨時採取行動,而是會儘可能放鬆。

總之,前額皮層的調控,幫助身體進入更平靜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人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思維會更清晰,也有了能力來控制壓力帶來的衝動行為。

因此,增強「前額葉皮層」的能力,和訓練自己自如地進入「平靜狀態」對我們抵抗壓力就非常重要。

心理學家Megan Oaten和生物學家Ken Cheng等科學家的研究發現:

提高自控力的良藥是保證良好的睡眠、健康飲食和「鍛煉」。

整理花園、散步、跳舞、做瑜伽、團隊運動、逗孩子、逗寵物、冥想、和朋友家人共度美好時光等,都是有效的鍛煉途徑。

研究甚至認為,只要能讓你離開椅子,讓身體活動起來,就能讓你受益。

這些活動不僅能夠訓練大腦,還能讓你身心保持平靜,從而更容易擺脫焦慮,增強抗壓力。

04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面對這種人生的常態,我們不能把精力都耗在如何「消滅」困境。這種固執的想法會讓人永遠處於焦慮中,因為麻煩總是如影相隨,不可能徹底甩掉。

但去除這八、九成的不如意,總有一、二成是如意的。

曾經看過一篇寫科學巨匠、生命鬥士「霍金」的文章。

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捷足躍上講壇,懷著深深景仰之情,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帕金森疾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面對這個突兀而尖銳的問題,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於是,隨著合成器發出的標準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願每顆生活在世俗凡塵的心,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願每個無法逃脫壓力的人,能有意識的鍛煉控制力,能與壓力共存,探尋困境之外生命的美好。

-End-

如果喜歡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料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有料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