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微見度 寬窄拾年文創展:換種方式,和翟永明一起讀詩

以微見度 寬窄拾年文創展:換種方式,和翟永明一起讀詩

藝術野子

藝術野史

6月19日,「以微見度--寬窄拾年文創展」在寬窄巷子東廣場開展。此次展覽在寬窄巷子十年之際,將寬窄巷子的街巷、院落、磚牆等建築特點微觀呈現在展廳內,同時邀請藝術家、詩人、設計師以及藝術機構為此次展覽帶來了包含詩歌、雕塑、水墨、影像、工業設計在內的多種藝術形態的作品。寬窄歷史及開街十年的歷史照片也首度亮相。

作品名稱:《寬窄韻》

英文名稱:Kuanzhai"s Rhyme

材質:文字

鷓鴣天,凄涼犯

用姜白石韻,寫寬窄巷子

群樓之間找不到

菊花梅花的高矮視線

高 又或是矮

都未曾隨秋風改變

坐在白夜庭院 深深,

有幾隻鷺鷥 飛不太高

想 當年的翩翩年少

已蜷縮如老蓮

現在沒齒難忘

「她愛我因為我歷經風險

我愛她因為她為我悲傷」

半窗白日

半戶竹影稀

聽隔座怨聲 也是蟬鳴的一種

算起來 也有五年光景

「他愛我 因為我經不起現實的戲弄

我愛他 因為他天性異於旁人」

落座聽自己的心聲 迴音變成

沒心沒肺的一種口語

值此愛情僵硬之年代

愛情詩 如老樹遍體之鱗

鷓鴣天,凄涼犯

用姜白石韻,不惜點染

連翼起飛的舊詞

可串不成新起的寬窄詩行

想遠人,他在嗎?

罷了 這一地太無聊的時間 碎

碎 碎 時間、愛情、

也像公共汽車開來開去

一次不開門

這輩子 就此過去

善惡兩清

1998年,第一家白夜酒吧在玉林開張,這個名字,取材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以及翟永明鍾愛的電影《白夜逃亡》。10年前,翟永明把白夜酒吧拓展到了寬窄巷子。這首詩就選自詩歌《寬窄韻》。彼時彼刻,作者翟永明正坐在寬窄巷子白夜庭院的時空里,思考與詠嘆……

詩歌是什麼?是一種更短的文?還是一種無調的歌?是表達,是節奏,還是就是文字本身?

只看這首詩本身,我們彷彿看到了記憶、場域,一個個被擊碎的寬窄巷子的片段……

向上看,這是一種讓人與空間水乳交融並蔓延的一切。

向下看,裡面是結構,是隱喻的語言,是空間的意象,是本體的意境,是迴環的象徵……

也就是把一切擰在一起的法度。

這其實是翟永明此次參展「作品」的文本解讀。今次「微寬窄」展品共納12位各領域創作者,藝術家、設計師、畫家、詩人、雕塑家、攝影藝術家和空間、工業設計師等。甚至還有一位甜品達人。有一些是命題作文,有一些則是他們的成名作或代表作。

翟永明今次的呈現並非首次將詩歌文本進行視覺化呈現,其詩歌曾呈現為戲劇《隨黃公望游富春山》。而此次是又一次詩歌與視覺藝術的跨界合作,難得的是將與大眾零距離。

雕塑藝術家朱成,成都寬窄巷子「歷史文化磚牆博物館」創作主持人,將展出為這堵耗時兩年的藝術牆特製的的金屬作品稿。 「歷史文化磚牆文化博物館」採用了古老的建築物質元素——磚,壘砌成台、城、牆、壁、道、碑、門的歷史文化片斷。這件植生在寬窄巷子實體建築作品上的作品,成為寬窄的符號和文化判斷。

雕塑藝術家吳玥將為此次展覽專門創作,在「院」中營造一個安靜空間。作品「普林斯的眺望」出現在整個文創展空間的最中心。正如吳玥所說,運用古典造型法則的作品本身,「應該出現在博物館或者是美術館。」它的出現理所當然的,成為文創展上一個非常特別的版塊。藝術與文創之關係,一直是個有趣的話題。文創邁向更廣闊的範圍,藝術的精神,卻是一切文化創造的內核。在不同的理念、形式、規律之外。藝術與文創,共享著同一個中心。

「傷痕藝術」代表藝術家王川。麻辣是一種感覺,文化也是一種感覺。在原型的基礎上,對原型進行更年輕化的視覺表達,而對感覺的表述形式,也豐滿而多樣:有文字的原型、有字體的演繹。有從食物材質中提煉出來的油辣質感、有從地方元素中提煉出來的花椒紋理、甚至還有與音樂相關的幾何紋理……在碰撞與演繹之下,最終形成了「麻辣」的變化與演繹,並應用到不同的文創產品場景之中。這是一場藝術和設計的融合——寬窄生活美學,即將走入人們的生活。

畫家李金遠帶來以寬窄為主題的紙上水墨作品。該系列作品以純藍之紙為「器」,以金載「道」,「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作為一位生活在少城的藝術家,取其寬窄印象,直接運用金色細線作畫,將瞬間的童年影像凝固在記憶里。

攝影藝術家們則會用影像理念與視角展示四川的人文風景、傳統文化。攝影藝術家陳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深入拍攝大量反映蜀中生活的作品,此次的茶館文化攝影作品將讓觀眾現場感受老茶館民俗和氛圍。

陳錦在成都市內拍攝的這種由老虎灶、竹器桌椅、樸素的茶具和新鮮廉價的清茶、以及擺龍門陣的老人和大聲喧嘩構成的茶鋪,如今已經變成了裝飾堂皇非尋常百姓可以消費得起的茶樓,而只能在這樣邊遠的小鎮尚可以見到。這次的展陳以挪用、並置、穿越為主線,注重茶館空間的轉換和體驗。

2013年三影堂大獎獲得者、攝影藝術家李俊將展出他鏡頭下的川劇演員,極具現實與過去交疊的意味。10年後他再次重拾這組照片,在原有的10寸見方的膠片黑白影像作品基礎上,以融入寬窄建築底紋、增加色彩和放大影像的方式呈現作品,也是作為尋求傳統文化出路的一種方式。

攝影藝術家姚瑤的作品《成都字記》將引導觀眾從城市字體看生活方式。

策展人、空間設計師朱明展出他歷時半年創作的「平巷子」方案。2008年,朱明隨同其父親朱成,參與了他回國後的第一個研究與實踐項目,「歷史文化磚牆博物館」。在這段牆的背後夾牆內,有一段長400米,寬2-7米的城市「灰」空間,這個灰空間吸引了他的注意。

「灰空間」在城市建築中,是一種「中間」的姿態。如何將寬窄巷子後的「灰空間」這段看似完全沒有價值的空間,縫補進城市片區的肌理之中,成為朱明的主要設計任務與目標。簡單來說,他將一個長廊式的空間分成九段,每段以一種方式呈現一個與寬窄有關的場景:它們或許是市井的,草根的,但卻依然飽含了生命的張力與感動。朱明通過「挪移」與「重構」的空間設計方法,將歷史影像,轉化為具有實際展示性與功能性的現代空間,構築並開啟一段「紀念碑」中的空間之旅。

工業設計師易承桃。以「固態詩歌」的理念,發現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到的美。「創意與詩意」的延伸,也是對翟永明「膠帶中的詩」的呼應。

平面設計師李俊濤。

他的作品精神內核取自《莊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美就存在於「天地」之中,存在於寬窄巷子之中。人要到「天地」之中去觀察,去探尋。這一系列作品中捕捉了寬窄巷子的鮮活影像,並結合五個凝練出來的最為單純的符號--五嶽真形圖,分別象徵東嶽、北嶽、中嶽、南嶽、西嶽,以此象徵作品的「天地」場域與寬窄屬性。寫實與抽象符號交錯共存,這種不言之美透過象徵力量的紫色、現實的正紅色、靈魂的橙色、精神的正黃色、時間的綠色、空間的藍色,猶如時空的線索與莊子的意境融為一體。

甜品設計師陳夢。

你有沒有試過跨越夢與現實?在甜品和糖果里,藏著一個打開夢的按鈕。這是一個星球的世界。過去的星球叫做B-612,由黃色的糖珠、珊瑚片,粗糲而泛灰的蛋糕組成。現在的星球是B-326,由方形的糖片組成。未來的星球是B-329。作品甜品為材料,但在材質上,是仿磚、土、玻璃等建築材料的。《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的著名兒童小說,B-612、B-326、B-329,在小王子的世界裡,分別代表著母星、虛偽者的星球、點燈人的星球。B-612、B-326、B-329;過去,現在,未來;彼岸、此岸、位面。

文:謝禮恆 圖片由展覽方提供美編:西子

部分文案由主辦方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野瘋狂 的精彩文章:

一場令人咋舌的文創展:我們從未見過這般文藝的寬窄巷子
英國十九世紀經典作品展16日迷情開幕:重見英倫百年流華

TAG:藝術野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