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人類能夠走到食物鏈的頂端,離不開永不停歇的戰爭。在已經不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的今天,河底下暗流的文化爭鬥就成了最好的途徑。

以電影為中介進行文化輸出,是傳播一個國家文明最好的方式。

對於不出遠門的所有人來說,影視給他呈現的是什麼樣,該地區的人文和風俗在他心裡就是什麼樣,並且會形成根深蒂固的痕迹。哪怕在後來反覆告誡,這是錯誤的印象,也不會有絲毫撼動。除非,他親眼見到。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這也就不奇怪,在很多年前還有英國人認為中國留長辮子。電影,就是我們自己的文化符號。

但是,這些年,我們很少有自己的電影能夠走出國門,甚至於說在全世界上映。就算有,也是行走於好萊塢的導演,拍攝了一個中國故事。最典型的莫過於李安的《卧虎藏龍》。當年上映以後,美國人大開眼界,原來中國功夫可以做到如此輕盈。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很多東西,我們自己來不及做就已經被美國人搶先做了。比如《功夫熊貓》和《花木蘭》,可想而知,一群美國人在美國拍攝了一部中國人的故事,然後再到中國來賣給中國人。然後這群中國人哭著說,原來美國人比我們中國人還更懂中國。這算不算反文化輸出。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功夫熊貓》從里子到面子,每一個細節都是中國文化符號。

第一層,視覺。

視覺上要做到美,除了自然風光實景拍攝,大概就是靠特效來製作了。這對於特效見長的好萊塢來說,真是拿手好戲。畢竟特效製作是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過去一百年的電影工業發展,讓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當中國人看到《功夫熊貓》的時候,連自己都驚呆了。原來中國風可以這樣美。

張燈結綵的街頭裝飾,雕樑畫棟的木質結構亭台樓閣,色彩斑斕的中國風山河,每一幀都可以用做封面。

《功夫熊貓》的製作,有很多中國人的參與,畢竟這是一部濃厚純粹的中國文化產品,沒有地道的中國人,難道美國人就靠想像去製作嗎?

這或許可以讓我們自己的電影人有一次學習的機會。比如裡面「蛇」的製作,按照標準蛇的骨頭來搭建。比如烏龜圓寂那一刻,花瓣一共有多少片,都是一片片加上去的。比如師傅身上的每一根毛髮,清晰乾淨。在第二部里出現的剪影,這不就是中國自己的皮影戲嗎?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第二層,概念。

這部美國動畫,非常精準的拿捏准了中國的文化制度。在和平的山谷里,其實等級森嚴。翡翠宮充當著保衛山谷的作用,同時他們也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榮耀。翡翠宮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宮,烏龜就是和平山谷里的最高領袖。

為什麼主角一定得是熊貓?除了可愛,也許還因為這是全世界人眼裡的中國符號,中國獨有的動物。

學功夫,懲惡揚善。阿寶心裡裝著每一個男孩的武俠夢,被人收養,父母被殺害,學好功夫復仇卻放下仇恨,這個中國武俠故事簡直不要太標準哦。

《功夫熊貓》:中國的故事,為什麼一定得美國人來講?

第三層,哲學。

連講故事的方式都非常具有中國禪宗的意味。

《功夫熊貓》說到底還是商業片,因此每一部的劇情都是非常標準。你幾乎可以猜到劇情的走向以及結局。但是,每一部的核心,確實讓人佩服。第一部的「無」,第二部的「靜」,第三部的「氣」。

沒有上乘武學,一切都是人們的想像。這是一種武學境界的修為。在故事裡,電影賦予了阿寶強大的力量,可以用武學修為去打敗暴力。這是所有武俠片里大俠才有的高境界。

以靜制動,除卻塵世,追求內心寧靜平和,就可以打敗一切。這是所有禪宗大師才有的高境界。

氣,一種並不存在的東西。但是好萊塢的編劇們非常高明的用「愛」來解釋氣,當所有人用自己的情感去拯救主角阿寶的時候,我覺得這或許是對「氣」最好的詮釋。

只存在於意念里的概念用真實的行為講述出來,在西方叫哲學,在中國就叫禪宗。

《功夫熊貓》核心是中國的故事,夾雜著美國標準劇本的幽默感,每一個細節都是如此的公式化。讓你笑,你就一定會笑;讓你哭,你就一定會哭。讓你感動,你就不得不感動。對於情緒的操控,真實精準到了每一幀。

  1. 對於這樣一部文化產品,實在是愛不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論電影 的精彩文章:

《英雄》:張藝謀和李安對於傳統文化的差異化

TAG:一論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