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曾經需要從蔣王繞道才能走到汊河,如今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曾經需要從蔣王繞道才能走到汊河,如今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一個地方的道路交通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每個人都曾走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道路吧?那些道路現在怎麼樣了?在揚州生活超過40年的人,或許更能明白道路變化給生活帶了的改變。

1948年出生的曹正仁,原本是是一名生產隊會計。

曹正仁說起過去感慨萬千

「早些年,我們生產隊從新河灣這裡到汊河去開會,都是跑過去。」曹正仁走在社區寬闊的水泥路上,感慨萬千,「新河村裡的隊長、會計和村民,20多個人,一塊跑了過去。」

開會的地方,在如今汊河的虎豹集團所在位置,「虎豹集團是1989年創建的,所以我們去開會的時候,早啦,70年代末吧,當時虎豹還沒有建。」

村裡都是泥巴路,遇到下雨天,「走路一哧一滑的。」因為交通狀況差,遇到下雨天,更是滿地深淺不一的泥漿,不得已,大家只能從蔣王繞道去汊河,「那時候的交通條件哪能和現在比啊。」

曹正仁清晰地記得,從村裡跑到汊河虎豹集團原本所在的位置附近,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村裡沒有一戶人家有自行車。」

村裡人為了改善生活水平,有時候會一起去其他地方賣菜。「我去泰州賣過菜,可以比揚州多兩三元的收入。」曹正仁說起來的這段過去,許多人有共鳴。

1966年在揚州中學高中畢業的馮廣聖,原本是新河學校的一名教師。新河學校原本是一所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學校,學校早已拆並。

「我1977年在那裡任教,一直到1980年離開。國家開放高考了,我考上了大學。」馮廣聖說,從1977年開始教學,每個月的收入固定為24元,一直到1980年離開,都沒有變過。

收入不夠用,他就每天凌晨一點拖板車去往江都、施橋、瓜洲等地去賣菜。「有時候挑著擔子去。下了雨,一腳踩在地上,都是泥漿,但賣菜能夠補貼家用,無論當時路怎麼不好走,還是會去。」

改革開放初期,部分勤勞致富的家庭有了自行車,村裡也有了拖拉機。「我們去汊河開會,就坐拖拉機去,一拖拉機擠擠挨挨地能坐十幾個人,坐不下的,就自己騎自行車去。」曹正仁說,村裡開始有拖拉機的時候,也通了揚州比較早的大巴車線路,16路。但大家並不會去坐公交車。

「貴啊,坐一次起碼兩毛錢。大家捨不得錢,情願跑一個小時。」曹正仁清晰地記得有一回開會,天氣也不太好,隊長咬咬牙決定,大家都乘公交車去開會,公交車的費用回頭補給大家,「那時候坐上了公交車,人人都覺得很新奇。」

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裡的道路情況有了很大的改善。「1992年吧,揚州建立了揚州經濟開發區,我們這一塊也就是開發區了。那時候也修了路,最早的一條路是揚江公路。」也就是在那一年,曹正仁花了3000多元錢,買了一輛摩托車,出行便捷了許多。

同樣擔任過老隊長的馮廣龍,對摩托車的感觸很深,「早年離開汊河五金廠,後來回來賣老鵝。86年賣老鵝,到了89年,有了一點積蓄,買了一輛二五零的摩托車,繼續賣老鵝。」

馮廣龍的第一輛摩托車

馮廣龍是村裡比較早的一批萬元戶。「一開始是騎著老長征自行車去灣頭田莊賣老鵝,自行車的鋼絲要加固,不然載不動那麼重的東西。」

馮廣龍拿著照片回憶過去

騎車去,馮廣龍需要40分鐘;有了騎摩托車,節省了一半時間,也可以搭載更多的重量。

「路是越來越寬闊,越來越好啦。」1954年出生的屠志珍,也曾擔任過隊長,如今還在新河灣里義務幫社區居民做一些自己能力所及的事,誰家有大小事,她都會去幫忙。

屠志珍現在還會到社區為居民出點力

「鴻大路、長河路、維揚路、揚子江路全部打通,交通非常便捷。我們農村裡的人,從茅草屋子裡,都住到有電梯的小區裡面了。」屠志珍以前住在商城對面的雅居樂所在地。40年前,出了門,屋前屋後都非常泥濘,「我經常看到有人拖板車從我家門口走時,板車陷在泥路里出不來,我們村裡人就去幫忙推。如今我們這邊『五通一平』,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教師馮廣聖對道路變化深有感觸

馮廣聖笑著說,如今走在寬闊的路上,感覺自己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條件好了,走路腰板都直了,說話也有底氣了。」這位回去高考又回到揚州任教的馮廣聖老師說,「如今,家家都不止一套房子,兒女與父母,都各自有房子。幾乎每家都有私人小汽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農業領域和工業領域的政策都有了很大的調整。改革開放讓中國更加現代化、更發達。」這位老教師,對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感觸頗深。

而本家的馮廣龍家,5月23日剛剛買了一套房子。「兒女們買的。」他樂呵呵地說。

「現在,老年人還有生活補助。」擔任過很多年會計的曹正仁頗有感觸,「早些年,因為沒有錢,因為有的家庭窮,有些農村人家的子女不肯養老的問題,經常鬧到村裡來。」後來對老人有了補貼,數字的變化曹正仁都記得很清楚,「一開始只有60元,後來80元、120元、230元,如今都達到300元每個人啦。」

「以前種田還要交農業稅,現在國家不但不收錢,還補貼錢……」說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老會計曹正仁停不下來,沒說完一件事,就不停重複著一句話,「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啦!」

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記錄著城市的每一天發展與變化。

40年前,為了吃飽肚子,他們奔波在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道路上;

40年後,泥濘的道路已經變成了寬闊的馬路,還有了「立體交通」,人們乘坐公交、打車、開著私家車,很快就能去往這座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

揚州在謀求在城市重大交通設施、城市功能性設施布局上不斷有新突破,拉開城市發展的框架。伴隨著城市建設,鄉村城鎮之間逐漸實現有機的融合。

這些年來,開發區招商引資同步發展,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從過去的「泥巴房」,到家家戶戶住上有電梯的小區;從步行、坐拖拉機到私家車普及,從泥濘的路到如今便捷的「立體交通」,揚州的每一個地方都在不斷變化著。

攝影/袁海東

歷史鋪下的道路,總是在一年又一年地給人們以汲取繼續前行的力量。

壹周刊原創,原載請與壹周君聯繫。

本期編輯:魚子

本周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州廣播電視壹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揚州廣播電視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