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人類大腦變大之前,有一個基因翻了兩倍

在人類大腦變大之前,有一個基因翻了兩倍

一個基因的改變當然不一定能推動大腦體積的膨脹,但總有幾個基因發揮的是根本性的作用。

顧金濤

在過去的700萬年里,我們的大腦擴張到了以前的三倍,長成了容積1.5L的巨大器官。數個人類特有的基因都與該變化有關,而其中三個,是某種意義上的「三胞胎」。上月末發表在《細胞》(Cell)上的兩篇論文,闡釋了它們推動大腦膨脹的分子機制和進化歷程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它們是一個而非三個基因。因為最初DNA測序技術不完善,最早發現的不是基因的DNA序列,而是由它們編碼的蛋白產物。這些蛋白產物基本長得一樣,並不能讓人想到基因組裡還有三段編碼它的DNA序列。由於它與細胞膜上的一個有名受體NOTCH非常相像,而被命名為NOTCH2NL,意思是「類似NOTCH2蛋白N端的片段」。

不久之後,人們發現該基因為靈長類所特有,而且只在人類中活躍表達。

插圖:顧金濤

圖片來源:Fiddes et al., Cell. 2018

NOTCH在神經系統中為人熟知的功能之一,是維持祖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防止其分化為不再分裂增生的神經細胞或其它終末細胞。由於NOTCH2NL與NOTCH的相似性,一個自然的聯想是,前者是否會增強後者的功能,讓更多祖細胞分裂增生,產生更多神經元?

的確,馬普所分子細胞和遺傳研究所的維蘭德·胡特納(Wieland Huttner)發現該基因活躍於胚胎大腦之後,將人類的NOTCH2NL塞進了小鼠胚胎,看到神經祖細胞的分化被延遲了,數量增多了,結果彙報在了今年3月出版的《eLife》上。

同樣的結果在體外培養的人類幹細胞上得到了驗證。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神經發育學家皮埃爾·范德哈根(Pierre Vanderhaeghen)在他的《細胞》論文中報道:在NOTCH2NL本該較不活躍的發育早期抬高了它的表達量,確實得到了更多細胞

范德哈根還探索了NOTCH2NL是如何通過增強NOTCH信號來做到這一點的。NOTCH信號通路有一個神奇的性質:來自鄰近細胞的信號分子可以激活它,而自己細胞的信號分子卻會抑制自己的NOTCH(考慮到該信號分子是固定在細胞膜上的,這種相反的效果可能和它與NOTCH結合時的相反方向有關,想像一下像蜘蛛俠一樣倒掛著接吻好了)。不管怎樣,由於NOTCH2NL也可以與該信號分子結合,它減弱了後者對自家NOTCH的抑制,從而激活了NOTCH,促進了神經祖細胞的增生,最終產生了更多了神經細胞。

范德哈根的數據證實了NOTCH2NL與該信號分子的相互作用和它對NOTCH信號產生的效果,「非常有說服力的生物學數據,」耶魯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詹姆斯·努南(James Noonan)評論道,「在之前涉及人類進化的基因研究中,人們發現划出從基因差異到表型、再到生物化學的機制的聯繫並不容易。」

左:來自隔壁配體的的激活,右:來自自家配體的抑制。

圖片來源:Fleming et al., Development, 2013

由於最早只發現了蛋白產物,而且三兄弟如此相像,導致基因組數據拼接錯誤,人們一直並沒有搞清楚編碼NOTCH2NL的是什麼是什麼基因。

這次,范德哈根和生物信息學家戴維·豪斯勒(David Haussler)及其合作者各自用了不同的方法,鑒定出了編碼它們的三個同源基因(NOTCH2NLA,NOTCH2NLB和NOTCH2NLC),準確地說是四個同源片段,只不過最後一個是沒有功能的假基因(pseudogene)

利用人類、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基因組數據,他得以重構NOTCH2NL在靈長類中的進化歷程:在一千四百萬年前,大猿的共同祖先的一個NOTCH基因被錯誤的複製了一部分,成為了基因組中的一個不完整、無功能的假基因。這個假基因在大猩猩和黑猩猩中繼續存在,期間又被錯誤複製了幾輪,各自產生了總共3個和8個假基因;而在人類的共同祖先那裡,三四百萬年前,在人類大腦體積膨脹前不久,NOTCH2NL意外獲得了功能並充分表達,之後又經歷了兩輪錯誤複製(是的猿類基因組的這一塊區域就是那麼容易錯誤複製),產生了三個NOTCH2NL基因和一個假基因。

重構出的NOTCH2NL進化歷程。一開始它只是一個與NOTCH2右端一小段同源的假基因,最終被修復並拷貝為三個有功能的基因和一個假基因。圖片來源:V. ALTOUNIAN/SCIENCE,數據來源:FIDDES ET AL., CELL 173, 1, (2018)

看到這裡你大概在想,再多幾個NOTCH2NL拷貝、再多激活NOTCH信號、再多一點神經祖細胞,是不是會讓你的孩子腦子更大、智商更高?

很不幸地告訴你,前者或許成立,後者可不一定對。有一類神經發育疾病叫做「1號染色體長臂2區1帶1子帶遠端刪除/重複綜合征(1q21.1 distal deletion/duplication syndrome)」,它的癥狀包括小頭症、巨頭症、精神分裂症或自閉症。之前由於基因組數據拼接錯誤,很少有人考慮NOTCH2NL在該疾病中發揮的作用。根據豪斯勒的報道,它與那些癥狀是相關的。

杜克大學的進化發育生物學家格雷格·雷(Greg Wray)認為該基因與腦疾病的關聯相當有說服力,「這些基因很有可能在大腦皮層發育中發揮重要錯誤,而錯誤的調控則導致疾病,」他說。不過他並不完全相信它們在人類進化中的作用,因為NOTCH2NL所在的基因組區域實在是太複雜多變了,多個重複片段加大了測序難度。並且,從人類和其它物種的基因數據中推斷進化過程中的功能差異,證據並不直接。

豪斯勒卻認為這些基因在人類大腦進化中發揮的作用將會得到印證。「一個基因的改變當然不一定能推動大腦體積的膨脹,但總有幾個基因發揮的是根本性的作用。」他說。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本文主要參考自《科學》雜誌網站新聞《基因三重奏驅動人類大腦進化》(Trio of genes supercharged human brain evolution),該文亦以標題《舊基因的新拷貝推動大腦膨脹》(New copies of old gene drove brain expansion)出現在雜誌紙刊上。NOTCH2NL在本月有了自己的維基百科頁面,你可以在這上面了解更多。

相關文獻DOI: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3.067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8.03.051

深讀

1

#心理學

閱後即哭:當我們哭泣時我們在哭什麼

2

#人工智慧

我們能夠量化機器意識嗎?

3

#語言學

語言是一種本能?

4

#醫學

你在醫院接受的治療有可能無效?

Messages from the unseen world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經現實 的精彩文章:

8種方法讓你成為更精明的科學讀者

TAG:神經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