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一天砍了70個武將的頭,不但沒人說他凶暴,還被稱頌千年

皇帝一天砍了70個武將的頭,不但沒人說他凶暴,還被稱頌千年

唐朝滅亡後,中原大地再度分崩離析,群雄爭霸,進入有一次割據混戰時期。從唐朝滅亡到北宋建立,中間有五十餘年的時間,史稱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到處是軍閥擁兵自重,小國林立,彼此之間為了搶地盤,連年征戰,刀兵四起。頻繁激烈的戰火,讓黎民百姓受盡顛沛流離之苦,期盼著有能英雄降世,掃平亂世,重見太平。

可惜的是,如同歷史上的絕大多數亂世局面一樣,五代十國的皇帝,雖然遍地開花,比兔子還多,但卻有數量無質量,殘暴昏庸者佔主流,賢明之君少之又少。直到五代十國末期,後周出了一個皇帝,周世宗柴榮,才打破了這個「紀錄」。柴榮原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自幼跟隨郭威,在戎馬倥傯之中長大,磨練出了過人的膽識和超群的才幹。

五代十國時期,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讓皇帝又怕又恨,又無可奈何。這個群體就是當時的武將群體。持續五十餘年的戰火紛爭,讓武將群體有了用武之地,逐漸發展成為當時歷史舞台上一個重要的主角。五代十國時期的武將,很多人都有一個鮮明特點,將驕兵惰,不知忠誠為何物,視保命和利益為第一要務,為人行事毫無原則可言,拖延抗命、臨陣潰逃、朝降夕叛、甚至自立為帝的現象比比皆是。

皇帝們當然不願意手下武將都是這個德行,但問題是這是一種普遍狀況,如果一絲不苟按照軍令執行,只怕會把手下大將殺得無人可用。因此長期以來皇帝們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湊湊合合往前走。周世宗柴榮繼位後,胸懷大志,以一統天下為己任,決心掃滅群雄,開創一代盛世,他的宏偉目標,如果依靠這群不聽招呼的武將,自然只能是水月鏡花。

顯德元年三月間,北方的契丹騎兵和北漢大軍聯合南下中原,周世宗柴榮立即出兵抵禦,然而不聽話的武將們第一次讓他吃倒了苦頭。柴榮戰前做出了精心部署和安排,誰知戰事一開,後周「何徽望賊而遁,東廂騎軍亂,步軍解甲投賊」,右軍主將何徽等人,一看敵軍來勢兇猛,立即不戰而逃,很多人當場投敵。眼看就要全線崩潰,柴榮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率先迎著敵軍沖了過去,後周將士這才鼓起勇氣,跟隨柴榮捨命衝殺,最後以險勝告終。

戰後柴榮十分惱火,因為武將們的臨陣潰逃,不僅差點讓後周全軍覆沒,柴榮本人也險遭不測。他決心整頓軍紀,徹底改變武將們的惡習。但另一方面他也顧慮,如果打擊面太小,起不到警告作用,打擊面太大,只怕手下武將一多半都得掉腦袋,馬上就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窘境。他思慮再三,最終決定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痛下殺手。《東都事略》記載,柴榮想起自己的宏圖偉業,「必欲開拓疆宇,威加四海,安可已也!」決心不能就這麼稀里糊塗算了。

於是,柴榮當即傳令升帳,把何徽等七十個武將當場擒拿,痛斥他們臨危背主,貪生怕死的醜行,然後當場下令把他們全部斬殺。《宋史》專門提到了他「一日戮七十將」之事,認為「斬敗將何徽等七十人,軍威大振」。柴榮的鐵腕治軍很快收到成效,後周大軍成為當時戰鬥力最強的隊伍之一,因此柴榮並未落下凶暴之名。在柴榮治理下,後周呈現盛世局面。後世對柴榮評價極高,有五代第一明君之稱,千百年來對他的讚譽稱頌不絕如縷,「神武之功,近代無比」,「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其功業可比漢高祖」,「周世宗英毅雄傑」等等,都是後人對他的讚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的兒子起兵挑戰武則天,他發給士兵每人1件東西,淪為笑柄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