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葡萄牙就這麼輸給了摩洛哥?這不可能啊

葡萄牙就這麼輸給了摩洛哥?這不可能啊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563-葡萄牙也會輸

作者:貓斯圖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隔著直布羅陀海峽以西窄窄的一片大西洋,葡萄牙和摩洛哥之間曾經有過諸多互動,相互之間的關係還處得不是很好,戰爭在兩國早期的關係史上是家常便飯。

葡萄牙雖然暫時成為贏家,但由於立足不穩,最終還是翻了車。

葡萄牙戰爭史的第一頁

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憑藉著伊斯蘭教的精神凝聚力和高超的軍事科技快速擴張,將勢力範圍向西擴張到了北非,也就是今天的摩洛哥等地。當地的居民在接受伊斯蘭教之後也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一份子,加入到這一長期擴張之中。

阿拉伯帝國在一百年內的快速擴張

確立了一種全新的文明形態

其影響力至今看不到減弱的跡象

由於摩洛哥南方就是一望無際的可怕沙漠,他們能夠想像的值得征服的方向也只有向北攻伐伊比利亞半島了。裹挾著帝國的餘勇,摩洛哥人的軍隊渡海開始進攻伊比利亞半島的南部,並且一路向北擴張,將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基本收入囊中,幾乎要越過比利牛斯山威脅法國南部了。

向南真是沒什麼好擴張的

本質上還是環地中海爭奪戰

感受到威脅的基督教貴族們合縱連橫,才終於擋住了阿拉伯帝國擴張的腳步,並且逐漸向南收復失地。這其中崛起了一位地方貴族,名為阿方索一世。他的軍隊和大部隊分開,沿著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側挺進,獨力打敗了當地並不強大的守軍。

來自北方山區的諸多基督教王國

在數百年內向南攻伐

終於將伊斯蘭勢力逼至半島南端

而阿方索一世在攻伐中逐步據有葡萄牙

趁著半島光復的東路和中路兩路大軍和阿拉伯人苦戰之時,阿方索一世快速宣布建國,以避免半島完全光復之後受到東側西班牙人的政治干預。亂局之中,中路和東路兩路基督徒也只能先承認這個新國家的存在,葡萄牙的歷史正式開始。

快速建國是什麼操作

獨立建國之後,葡萄牙人要面臨的第一場硬仗,就是攻佔首都里斯本。這個國家戰爭歷史的第一頁,就是和摩洛哥人一起翻開的。

今日里斯本

里斯本作為一個港口,早在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成型了,是伊比利亞半島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拿下里斯本,就能把現代葡萄牙的兩個最重要的經濟城市(里斯本和波爾圖)都握在手中,建立立國的根基。在一群由法國人、英國人、日耳曼人和弗拉芒人組成的聯軍幫助下,葡萄牙人用了數年時間打下了里斯本。

葡國境內三大河流

杜羅河、蒙德古河、特茹河

波爾圖和里斯本為兩大入海口

一南一北雙中心

而城中穆斯林守軍之所以投降,是因為實在太餓了。

此後的南下之路就順暢得多。阿方索一世的野心並不大,只想要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側,因此在將摩洛哥人趕走之後,兩者的第一段接觸也就暫時結束了。

伊比利亞半島的高原區與低地區

葡萄牙能夠獨立不是沒有原因的

收不抵支的新邊疆

葡萄牙雖然在光復伊比利亞半島的過程中成功立了國,但畢竟是撿漏建立的國家,國土面積和經濟潛力都很不足。經過兩百年的休養生息,葡萄牙和西班牙之間的國力差距越來越大,已經顯示出了明顯的弱勢。而西班牙的野心顯然也必定是統一伊比利亞半島。

對葡萄牙人來說,向外擴張是求生的必需。

葡萄牙人在大洋上的突破很多,這裡暫且不提,只說他們沿著摩洛哥人來時的路向南擴張的故事。

1415年8月底,北非重要的港口城市仍然處於摩洛哥人和西班牙人的爭奪當中。葡萄牙國王約翰一世和他的兒子們帶領著軍隊悄悄登陸了休達港,將摩洛哥守衛一網打盡。戰鬥只持續了半天就結束了,葡萄牙王國的徽章被加在休達的城市旗幟上,升上了市中心廣場。

從雅科山眺望休達港

這是葡萄牙在向南擴張的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場勝利。

在打下休達這個橋頭堡以後,葡萄牙王國向北非投射影響力就變得很容易了。隨之,葡萄牙人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打下了摩洛哥最重要的一系列港口城市,包括阿爾卡塞塞格爾(1458年),丹吉爾(1460年至1464年)和阿齊茲拉(1471年)。國王阿方索五世還給自己冠上了「非洲之王」的稱號,看來是很喜歡自己的新土地。

搶到了就是你的...

土地雖好,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從本土向新的殖民地還需要運輸資源,那這樣的新國土就會讓國家收不抵支、得不償失。

摩洛哥的這些土地對於葡萄牙人來說,似乎就是這樣的。

摩洛哥土地雖好,卻因為宗教和民族矛盾遲遲無法轉換為葡萄牙想要的生產力。而葡萄牙自己人口有限,無法控制和本土面積相當的摩洛哥。為了維持殖民統治,葡萄牙只能不停地向摩洛哥的新領土投放資源。

摩洛哥在整個非洲北部

算是除了尼羅河三角洲外最富庶的地區了

但在一山之隔的南方則屬於乾旱的撒哈拉

(摩洛哥人口3500萬,葡萄牙只1000萬)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必須用從新大陸發掘的財富來供養這片名為馬格里布的「日落之地」,引發了巨大的消耗。矛盾也在這種消耗中慢慢積聚。

一戰死三王

1578年,葡萄牙在歷史上和摩洛哥最後一次的大型衝突爆發。

事情的起因很複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首先,由於葡萄牙本土維持在摩洛哥駐紮的幾個要塞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國庫已經相當空虛。當地守軍一式微,潛伏著的摩洛哥當地貴族就會崛起,試圖拔掉葡萄牙人的據點。曾經有6座主要要塞的葡萄牙人,在100年之後只能維持3座的存在,並還在不斷受到騷擾。

長期的大陸野心與擴張

最後卻只剩下三座要塞

當時的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一世已經有了相當的危機感,想通過某種強力手段將情況扭轉,至少也要暫時壓制當地貴族的反抗。

第二,葡萄牙國王的需求正好找到了一個借口:當時的摩洛哥蘇丹是在奧斯曼帝國的扶持下,叔叔搶了大侄子的位子而來的,得位不正。這個大侄子宣稱自己才有正當的繼承權,尋找葡萄牙王室給與自己幫助。

葡萄牙 國王塞巴斯蒂安

兩個條件一結合,讓葡萄牙國王覺得機會來了。因此不顧他母親和舅舅(西班牙國王)的勸阻,血氣方剛的塞巴斯蒂安御駕親征,要給摩洛哥前太子討回公道(實際是想挽回自己在摩洛哥的最後影響力。)

葡萄牙軍隊和摩洛哥太子舊部組成聯軍,在凱比爾堡對陣前來堵截的摩洛哥蘇丹軍。雙方最後的大決戰打響了。

三王戰役,左為葡萄牙軍隊

葡萄牙聯軍這邊,本來人數就比較少,又是各懷鬼胎的聯軍,戰鬥意志並不高昂。但因為有更高的軍事科技,聯軍的戰鬥力還是不錯的。唯一的問題,是由於渡海作戰,缺少騎兵,側翼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後世火槍步兵用於對抗騎兵使用的方陣戰術在這個年代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而摩洛哥所在的馬格里布地區,本就盛產沙漠騎兵,所以蘇丹這邊佔據了機動性上的優勢。

但其實當時摩洛哥蘇丹已經重病在身,但為了鼓舞自己的軍隊,他還是勉強騎在馬上指揮著戰鬥。戰役還沒有打完,這位新上任的蘇丹就已經因為勞累過度病死了。他的親隨秘不發喪,繼續假借蘇丹的名義指揮軍隊。

戰鬥中倖存的艾哈邁德·馬蘇爾

接替他的兄弟,成為摩洛哥的新蘇丹

最終,兩軍在兵力結構和士氣軍心上的差別還是被體現了出來。葡萄牙聯軍的側翼被摩洛哥騎兵突破,中央被包圍,大勢已去。國王塞巴斯蒂安也死在軍中。

而那位慫恿葡萄牙人幫自己奪回王位的摩洛哥太子,也在逃離戰場的途中淹死在了河裡。

一場戰役三位國王駕崩,因此這場凱比爾堡之戰在摩洛哥又被稱為「三王之戰」。

電影三王之戰(1990)

而這場戰爭的失利,也宣告著葡萄牙對摩洛哥的控制就此落幕。

1774年,葡萄牙和摩洛哥政府以平等的身份締結了和平友好協定,殖民的時代過去了。今天的葡萄牙也只能在足球場上一雪前恥,把摩洛哥踩在腳下了。

C羅頭槌破門助葡萄牙1-0戰勝摩洛哥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傳銷的危害有多大?看看這個國家就知道了
越南曾經想擁有整個半島的控制權,卻毀於一旦

TAG:地球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