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塵世煩惱如金剛般堅固非般若智慧不能除——《金剛經》讀後感

塵世煩惱如金剛般堅固非般若智慧不能除——《金剛經》讀後感

01

經文的地位及含義

《金剛經》原文5000餘字,與中國道家宗經道德經字數略等。金剛經認為一切眾生無我,一切萬物也無我。要求大乘佛教的修行者,對現實世界的一切都不要太執著,要「遠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

兩晉時,佛教般若之學盛行,本經一出,受到佛教徒及很多學者的重視,至今仍受到高度的重視。

「金剛般若」是以金剛來形容般若,其義有三:一、般若如金剛般銳利,能破一切無明煩惱。二、眾生心理上最細微之無明煩惱頑強難化,堅如金剛,非此般若智慧而不能剷除。三、金剛般若指成佛之後的定心堅固如金剛,不為一切所動。

02

理解及感悟

讀後給我的感悟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內心的寧靜,不應該只在乎諸相表面的風光。人們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非世界,只不過是一個世界的名稱而已。

經文中講到:「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其義如來沒有從哪個地方來,也沒有到哪個地方去,所以名為如來。這與王陽明的心學的心即理似乎道理一樣。

佛教不承認有實「我」的存在,認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果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非菩薩。」

03

最高境界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是達到了佛教的最高境界。

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恆不變的,都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最終歸於消亡。如花草樹木要經歷生長榮枯,人要經歷生老病死,事物在不停的變化發展,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不變的。

人的愛情、事業、親情等一切你現在看見的認為「真實」的東西最終都會變化,一切最終發生消亡歸於空寂,因此要在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下,不執著不貪戀,積極活在當下。這些道理也許人人都懂,可沒有幾人能做到。

金剛經告訴我們很多無明煩惱念想如金剛般頑固難化,信奉佛法的好處就是讓我們明白這些道理,用金剛般若的智慧來消除我們的煩惱,適當放下,不執著,不貪戀,這也是達到佛法最高境界才能做到的心境。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信奉佛教就是為了自己能獲得一些具體實在的個人好處,執著於功名利祿不折手段,痴迷於怨恨情仇念念不忘,以致於焦爐煩惱不堪,這說明這些人根本沒有了解佛法的要義,也沒有做到信奉佛法達到的心境,因此一天煩惱不斷,內心浮躁不安。

有一次去衡山出差看到一本關於佛法的書寫的很好,內涵精髓就如同金剛經的內容,把那些一天只為自己獲得實際好處,又什麼也不想做去付出勞動的人,什麼事都想讓佛祖保佑達到,定論為愚不可及的人。實際上自己不努力,誰也幫不了。

在短暫而又漫長的一生中,多開卷多實踐,增長智慧,讓內心如金剛般堅定強大,成為一個有慧眼明辨是非的人,有能力幫助別人的人,不要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盲目相信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藝無疆 的精彩文章:

TAG:桃藝無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