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婆、姥姥之爭我有話說,沒有公和婆,哪來的外公和外婆!要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

外婆、姥姥之爭我有話說,沒有公和婆,哪來的外公和外婆!要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

以下言論皆為自己的思考與推斷,歡迎討論!

先從歷史淵源說起,都說5000年中國看山西,早在堯舜禹時期我們的先祖就活躍在山西中南部的黃河流域一帶,可謂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隨著歷史長河的不斷演進,圍繞著黃河流域誕生了夏商周,華夏文明的輻射範圍不斷擴展。經歷過秦漢、三國、西晉,南北方融合進一步發展,尤其南北朝時期,大量北方士族南遷,史稱衣冠南渡,為南方尤其江浙一帶帶去了中原的文化。後經過隋唐、宋元明清,國家經濟中心逐漸南移。一句話,南北文化包含語言稱謂應均源自於北方,具體就是黃河流域一帶,後各自既有獨立發展,又有相互交匯融合。

我來自於山西,我們老一輩,也就是改革開放前的人們,稱呼外祖父為姥爺,外祖母為姥姥,稱呼祖父為公、祖母為婆,稱呼父親為爺、母親為娘。

大家有些人可能會有不解,或者覺得有點可笑。允許我細細來說:

先拋開姥姥姥爺,我先解釋下為什麼我們叫祖父為公。在春秋戰國的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本來等級分為公侯伯子男,比如楚國的君主雖然稱王,但是周天子給他封的是子爵,其它諸侯一開始基本是侯爵。後來大家不管封的是什麼爵位,都稱公,而公的兒子除了太子外都稱為公子,而公子的兒子就稱為公孫。那麼公孫的關係其實就是祖父輩和孫子輩的關係,逐漸地孫子叫祖父為公也就是理所當然了。至於婆的出處,暫時沒有研究。

那麼既然現在南方叫外祖父母為外公、外婆。根據推斷,一定是先有的公和婆這個祖父祖母的稱謂,才有了外公、外婆這個外祖父外租母的稱謂。沒有公和婆就沒有外公和外婆。

而爺爺、奶奶的稱謂,我不確定是不是來源於南方,假使來源於南方的話。也就是說:南方對於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稱謂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而北方是公、婆和姥姥姥爺。

我的理解是,公、婆和外公、外婆一定是相對的,本來他們應該是,按道理他們是對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的標準稱謂。而現在則是岔開了,北方和南方,各取了其中的一對,而對另一對進行了創造。北方把外公外婆稱作了姥爺姥姥,南方把公和婆稱作了爺爺和奶奶。

但是,為什麼現在大家會覺得稱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感覺更時興一點,還有那麼一點優越感呢,實際上和稱呼本身沒關係。只不過隨著改革開放,南方的經濟發展更好,影響力也就更大,所以南方的稱謂就會讓人感覺更時興。

再來說說我們為什麼稱呼父親為爺,稱呼母親為娘就不用多說了。大家記得《木蘭辭》的話,裡面有這麼幾句話:「卷卷有爺名」,「從此替爺征」,「不聞爺娘喚女聲」,「爺娘聞女來」,裡面的爺指的就是父親,而木蘭辭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的一首民歌。可見那些演繹花木蘭電影裡面,木蘭叫爹的都是不對的。另外,為什麼有大爺和二大爺的稱謂呢,一定是先有了爺是父親的稱謂,才會有比爺大的就叫大爺這一稱謂,這也和娘與大娘是一致的。

說這麼多有什麼用呢,任何稱謂都是有它的歷史淵源的,我們不能拿現在的觀點去評價一些傳統的稱謂,要有歷史觀。追根溯源,這些稱謂都是它的應有之義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不知道他們的道理何在了。

拿這次姥姥和外婆之爭,那些對姥姥不以為然的,大可不必優越感爆棚,你在叫著外公外婆的時候,卻連公和婆都不知道指誰!你以為公婆僅僅是現在妻子向外人用來稱呼丈夫的父母的,而不知道公和婆是外公和外婆的來源,它指的是祖父和祖母。南方的文化之源就來自於北方,南方的漢族人絕大部分都來自於北方,你在嘲笑姥姥這個北方的稱謂的時候,又是在嘲笑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話歷史100 的精彩文章:

TAG:話歷史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