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50.六道輪迴的因法華經淺釋

50.六道輪迴的因法華經淺釋

序品第一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D2 他土六瑞 分六

E1 見六趣瑞 E2 見諸佛瑞 E3 聞說法瑞 E4 見四眾得道瑞 E5 見菩薩行行瑞 E6 見諸佛涅槃瑞

今E1

【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

這是現他方國土六種祥瑞中的六趣瑞。

在釋迦牟尼佛放的光,不單見這個世界的祥瑞,下至阿鼻地獄:甚至能下照到阿鼻地獄。阿鼻是梵語,譯為無間地獄,地獄沒有間隙。一個人在這個地獄裡也滿,多人在這個地獄裡也滿;從那個地獄,墮到這個地獄,不知道要在這個地獄裡住多長的時間?時候也沒有間斷,空間也沒有間斷;時間和空間統統都沒有間斷,所以叫無間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阿迦尼吒是梵語,譯為色究竟天,就是有色界的最上一層天。

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就在這個娑婆世界,也就看見從娑婆世界向東邊,去萬八千世界的國土。六趣眾生:六趣,就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六趣眾生,就是六道輪迴的眾生。那麼一切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見:哪一道里,受的某一種果報。

六趣,就是天趣、阿修羅趣、人趣,這叫三善道;地獄、餓鬼、畜生,這叫三惡道。阿修羅有時候列到三善道裡邊,有的時候又列四惡趣裡邊;四惡趣,就是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這個「天」,是天上的天人。怎麼做的天人呢?就因為你持五戒、修十善,就可以生天的。五戒,這是佛教徒最根本的,應該守的戒律,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你要是常常不殺生,你的壽命就長,得長壽報。為什麼有人壽命就那樣長,有人壽命就那樣的短?壽命長的人,就是因為他持不殺戒,得到長壽的報;壽命短的人,就因為他歡喜殺生,所以就得到短命的果報。

為什麼要持不偷戒呢?因為偷,是損壞人的財產、損壞人的福命。這個「偷」,就和「盜」在一起,叫「偷盜」;就是人所不知道,你偷偷地去,把人家的財產或者是物質給拿了。你盡偷盜人家的東西,你自己得到什麼果報呢?將來你的財產就不長久,受財產不長久的果報。譬如你很有錢的,有很多的財產,突然間,被強盜給搶去了。為什麼受這種的果報?因為你前生也偷過人家東西、搶過人家的東西,你沒有持不偷盜的戒;所以今生你所有的財產,被人來破壞。如果沒有破壞人家的東西,你的財產永久都存在的;這是因為你持不偷戒,所以你得到的富貴就長久。淫、妄、酒,也都和這兩種的意思是一樣的。

好像你不守淫戒,你去姦淫人家的婦女;將來你自己也被人家去玩弄,所以這都是一種果報。妄語,你自己若不騙人,你也就不會被人騙。說:「我這一生沒有騙過人,怎麼有很多人來騙我呢?」我方才沒說嗎?這一種果報,不是一生的事情;這講過去、現在、未來,果報要通三世的。所以你單單今生沒有騙人,你知道你前生騙過多少人嗎?不知道!你不知道,那麼有人騙你,這就表示因緣會遇成熟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你應該受騙的了。

飲酒,本來飲酒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不過就怕飲多了。你酒若飲得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飲得多了,就會亂性──擾亂性情,就顛倒了;一喝起酒,說話那個舌頭也大了,話也說不清楚了,你這一個身體顛倒,所做出的事情也會顛倒了。所以在佛教里不主張飲酒,才戒酒。可是在道教里,不主張戒酒,說酒可陶情,可以陶冶性情,令你不愉快的心情,喝了酒就會把不愉快的心忘了,把煩惱也沒有了。中國的孔子說過:「唯酒無量,不及濫。」說喝酒很好的,不必限量它,不必說我一定要喝多少;但不要喝醉了,這就是最好的。若喝醉了,就不知道那個酒的滋味。若沒有喝醉,這個酒可以喝少一點,不要喝太多了!實在好喝酒的人是這樣子;若不好喝酒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喝。因為有的人好喝酒,你若叫他一定不喝酒,那比什麼都厲害,所以我對於酒戒方面,稍微放寬一點。

五戒,說起來是很多的道理,主要的,我們不單手不去殺生,心裡也不要生一種的殺念,這是真正的持殺戒。盜戒也是這樣,不但手不去盜,心裡也不生一個盜念;盜不論大小,凡是人沒有許可你,你自己偷偷地把其他人的東西給用了,這都叫犯盜戒。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人家買了一瓶子酒,「啊!你看這個酒不錯的,他的也就是我的,我的也就是我的,拿來喝一杯!」這是犯盜戒了。啊!這犯一個盜戒,又犯一個酒戒,兩戒都一起犯了!有人說:「那我不飲酒,這個戒我不會犯的。」你不飲酒,你飲牛奶嗎?在雪櫃里,有人買了一瓶牛奶放著,你看見牛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啟這牛奶就喝。你不知道就喝了,你說這是霸王不霸王?牛奶是一種小問題,你沒有得到買牛奶那個人的同意,你拿起來就喝,這就叫犯盜戒。還有一切其他所吃的、所用的東西也一樣。所以我前幾天聽到有人告訴我,說是在宿舍那兒,有人偷吃東西,令買的這個人生煩惱。

這雖然是對方犯盜戒,這又要說回來,買牛奶或者買酒這個人,你也應該自己反省一下:「他怎麼偷我的東西吃呢?喔!前生我偷過人家的東西吃,所以今生人家也偷我的。」就算了!這是買的人應該這樣想,但是偷吃的人不可以這樣想:「喔!我現在偷你的東西吃,等來生你再偷我的。」你不知道你來生有沒有?或者你來生什麼也沒有了,有誰能偷你的呢?所以就不要存這個偷的心。

不是我所買的東西,我不可以隨便去用它!如果得到對方的許可,這就不犯戒;沒有得到對方的許可,偷偷地用其他人的東西,這都叫犯盜戒。再往細了講,甚至於一草一木、一針一線,沒有得到主人的同意,你擅自拿走,這都叫偷,都犯盜戒。

淫、妄、酒,也都是這樣;所以我講一種,你們應該就把其他那幾條也都明白了。

天,為什麼生到天上去?就因為守五戒,才能生到天上去。天的福報是無量的,可是也有盡的時候。等到福報享盡時,五衰相現,還是會墮落,所以這是不究竟的。

阿修羅,也是做了一些個功德,可是卻壞在以鬥爭心來做功德,是由他的煩惱做的功德。怎麼說由煩惱還能做功德呢?好像雖然是做功德,可是專門和人來比賽。怎麼樣比賽?「我出五塊錢,你出多少?」就和人來斗著。「你若出五塊,我出十塊;你出十塊嗎?我出二十塊!」就和人來斗,競爭第一;這人將來決定做阿修羅去!有功德是有功德,但是和人來鬥爭做功德,不是由自己本心想要來做功德,也可以說爭名,想要人家說:「啊!你看某某人是第一,他出的錢最多!」爭第一的名,這都是做阿修羅的功德。

所以你行佛法,一定要真正明白這個因因果果,你做,才不會濫的。你或者在這個地方沒有名,到那個地方去做功德,爭那地方的名,叫這地方的人看看你某某人跑到紐約去做了一個大功德,令大家都知道。這麼樣子,都是修羅的一種因,將來就做修羅去。一講起話,就發脾氣;一講起來什麼事情,就要爭第一。這都是修羅的種子,煩惱不斷;你做這功德,是有漏的功德,不是無漏的功德。功德仍是應該要做的,但是不要故意讓人家知道我是第一,或者第二。

更有一種人,表面上他不要名,靜悄悄地行善,然後卻故意偷偷地告訴人:「我在什麼地方,做了五千塊錢的功德。誰也不知道是我,我只告訴你!」其實這種,也是阿修羅。這個阿修羅,比方才那個阿修羅還壞一點,為什麼?這是屬陰的阿修羅,不是屬陽的;他表面上是不好名,實際上他背後的宣傳更厲害!所以你發心,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你在種因的時候,不把它種一個正因,等結果的時候,就偏了,結了一個不好的果,做阿修羅去了!說阿修羅有什麼不好的?阿修羅不好的地方就多了!天天去和人鬥爭打仗,你說好嗎?

人,又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也是從做善功德,持五戒、修十善這個地方來的;不過他是下品的五戒、下品的十善;阿修羅是中品的五戒、中品的十善;天,是上品的五戒、上品的十善。這裡邊,若詳細分別起來這個法相,那是很多很多的細目。這是三善道的因。

三惡道,就是由貪、瞋、痴造的。你貪心太多了,就變成餓鬼了。餓鬼為什麼餓著?就因為他在生的時候就貪,貪著吃,吃什麼都要吃多一點。你歡喜吃多一點,變成餓鬼,什麼也吃不著、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他要貪吃多?就因為他已經有一點覺悟──「開悟」了。開什麼悟?知道他將來沒有東西吃,要做餓鬼,現在趕快吃多一點!他都有未卜先知的功夫呀!

瞋心,你好發脾氣嗎?好了!發來發去,發到地獄去──墮到地獄。你自己和自己就過不去,好了!到刀山上去試一試,自己發起脾氣,跳到刀山上,腳都被刀給扎壞了。為什麼刀扎那個腳?就因為有脾氣。

「我要試一試你這個刀子,看看你有怎麼樣的厲害法?」跳到那個油鍋里去,「哼!你們不敢跳嗎?我來試試!」為什麼敢跳油鍋?就因為有脾氣;有脾氣,所以油鍋、刀山,什麼地獄都敢試一試。這是瞋心,好瞋恨、好發脾氣。

我的弟子,無論哪一個,有脾氣的趕快要改;沒有脾氣的,也不要讓它生出來。這是最要緊的,我祝福你們!不要拿我這話當耳邊風,不要說:「不要緊吧!法師講的,不過說說而已;不一定我有脾氣,就會墮地獄去的。」你試試!到地獄的時候,才後悔說:「唉!我師父當初講過,有脾氣就要墮地獄,現在我才知道這話是真的!」也來不及了!你還敢發脾氣嗎?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立法,要是一個人發脾氣,就要三個人一起跪二十四個鐘頭。我立這種嚴法,就是怕你們下地獄去;我不歡喜你們下地獄,所以我用一個嚴厲的方法。出家人發脾氣嗎?現在這三個沙彌,一個沙彌發脾氣,兩個沙彌要陪著跪,跪二十四個鐘頭,毫不客氣的;這絕對不會放寬的,我這憲法早已通過了,一點人情都沒有,沒有得講的。最好的辦法怎麼樣?你就是不發脾氣,我這個法就用不著;你若發脾氣,那我這個法就有用了。

那麼跪二十四個鐘頭還不算嚴厲,最要緊的,也不準吃飯、不準喝水,不準大便、小便,這個是最厲害了。我設立這個法這麼多天,我問這三個沙彌:「你發過脾氣沒有?」「沒有啊!」「小沙彌,你怎麼不發脾氣了呢?」「 I don"t know!」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不發脾氣了。你說這個法妙不妙?真妙到極點!妙到極點!你要是發脾氣,就會墮地獄;我怕你們下地獄,所以立上這個嚴苛的憲法。

愚痴,你歡喜愚痴嗎?你不學佛法嗎?你若不歡喜愚痴,就要來學佛法;學佛法,就是增加智慧,開你的般若妙智、般若妙慧。你不學佛法,就會愚痴;愚痴到什麼地方去呢?就會做畜生的。為什麼馬、牛、羊、雞、犬、豕那些個畜生不聰明?你看那個豬最不聰明了,豬吃飽了就睡、睡飽了又吃;除這兩樣,它沒有第三種的工作。那馬、牛都有點工作,但都愚痴。

為什麼愚痴?就因為他做人時不學佛法;不單不學佛法,而且有人要學佛法,他還說:「不要去學佛法,學佛法是最笨的!」他說人家學佛法最笨,其實他自己才是笨到極點,將來就去做馬、牛、羊、雞、犬、豕。為什麼他做那個?我告訴你們,就是因為他不學佛法!說:「我才不信呢!我就是不學佛法,我倒要看看我真會做豬、做馬、做牛?」可以的,那你試一試!到時候,你試完了,再回來學佛法。所以不必勉強,誰也不必勉強誰,你只要歡喜去做,那隨時隨地都有機會的。

這六道輪迴是很重要的,你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種善因,就結善果;種惡因,就結惡果。你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看你種什麼因;你種成佛的因,就成佛;你種地獄的因,就墮地獄,你自己選擇你的路。

在東方萬八千世界這國土,所有六趣眾生的種種相貌、種種形狀,都在釋迦牟尼佛的白毫相光里顯現出來。釋迦牟尼佛這白毫相,是表示「中道了義」;不偏左、不偏右,在兩眉的中間,也就是表示《法華經》圓頓的法門、中道實相的道理。

如來的白毫相,能伸能縮、能遠能近,猶如琉璃筒一樣,光明遍照。你如果還不明白,我現在可以舉一個不太相似的例子。什麼呢?譬如我們拿著手電筒,或者車前燈,忽然這麼一照,一道光明直射向前,就會照得很遠,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如來的白毫相光,也就和那個車前燈一樣;這個光明往前一照,不僅僅一里、兩里,而是能照遍東方萬八千世界的國土。是不是單單照東方呢?不是!就像你拿著手電筒,歡喜往哪一邊照,就能往哪一邊照;你歡喜照東方就照東方,歡喜照南方就照南方,歡喜照北方就照北方,歡喜照西方就照西方,照上、照下、照天、照地,隨你怎麼用。如來的白毫相光也是這樣,遍滿整個宇宙虛空,隨意照哪一方都可以,現在所照的是東方萬八千國土。

《楞嚴經》提到:「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在楞嚴法會中,佛說法時,就是從肉髻中、無見頂相放出來的光。法華會上這回是從白毫相放的;這個光,和楞嚴法會那個光又不同。這兩種光都有它不同的意義。

所以,我們不要說天天來聽這《法華經》,就聽一字、聽一句、聽這一晚間,你就種下成佛的因了;你就再不來聽了,你這個「佛」也跑不了,將來一定會成佛的。不是現在,要多長的時間呢?那沒有一定的。

所以我們現在能夠聽聞到《法華經》,這都是有善根的人;有善根的人,就要來學習佛法,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說佛法與我有什麼關係?你要知道,除了佛法而外,任何的事情,與你也沒有關係。只有佛法和你有重要的關係;什麼重要的關係?叫你成佛去!說:「這我不相信!我怎麼會成佛?」就是因為你不相信,才會成佛;因為你不相信你會成佛,你將來竟然成了,所以這就是妙法!這所以叫《妙法蓮華經》,就是這麼妙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44.滅絕龍種的大鵬金翅鳥,吃龍就像吃麵條法華經淺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