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夏天熱的快燃燒,縱身一躍到水中扎個猛子,光是想想都夠爽的。

前天應采兒在微博發出一段視頻,是兒子Jasper在遊艇上跳入海水中。不過像Jasper這麼率真敢為母上大人生日獻上「跳海」絕技的行為,真讓人有點膽戰心驚。建議應采兒應該在下面標註:動作危險,各位寶寶切勿模仿。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畢竟成人溺水的事故時有發生,更何況是經驗有限、身體控制能力尚不足的孩子呢?


二次溺水,了解一下?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名10歲的小男孩,與媽媽在游泳池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洗完澡就睡著了,結果1小時後,媽媽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叫他沒反應,最後小男孩臉上被一團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著,就這麼在床上「淹死了」……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在游泳池時小男孩的表現很正常,沒有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也沒有掙扎的表現。這種情況一般被稱為「二次溺水」。

二次溺水是指孩子在游泳過程中發生短暫的溺水,或因為進行從高處跳水等會造成劇烈水下衝擊的活動,導致肺部吸入了少量的水。起初孩子可能表現的和平時差不多,但肺部在進水的刺激下,會逐漸引發水腫,隨著水腫情況的加重,肺部呼吸的能力越來越弱,最終窒息死亡。


乾性溺水,了解一下?

其實在發生溺水的初期,人們會下意識的產生喉部的痙攣,關閉氣道,以減少肺部的進水量。但大部分人的這種痙攣只會持續一段時間,之後如果沒有被及時救上岸,水就會進入肺部,窒息死亡,形成我們最常見的「濕性溺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水」。

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人會一直封閉氣道,因此他們死亡的原因不是因為肺部進水,而是因為氣道一直封閉無法換氣窒息死亡,這就是所謂的「乾性溺水」。有時這種「乾性溺水」的喉部痙攣可能在溺水者被救上岸後仍然繼續,這時候他仍然有可能因為痙攣導致窒息,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對於已經上岸的溺水者,仍然要觀察他呼吸情況,看是否有呼吸困難的癥狀,及時進行有效的CPR心肺復甦非常有必要。


最常見的溺水,也有例外?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沖個涼鼻孔里進了水,都那麼不舒服,溺水了竟然還有人會「淡定」不掙扎?

要告訴你的是:這是真的

而且這種溺水情況發生在游泳池的幾率更高。因為很多孩子在進入泳池之前可能已經玩了半天,體力消耗了很多,此時如果貿然進入泳池,就很容易出問題。現實中很多孩子在泳池中溺水,表現出的正是這種不易察覺的緩慢溺水,而並不是很劇烈的掙扎。

前面所說的二次溺水、乾性溺水,發生的概率都相對較小,我們最有可能遇到的,也是我們最需要學會如何正確處理的溺水,就是這種普通溺水。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公布的全球溺水報告顯示,年齡是溺水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而且常常與監督失誤有關。在全球範圍內,溺水率最高的是1~4歲的兒童,其次是5~9歲的兒童。報告中指出,溺水是美國14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中國14歲以下兒童傷亡的首要原因。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因此,對待孩子游泳這件事,家長一定要慎重。


如何保證孩子游泳時的安全?

美國兒科學會(AAP)認為1歲以下的孩子還不具備掌握完善的掌握游泳技巧的能力,所以美國的全民游泳課程是從1歲以上開始的,而且要求孩子的父母具備安全意識,隨時觀察,保護孩子遠離溺水。

任何游泳圈都不是萬能的,無論宣傳介紹中標榜功能多麼強大,技術多麼先進,家長一定要牢記:寶寶是自己的寶寶,泳衣、泳鏡、泳帽、泳圈、浮板……所有的這些輔助設備起到的都只是輔助作用,不能代替家長在旁的密切觀察和陪同。只有家長目不轉睛的保護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寶寶游泳時的安全!

一旦發現寶寶在游泳池出現溺水、掙扎等情況,即便之後表現正常了,接下去的24小時內也要加強對孩子的觀察。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了呼吸困難,胸痛咳嗽、行為舉止異常、極度疲勞等表現,一定要及時就診排除溺水因素。

不管是哪種溺水情況,都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預防的最根本方法還是提高游泳安全意識:和孩子講清楚游泳的安全注意事項。不去泳池深水區及戶外環境不明的水域游泳;不在水中做危險動作;在孩子游泳時,家長在旁保持隨時關注;不過於依靠游泳輔助設備。

離開泳池也可能「溺水死亡」?游完泳後出現這些癥狀要當心!

當然,萬一發生了溺水,家長如果已經掌握了規範有效的CPR兒童心肺復甦技能,就能為寶寶的生還贏取寶貴的時間,避免追悔莫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