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監管細則落地任重 銀行資管子公司籌建道遠

監管細則落地任重 銀行資管子公司籌建道遠

資管新規落地後,銀行資管子公司的設立隨之快速推進,3個月內,已有8家銀行公告將設立資管子公司。然而,提出設立與最終落地之間,仍有一段長路要走。

「各家都在忙著處理存量產品和開發設計新產品,後續要視整改進度、過渡期對新規的滿足程度,監管才可能批設子公司。」一位上市銀行資管部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有想法,但暫時還沒辦法深入規劃。」這是記者在採訪中頻繁聽到的一種態度。主要原因在於,資管子公司作為一種新的金融牌照,設立標準、監管細則尚不清晰。

此外,受訪人士普遍表示,籌建資管子公司的過程中,必然面對增加人員、擴充資管團隊的需求,在前期建設中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最關注牌照定位和內容

根據資管新規,過渡期後,具有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共27家)應當設立子公司開展資管業務。

早在2015年,光大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就已陸續通過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董事會決議,但遲遲未能獲批落定。今年3月開始,8家銀行陸續公告擬設立資管子公司,擬定註冊資本在10億元至80億元不等,此外還有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數家銀行正在籌備或設計方案。

不過,記者經多方調查了解到,眾多銀行目前仍在觀察監管風向,期待監管細則、指引的出台,其中包括資管子公司的監管細則、銀行理財細則、非標認定的細則等。

「子公司細則、理財細則的出台時間不應該相差太久,畢竟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並且子公司的監管細則中也需要明確與母行關聯交易的內涵、範圍,這將影響到子公司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接母行的業務。」一位大型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認為。

就資管子公司本身來看,首要的問題是,監管會給這張牌照什麼業務範圍、業務資質,這將決定牌照的價值,也決定了該獨立法人的生存和經營能力。

「對於銀行而言,資管子公司的牌照如果能發行公募產品、能做信託的業務、能有股權直投的獨立業務資質,那將很有價值。基於這些業務資質,資管子公司的產品庫也可以豐富很多。」一位華南地區城商行資管部總經理表示。

另一位華東地區上市城商行資管部負責人對此表示認同,「總體來看,資管子公司以後應該是『基金+類信託』的定位」。

前述上市銀行資管部負責人也認為,相較於目前的理財業務,監管可能會給予資管子公司更多的業務資質,但現在尚不明確。「譬如2015年底,十幾家銀行被叫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備案,可能會有限度地對資管子公司分批放開。」

子公司展業範圍猜想

除牌照的定位外,未來資管子公司自身的戰略定位,以及在母行體系內的定位也被不少受訪人士提及。

目前,內設在銀行體系內的資管部主要以服務行內零售客戶為主。成立獨立子公司後的想像空間則在於,子公司未來能否成為一個面向全市場的資管機構,拓展非本行客戶,並提高機構客戶佔比。

「長期的趨勢應該是這樣,國外也早有此類成熟經驗。但畢竟不是所有的國內銀行都能設立資管子公司,小銀行退出市場後,就涉及到一個客戶覆蓋的問題。」前述華南城商行資管總經理稱。

不過,他也認為,子公司獨立運作後,中短期內還是會以母行客戶為主,以零售客戶為主。「一方面,整個理財的資金來源、銷售渠道還是要依靠母行運作,子公司也要解決部分企業融資的問題,和母行有較好的聯動才更符合銀行資管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在理財產品銷售臨櫃面簽的要求下,除非資管子公司未來可以像公募基金一樣有自己的獨立銷售渠道,否則還是會嚴重依賴母行客戶。」

至於機構客戶,前述上市銀行資管部負責人表示,國內機構投資者的心態可能還沒有成熟到能夠自負盈虧的程度,還是在追求一個絕對穩定的收益。

此外,在母行體系內的定位上,除了需要重新梳理與行內其他部門的合作、分潤機制外,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是,對於旗下已設立基金公司的銀行而言,再設立一個資管子公司,可能存在重複建設。

前述大型股份行資管部人士認為,這一問題確實存在,但這並非需要關注的重點。「我們更關注銀行內部的協同,就是同樣一個銀行部門在面對資管子公司、基金子公司兩個載體時,如何去選擇更合適的渠道,這種內部管理的資源整合與分配才是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2017年東南亞VC/PE的錢,90%都投向了新加坡和印尼公司
我們該為唐小僧的倒掉反思什麼?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