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個屈原故里慶端午咋回事

兩個屈原故里慶端午咋回事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紀念屈原是重要主題;可是近年來卻出現兩個「屈原故里」大搞紀念活動的「盛況」:傳統的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秭歸,和新出現的屈原故里河南南陽西峽,都鬧得熱火朝天,這是怎麼回事?

這是近幾年發生屈原故里之爭、而且相持不下造成的。這樣熱鬧固然很好,可兩地都稱「屈原故里」卻終究不大合適。於是筆者不避淺薄,來試做一番調解。

考究起來,新起的屈原故里「西峽說」之所以能叫板傳統的「秭歸說」,倒不是因為該地有比秭歸更確鑿的歷史和考古證據,主要是近年來的歷史學界的研究對楚人最初封地「丹陽」所在地、及其後來遷都路徑有了新的說法,於是也有一些有關屈原遺迹的南陽西峽就認為本地更符合「丹陽」新證,說我們這裡應該是屈原故里。

要說,秭歸在歷史上之所以被認為是屈原故里,確實是和楚國最早封地丹陽有關的。

《史記?楚世家》的記載:「熊繹當周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而《水經注》則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記》說:「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於今具存。」又說:「丹陽城,城據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縣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為室基。名其地曰樂平里。宅之東北六十里有女廟,搗衣石猶存。」

於是,秭歸就被認定是屈原故里所在。從唐宋以來,這裡就建有屈原祠,而樂平里則作為屈原的出生地,有許多古迹和傳說,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等。這裡歷代民間過端午划龍舟的習俗都和屈原相聯繫,秭歸也作為屈原故里受到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蘇東坡陸遊等的歌頌。歷史學家郭沫若曾經確認說:「屈原的故鄉,據酈道元《水經注 江水注》,是在秭歸縣境內的說法大約是正確的。」他的觀點在很長一個時期一直佔主流地位。

但是,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到底在哪裡,在歷史學界卻是一個早就存在很大爭議的問題。許多歷史考古專家都認為丹陽應該在荊山漢水流域,不可能在長江三峽里的秭歸。而近年來形成的傾向性觀點是:楚國是中國歷史上周朝時期南方的一個諸侯國,楚人是華夏族南遷的一支。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然後逐漸南遷,大致遷徙路線是從河南新鄭出發,向豫西南和陝東南方向遷徙,於西周初年到達丹淅流域,之後繼續南下到達湖北荊山漢水直至江漢平原建立郢都,最後滅亡於安徽壽春。一些史料記載和考古發掘都表明,楚人最初封地丹陽,很可能就在丹淅地區。

這就是說,按照這條路線,原來一度佔主流地位、認為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在秭歸的傳統說法,其實是不對頭的。那麼這樣一來,屈原故里秭歸說是否就可以否定了呢?

那倒不一定。而且我認為,即便現在認定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不在秭歸,也不能證明屈原的出生地不在秭歸。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在哪裡,和屈原的出生地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只是可能和屈原的祖籍相關。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他的祖籍當然是隨著楚國的封地和都城變遷的。春秋初期,約公元前7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戰國時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姓。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說就是掌管這王族三姓的事務。因此,有些歷史學者認為,河南南陽地區關於楚國昭、屈、景三姓的史料記載,西峽地區屈姓自然村的普遍存在以及大量楚國貴族墓葬的發現,都說明這個地區可能是楚人最早的封地丹陽和楚王室三姓包括屈原的祖籍所在。而《後漢書·延篤傳》關於南陽西峽屈原廟的記載,很可能是在東漢時期屈氏家族後裔所為。既然如此,境內有白羽城、楚長城、秦楚丹陽古戰場等楚文化重要遺址,並有屈原崗、屈原祠、屈原碑碣等遺存也就是可能的。這些都說明,南陽西峽很可能是屈原祖籍所在。

然而常識告訴我們,祖籍不一定就是出生地。屈原的祖籍在西峽,他的出生地卻不可能在這裡。

我們知道,熊繹被周武王冊封為諸侯是公元前1042年—前1006年的事情,熊通自立為武王也是公元前740年—前690年的事情,而屈原的出生被認定為楚宣王時期的公元前342年。這中間已經過了300多年,楚人已經遷過十多次都城,早在楚惠王中後期即公元前488 ——432年就遷徙到湖北當陽、枝江一帶的郢都了(一說在武、文王期間)。這時候楚國的王公貴族怎麼可能還留在最初的封地丹陽,屈原怎麼還可能在那裡出生呢?

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屈原的出生不可能在最早的封地丹陽(丹淅地區西峽),而只可能出生在楚宣王時期的郢都附近,包括湖北的宜昌和荊州地區。而富有悠久文化傳統和眾多歷史遺迹的秭歸當然還是合乎情理的。

這樣看來,屈原故里(出生地)在宜昌秭歸的傳統說法依然是不能輕易否定的,而認為南陽西峽是屈原祖籍的說法當然也未尚不可以成立。

因此筆者認為,關於屈原故里之爭的癥結之所在,其實是沒有把出生地和祖籍區別開來。就爭論中列舉的歷史事實來看,應該說宜昌秭歸是屈原的出生地,而南陽西峽則可以說是屈原的祖籍地,二者是可以並立不悖的,沒有必要只死扣爭論不休。

誠如中國屈原學會會長方銘所言,「湖北宜昌市秭歸縣、河南南陽市西峽縣、湖南嶽陽市汨羅縣、湖南常德市漢壽縣、湖南懷化市漵浦安徽池州市青陽縣等地方,都能看到大量鐫刻著屈原生活痕迹的古代遺迹。這些遺迹表面上記錄的是屈原的活動軌跡,實際上是後人對屈原精神的眺望。屈原生活的戰國正值劇烈動蕩的時代,楚國由於受到秦國的壓迫,疆土不斷東移,導致楚國的都城和楚國貴族的食邑也一再變化,而屈原一生,更是處於不斷的顛沛流離中。鑒於悠久的文化傳說和現有的歷史考證,對屈原這位在中國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的出生地和祖籍有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法還是必要的。屈原故里之爭的雙方不妨分別名為屈原的誕生地和祖籍地,雙贏攜手共同弘揚屈原精神。

文章來源:曹宗國的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玉蟬書笈 的精彩文章:

胡雪岩的前世今生——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世界盃

TAG:白玉蟬書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