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空軍現代化開啟的標誌:引進蘇-27戰鬥機始末

中國空軍現代化開啟的標誌:引進蘇-27戰鬥機始末

1955年在新中國空軍首屆英模表彰大會上,毛主席在大會上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要建設一支強大的空軍,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從而為中國空軍指明了前進的道路。空軍對於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來說極其重要,在戰爭中擁有制空權就意味著擁有戰爭的主動權,擁有戰爭主動權就意味著獲勝的機率更大,從二戰至今,不管是世界大戰還是局部戰爭,空軍都是獲勝的關鍵。中國空軍建設從心新中國成立那一刻就開始了,經過6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中國空軍基本實現現代化,完成了「建設一支強大空軍」的夢想。

毛主席與聶榮臻在時期空軍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空軍裝備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特點是80年代以前,在偌大的中國空軍裡面,竟然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戰機,雖然當時的中國裝備有幾千架戰鬥機,但是基本都是是殲-6、殲-7戰機這些很落後的第二代(標準),放眼世界,此時的美國已經普遍裝備F-15、F16,前蘇聯已經也服役米格-29、蘇-27等現代戰機,所以說當時的中國不要說建設一支「強大空軍」,就連最基本的守衛領空任務都難以完成,中國急需一款現代化戰機開啟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之路。

中國曾經的主力戰機:殲-6(已退役)

中國曾經的主力戰機:殲-7(退役中)

「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空軍」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了,中國工業基礎薄弱,再加上以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軍工技術封鎖,中國空軍建設舉步維艱。80年代末,中國與西方國家武器技術合作全面終止之後,中國開始與曾經交惡的蘇聯接觸,希望從蘇聯獲取戰鬥機技術,此時的蘇聯由於經濟困難,繼續外匯維持基本運轉,從而答應了中國的請求。1989年中蘇關係實現正常化,重修於好的中蘇兩國在軍事領域迅速展開合作,之後中蘇兩國就引起哪種戰鬥機,轉不轉讓技術等問題展開談判。

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

中國軍事代表團視察蘇-27戰機

在剛開始蘇聯爽快的答應把先進的戰鬥機賣給中國,不過這裡的先進戰鬥機是前蘇聯的「低配版」米格-29戰鬥機,雖然中國一直都有使用米格戰鬥機的傳統,但是中國當時看上了另一款更加先進的戰鬥機:蘇-27重型戰鬥機。與米格-29相比,蘇-27機動性更強、航程更遠、武器、雷達系統更先進,當時這款戰鬥機只裝備給蘇聯一些王牌空軍部隊,從來沒有出口到國外,甚至連蘇聯其他普通部隊都難得一見,中國表面購買蘇-27讓蘇聯倍感意外,對於中國放棄購買米格-29而希望購買蘇-27的意向予以拒絕。

蘇聯曾經希望把米格-29賣給中國,圖為米格-29

第一批12架蘇-27抵達中國,圖為接收儀式

蘇聯還是希望中國購買米格-29,所以不斷的遊說中國不要買蘇-27而買米格-29,而中國卻堅持要購買蘇-27戰機,談判一時間陷入僵局。就在中國軍方想要放棄的時候,「耗不起」的蘇聯最終答應了把蘇-27戰機賣給中國,而蘇聯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中國不要把蘇-27部署在中國北方地區,比較蘇-27的作戰半徑高達1500公里,可以輕而易舉的把蘇聯大部分領域納入打擊範圍。中國當然同意了蘇聯的要求,就這樣談判獲得突破性進展。1990年中蘇簽署蘇-27合作協議,中國從蘇聯購買第一批24架蘇-27,並且保留轉讓技術的權利。1992年6月27日第一批蘇-27從蘇聯飛抵中國空軍南方某基地,半年後剩餘的12架也飛抵這個地基,24架蘇-27正式加入中國空軍序列,開啟了「側衛」在東方的傳奇。

蘇-27戰機早已經國產化,圖為中國版蘇-27:殲-11戰機

中國殲-10戰機

90年代引進的蘇-27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是一個里程碑事件,中國空軍不僅僅獲得是一種先進裝備,更是實現「強國空軍」信念。也正是從那一刻起中國空軍現代化進入快車道、1998年1月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戰機殲-10首飛、1998年11月中國自行組裝的蘇-27,也就是殲-11完成首飛,2006年完全國產化的殲-11B研製成功,2009年中國第一款艦載機殲-15首飛成功,2011年中國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首飛,一個有一個突破讓中國空軍提前實現現代化,而這一切的開端都是從26年前蘇-27到中國的那一刻開啟的。

中國殲-15艦載機

殲-20隱形戰機,中國強大的標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品閱讀 的精彩文章:

殲31是否能成為中國第三艘航母的艦載機?看完你就知道了
美國一次出動三個航母戰鬥群,是否可以打贏一場高強度的海戰?

TAG:軍品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