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政協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系列報道之四創意產業呼喚創意人才

全國政協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系列報道之四創意產業呼喚創意人才

12日,全國政協調研組來到福州海峽印刷產業創意園。在紙博物館的入口處,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塑像昂然站立。委員們看到,為了烘托造紙之於中華文明的貢獻,塑像旁還特別鐫刻了一首古色古香、言簡意賅的詩詞《水調歌頭》:莽莽我華夏,倉頡啟六書。繩結甲鏤版牘,竹帛韋編孚。蘊藻含章天物,廉方性真體潔,造意龍亭侯。斯文承千載,紙術布寰區……

「這個創意不錯!誰創作的?」委員們問道。

嚴復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翻譯的《天演論》啟蒙了一代國人。14日,調研組趕赴福州嚴復翰墨館調研。一進嚴復翰墨館,大家就被這裡正在發售的一個戴著大大的眼鏡、有著智慧的眼睛和靈巧嘴巴的「嚴先生的故事」卡通造型所吸引,紛紛舉起手機拍照。「宣傳嚴復,這個創意挺好。」「好像在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呢。」「孩子也能喜歡」「這是誰創作的?」委員們又一次發問。

9日至14日,由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王儒林為組長的全國政協「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組一行從四川省趕赴福建省繼續調研。創意人才,始終是委員與文創業界共同關注的話題之一。

在仙游的一家主營手工雕刻傢具的紅木傢具廠里,委員們得知,該廠每年的產值已經達到15億至20億,利潤在20%左右。「你們的利潤還是比較豐厚的」有委員問,「現在,覺得還有沒有什麼難點?最大的難度在哪裡?」「還是在創新,難點在文化藝術程度不高,傢具既要有實用價值,也要有藝術價值。」工廠負責人不假思索地回答。

福建莆田傳統木雕藝術以精微透雕著稱,新時期以來,人才迭出,屢獲大獎。在黃石工藝美術城的一個木雕工作室里,品味著尚未完工的「百鳥朝鳳」鏤雕,徐里和劉廣委員從美學的角度研究起來:

「這個是很美的———就是稍微平衡了一點。」

「構圖上如果能變化一點,整個意境就更好了……」

在福州海峽印刷產業創意園的印刷博物館,委員們邊走、邊看、邊交流。吳尚之委員指出,印刷出版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要使印刷出版文化源遠流長,博物館是很好的形式,應該利用好這個形式。陪同調研的福建省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海峽出版集團原總經理林彬同意這個觀點,他說,好的創意還是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人才缺乏,特別是高端人才奇缺。創意的公共服務平台搭建還需要完善。

「功由才成,業由才廣」,一個領軍人才,甚至可以帶活一片產業。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無論是發展得好的企業,還是略顯稚弱的地方;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領域,調研中,委員們所到之處,聽得最多的還是:急需人才。其中,福州海峽文創園的輝煌壹壹生活美學館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這個為整個文創園區100多家企業提供培訓、交流、展示服務的文創企業,視高端人才為企業理念,並將之鐫刻在走廊的牆壁上:追求最高的人才,才能在此生存下去!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口號」呢?美學館的方老師告訴記者,文創產業的關鍵是知識和技能的創造創新,我們需要不斷地改變、提升。

調研行程結束之前,調研組在福州召開座談會,與有關方面深入交流文創產業的情況,傾聽文創界人士的心聲。創意產業管理學博士、福建省農林大學教師蔡文潔對文創人才及機制頗有研究,她告訴大家,數據顯示,一些地方的文化創意人才有「外流」的情況,必須大力推動文創產業的「雙創驅動機制」,積極培育複合型文創人才。「當我們談文化創意人才的時候,我們實際指的一個是技術,一個是人才,一個是包容」。她說。

人才,離不開環境與條件,劉福連常委的一席話說得最為通俗、通透:要讓人才感到有幹頭。組織為個人搭平台,人才在組織搭建的平台上唱得有聲有色,兩方面都要有積極性。組織給個人當保障,個人為組織爭光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Keep成蘭馬官方合作夥伴,三大創新助跑者科學備賽
猩便利獲螞蟻金服戰略投資 資金將用於布局智能無人貨櫃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