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殊途同歸成大法,弘一脫俗是佛家》作者:石岩磊

《殊途同歸成大法,弘一脫俗是佛家》作者:石岩磊

作者簡介:

石岩磊:河北滿城人,年齡已到知天命,心性一如少年,滿眼的童趣,滿懷的憧憬,無怨無悔不知傻,無憂無慮不懂悔,在微信里覓到一處清靜之所,在文字的組合中發現了一片藍天。

誦讀簡介:

喬飛:江蘇新沂人,網名弦歌者。朗誦作品見諸於各網路平台。

《殊途同歸成大法,弘一脫俗是佛家》

文/石岩磊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

這首《送別》歌的詞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叔同(1880—1942),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通才與奇才,在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等多個領域頗有建樹,是中國油畫的鼻祖,是第一個聘用裸體模特教學的人,國內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也是他,他還是中國話劇的奠基者。從小受佛教熏染的李叔同,在39歲時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張愛玲曾說:「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的圍牆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李叔同能讓以高冷著稱的一代才女所折服,足見他的才華光耀當世。但讓人費解的是,如此優秀的「全才」為何遁入空門,除了受到篤信佛法的家庭影響外,從他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中或許能尋到蛛絲馬跡。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義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才不足則多謀,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勇不足則多勞,明不足則多察,理不足則多辯,情不足則多儀。」「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透過這些字字珠璣的醒世警句,浮現在我們眼前的不應是位閉門打坐、吃齋念經的高僧,而該是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的高人。

弘一法師雖端坐廟宇,但仍在用一雙慧眼審視著世事滄桑,以一種超脫的心態揣度著凡塵,這大概更應該值得我們敬仰。滾滾紅塵之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倍感煎熬,為前程未卜而焦灼,為痛失良機而懊悔,為意外之喜而癲狂,思緒在大起大落里跌宕起伏,很難有平復的一刻,許多人便任由情感恣意,任由軀體樂享刺激,整個人就如一個空殼般在塵世里漂浮,難以靠岸,難有牽絆。

然而,漂久了的心靈終會疲憊,總要覓一處港灣駐泊,有的人選擇了麻痹自欺欺人,有的人挑選了沉淪無所顧忌,但也有的人用冷水洗面,靜靜地坐在鏡子前反思過往。我們可能不必效法李叔同改披袈裟,可完全能夠如他那般冷靜地反省走過的來路,在平和中沉澱一下思緒,讓淡泊滌盪心胸,將從容束成扎腰的寬頻,少了進退高低的苦惱,少了得失取捨的糾結,多的是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大度,多的是難得糊塗的寬容,心裡沒了坎坷,腳下的路便平坦了。

長亭外,古道邊,李叔同送別的不僅是好友,更多的是世間的苦澀,他步入了佛家凈地,但並沒有關上身後的大門,仍然用聰慧的頭腦捕捉著人世間的真諦,為我們凝練出修心、養身之道,提煉出足識、足信、足明、足理的良方,在將自己修鍊成「弘一」的同時,也把清心、慎言的錦囊奉獻給了塵世。可謂是:殊途同歸成大法,弘一脫俗是佛家。

2018.6.14 星期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之路聯盟海南總社 的精彩文章:

TAG:夢之路聯盟海南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