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好看,還要「合腳」,淺談輪轂改裝

除了好看,還要「合腳」,淺談輪轂改裝

自2014年9月我國實施非營運車輛6年免審之後,很多車主都萌生了對自己的愛車進行輕改外觀的想法。尤其是由於很多汽車廠商的中低配車型配搭的輪轂,無論樣式,尺寸都難以滿足「騷年」們心中的要求,輪轂的改裝也成為了輕改的首選項目,而當然小編也是其中之一了。但小編又發現了身邊很多朋友在換輪轂的時候大多都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小問題而多花了不少冤枉錢,而若果您也有為自己愛車更換「新鞋子」的想法,建議你先了解下面的這些小知識再決定喔。

尺寸根據路況而定

可能除開部分車主是購買同尺寸鋁合金輪轂替換掉自己低配的鋼圈這個案例以外。大部分的「騷年」們都會選擇為自己的愛車的輪轂進行「升級」,簡單的來說就是增大尺寸。一般情況下,輪轂改裝,可以在原基礎上升2個尺寸,就是說,原車16寸的輪轂,建議最大改到18寸就好。能換取更好的視覺效果,這都是可取的,但更換輪轂看似簡單,實際上也非常講究的,考慮更換前請務必把自己的日常路況考慮進去。如果路況較差的話,為了自己的錢包和安全考慮,實在不建議更換大尺寸。

容易被忽略的2個關鍵

選擇輪轂的時候,除了關注自己想換的樣式,更應該關注自己看好的輪轂和自己愛車的匹配程度,這裡面就涉及到2個容易被忽略掉的數據,分別是J值和ET值,下面就簡單明了地介紹一下。

J值俗稱就是輪轂的寬度。會直接影響到對於輪胎的選擇。一般輪轂尺寸越大J值也會越大, J值會對應相應寬度的輪胎。這裡也會涉及到油耗和輪胎是否常規尺寸的問題。比方說,馬自達阿特茲原裝的19寸輪轂為7.5J,輪胎非常不好配。還有部分後驅車型例如保時捷Macan的18寸輪轂會時候前8J後9J這樣的前後搭配,更換的時候也需多加留意。下面就提供不同J值對應的輪胎寬度給大家參考。

ET值也是換輪轂的時候經常忽略的數據,指的是輪轂中心線到安裝面的距離,也叫偏距。通俗一點說,就是輪轂改裝之後是向內縮進還是向外凸出。簡單來說,以原廠ET值為標準,大於原廠值,則輪轂會往內縮進,有可能會因此出現轉向時剮蹭內襯板和其他零件。而小於原廠值,ET越小,輪轂越往外,外側可能會爆出翼子板,而且也有可能出現輪胎和懸掛的偏磨。一般轎車的ET為+30~40,越野車則更小一些,和J值一樣,ET數值會刻在輪轂內側較為明顯的位置,建議ET值一般不要和原廠差距超過10mm。

這就是選擇了ET值偏小的輪轂的後果之一,當然也會有人因為是需要「避剎車」或者是喜歡這種「爆龜」的感覺。

孔距和中心孔也必須要留意

更換輪轂的時候,除了關注自己想換的樣式,輪轂的孔距也非常重要,其中日系品牌孔距多為4x114.3,5x114.3 大眾,奧迪,賓士多為5x100,5x112,寶馬為5x120。這個就不多說了,畢竟在更換之前基本都會確認一下這個數據,而更多會被我們所忽略的反而是輪轂的中心孔直徑。中心孔直徑其實就是輪轂中心對應其軸的大小,比方說奧迪和大眾品牌的輪轂,雖然5孔的孔距都是5x112,但大眾品牌中心孔距默認為57.1,但奧迪品牌的中心距則為66.6,所以大眾的輪轂就無法安裝到奧迪品牌上,非要裝只能是對中心孔進行擴孔加工,但這樣做的風險比較大,並不建議。

但反之,如果比原廠數值大,則可加裝變徑環解決這個問題,另外變徑環在市面上也有鑄鐵,鋁合金和塑料3種材質的,小編更推薦鋁合金的版本。在選購中心孔套環時要注意質量和做工是否夠精密,如果配合的不夠好,在行駛中輪圈會產生抖動,所以還是建議更換輪圈時使用與原廠中心孔數值一樣的款式。

輪轂的製作工藝

當然了,選擇輪轂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輪轂的製作工藝,一般分成鑄造和鍛造兩種方式,而鑄造輪轂裡面,還有一種低旋壓鑄造技術。兩者在製造方式上有比較大的區別。簡單總結一下,鑄造:就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並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後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其優勢在於工藝簡單,價格較低,較沒有造型上的限制。而鍛造:是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簡單來說同一款輪轂樣式,鍛造會比鑄造的重量輕20%-30%,剛性也會更高。就直覺來講或許鍛造是最好的,因為輪轂越輕對加速、減速、過彎、油耗以及懸掛的負載都越有幫助,而剛性高也是一項令人心安的指標。但事實上鍛造輪轂的價格因為製作工藝的複雜程度相對偏高(鍛造輪轂真的貴很多很多很多),所以對於一般轎車來說來說,無論是原廠出廠還是後期改裝,大多都會還是會選擇鑄造輪轂。還有就是選擇輪轂是最好盡量選擇常規樣式比較好,不然真出了什麼問題,買不回單個這也是蠻尷尬的一件事。

輪胎規格如何選擇

好了,選定了輪轂之後輪胎規格的選擇也非常重要,因為您的輪轂尺寸變了,輪胎尺寸就跟隨改變,因為新的輪轂+輪胎直徑必須和原車標配的輪轂+輪胎直徑相同才可以維持車輛的時速與時速表相同,這裡就還涉及到一個數據,就是扁平比。

扁平比一般來說就是只輪胎的寬度/輪胎的高度x100%。簡單來說就是扁平比越小,輪胎越薄,舒適性也會更差,這也就是換大尺寸輪轂提高逼格所付出的代價。而選擇輪胎的時候,應該優先考慮到自己所購買的輪轂的J值,選擇合適的輪胎寬度之後,再根據原胎的尺寸數據,考慮配搭的扁平比。用輪胎計算器計算的,相差不到3%最好。

綜上所述我們也不妨拿一款「不改不如推下海」的車型作為一個更換輪轂的例子。

比方說這款車的原胎數據為185/60 R15,我們就可以反推這款原裝輪轂的J值應該是5.5J的。通過計算可以得出其輪轂+輪胎的直徑為185x0.6+381(15英寸=381mm)=492(mm) 。

而我選擇的輪轂是這款經典的16寸x7J的TE37,ET值默認為相符。那麼我們根據7J的推薦寬度215,根據剛剛那計算出來的輪胎直徑可以推出,應該使用扁平比為45的輪胎~那麼輪胎尺寸就是使用215/45 R16的輪轂最為合適了,新輪轂和輪胎實際和原胎的時速差距百公里只相差1KM/H。所以在這裡建議車主們在更換新的輪轂輪胎時上網用「輪胎計算器」先推算一下。

總結:

前幾天小編跟一個深度沉迷改裝的A4L車主聊天,跟我吐槽了很多。EA888都還沒開始燒機油呢,輪轂因為磕碰已經換了3套,換了絞牙避震降低了車身,2年內半軸球頭已經更換過2套,連轉向機都換過一次,大包圍撞碎,輪胎偏磨這都是常規操作了。而且雖說現在6年免檢對車輛改裝來說可以說是非常友好,但是並不代表這就是完全合法的,哪怕只是改裝了輪轂,遇到認真起來的警察叔叔還是難逃罰款的命運。所以呀,雖然說小改怡情,但騷年們在改車之前還是三思再三思比較好喔。

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運算元 的精彩文章:

TAG:車運算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