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0.古詩文意象解讀之雁

50.古詩文意象解讀之雁

李清照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寫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詞中借大雁群飛成一字或人字,表達了對遠行丈夫的挂念之情,詞中很明顯是用了鴻雁傳書的傳說。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古詩詞中雁的意象。

雁,又稱鴻。《聲律啟蒙》中說「來鴻對去燕」就是。雁在古人眼中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具有五種美德:仁義禮智信。

仁,對於雁群中的老弱病殘,絕不會棄之不顧,會養老送終。

義,大雁雌雄相伴,從一而終,不論雌雁雄雁先亡,剩下落單的一隻孤雁,到死也不會再找別的伴侶。

禮,雁群飛行時或呈一字或人字,稱為雁陣。依長幼之序而列隊,領頭的是有經驗的老雁。

智,大雁最難捕獲,非常機警。落地歇息之時,會有老雁放哨警戒,一有風吹草動,立馬會飛向空中。

信,大雁是南北遷徙的候鳥,因季節而遷徙,從不失信。

在民俗中,雁與婚姻也有密切的關係。傳統的結婚儀式分為六個步驟: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其中除納徵需用布匹外,其餘五禮都是用雁作為男方送給女方的禮品。原因就是大雁具有上述美好的的品質,寓意吉祥。

大雁作為婚嫁的禮品,取大雁從一而終,喻夫妻堅貞不渝。取大雁隨陽遷徙,喻婦人既嫁從夫。取雁陣整齊劃一,取婚姻長幼有序。

當然,不只婚禮,古代士大夫之間相見,乃至拜師,都可以送雁,以示隆重。

因為大雁比較難以捕捉,人們就用鵝來代替。鵝又稱舒雁,或家雁。現代婚俗中送鵝就是由送雁而來。

在古人印象里,大雁常銜蘆而飛,據稱主要目的是躲避獵人的矰繳,免得纏住翅膀。這種說法比較牽強。動物學家解釋是大雁銜蘆葦是為了築巢育雛。2018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詩歌鑒賞題選的是唐李賀的《野歌》,其中有一句就是:仰天射落銜蘆鴻。又如,唐杜牧《雁》中有句: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這裡都提到了銜蘆雁。後來這銜蘆雁就成為了一種吉祥紋飾,在衣服器皿上經常出現。

大雁在古詩文中有這樣幾種象徵寓意:

一是代表書信,俗話說魚雁傳書,或稱雁足系書。西漢時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在匈奴牧羊十九年。後來,漢朝的使者到了匈奴,說天子在上林苑打獵,獵到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捆著一封書信。說的正是蘇武被扣押的事,這匈奴王才把蘇武給放了回來。大雁因為南北往來非常準時,就引發了人們鴻雁傳書的想像。

1.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月多。(唐杜甫的《天末懷李白》)

憑君莫射南來雁,空有家書寄行人。(唐杜牧《贈獵騎》)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宋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

征雁過盡,萬千心事難寄。(宋李清照《念奴嬌》)

二是由於大雁南來北往,往返故鄉,日夜飛行,不辭辛苦。所以又成為遊子漂泊羈旅,思念家鄉的象徵。

腸斷江城雁,高高正北飛。(唐杜甫《歸雁》)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宋范仲淹《漁家傲》)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三是由於大雁成群飛行,而掉隊的孤雁,又成為一種凄苦無依的象徵。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唐崔塗《孤雁》(其二))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孤雁不飲啄,飛鳴念群聲。(唐杜甫《孤雁》)

壯年庭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宋蔣捷《虞美人聽雨》)

四是由於大雁常於秋季遷徙,秋是萬物蕭瑟的季節,很容易就成為一種哀傷、肅殺、凄苦的象徵。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宋李清照《聲聲慢》)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唐劉禹錫《秋風引》)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元王實甫《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雁辭歸鵠南翔。(魏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五是碧天之下,高空之中,晚霞盡燃,大雁在空中排隊掠過,會給人一種壯闊豪邁之美,帶有滄桑之感。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唐白居易《江樓晚眺》)

(更多內容,請關注喜馬拉雅FM 若東細講文言 節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當古詩詞被玩壞……笑壞網友:沒點本事真不敢隨意評論
孩子就該這麼背古詩,記得牢固又不死板,真的很贊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