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味葯止打嗝!中醫界高度認可,邊嚼邊咽,三片就夠

一味葯止打嗝!中醫界高度認可,邊嚼邊咽,三片就夠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中藥學》、《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

列位看官,今天給您說上一病,這就是打嗝。

打嗝算病嗎?這要看您是怎麼打嗝了。如果說飯後,吃得不舒服,偶爾打嗝,這是正常。即便在較短時間內反覆打嗝,也沒啥大不了。但是,如果您經常打嗝,連續不斷,反覆發作,久久不止,自己難以控制,就要考慮是疾病狀態的。這種病叫什麼呢?祖國傳統醫學有一個詞來稱呼它,叫做「呃逆」。

為什麼叫呃逆?「呃」,是擬聲詞,形容打嗝時的聲音。而一個「逆」字,則表明了祖國傳統醫學對此病病因的基本認識,這就是「胃氣上逆」。《素問》裡面講:「胃為氣逆,為噦、為恐」。這裡的「噦」,指的就是呃逆、打嗝。胃氣本來應該是下降的,向下走的。如今它不往下走,往上反,自然就造成打嗝了。

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在這裡,我們給您說一個簡單的便方。這就是用生薑來止呃逆。方法如下——

準備新鮮生薑適量,洗凈之後切成薄片,用的時候取生薑片放入口中咀嚼,邊嚼邊咽下薑汁,一般1到3片下去,呃逆可以止住。

這個辦法,我們擇選自1985年的《新中醫》。根據報道,此法治療患者30人,均獲得良效。但是,伴有急性口腔炎、咽喉炎的人不能用。

這裡面有什麼道理呢?且聽本訂閱號為您細細道來。

這還得說回到方才提及的,呃逆的成因上來。這就是胃氣不降。

我們的胃氣為什麼不降?這裡面的原因,如果細細分析出來,可就多了。

比如說,胃寒。寒氣積聚在脾胃中焦,胃氣為陰寒所遏,自然那就失去和降之性,發生呃逆了。再比如說有胃火的人,也容易打嗝不止。為什麼?因為胃熱內盛,久蘊胃中,郁而化火,胃火上沖的時候,呃逆不止。再比如說,吃飯,暴飲暴食,吃得過多過快,造成食物滯留在中焦脾胃,氣機不降反升,造成呃逆。另外,像痰飲、肝氣橫逆犯胃、氣滯血瘀以及胃陰不足、脾腎陽虛等問題,都會導致胃氣的不降反升。這要說起來,可就複雜了。

那麼,咱們的生薑止呃逆的辦法,對於什麼樣的人適用呢?這就是胃寒和痰濕所致的呃逆。

具體說說吧。

先說胃寒。《景岳全書》裡面說得很清楚:「寒滯為呃者,或以風寒,或以生冷,或其臟器本寒,偶有所逆皆能致呃」。這樣的人,呃逆的聲音往往有力而沉緩,胃脹滿而且時常疼痛,涼一點受不了,得溫熱的好受些。看四肢,往往發涼,飲食不多,大便不成形也不規律。看看舌頭,往往是舌苔白潤。寒邪把胃氣凍住了,胃氣不降,它只好掉頭向上而出,這就是呃逆了。

再說說痰濕內及所造成的呃逆。

這樣的人,平時吃的比較好,膏粱厚味,美酒醇漿攝入不少,日久脾胃虛弱,痰濕聚集,最終形成了痰濕內蘊的局面。痰濕堵在那裡,胃氣降不下去。怎麼辦?它只好返上來,形成呃逆。這類人的呃逆,往往在吃了涼食冷飲之後發作,因為痰濕本為陰邪,容易為寒濕之氣所引動,同時可能咳吐痰多、便溏、惡寒、胸悶、苔白。這些都是痰濕內積、阻遏衛陽和清陽之氣的表現。

這些時候,用生薑真真是極好的。

生薑,作為藥材,最初載於《名醫別錄》,性味辛而微溫,入肺經和脾經,主要功能有四個,就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和解毒。其中,生薑性辛溫,入脾經,所以溫中散寒的效果特別好。同時,它可以止嘔,為「嘔家聖葯」,所以對於胃寒而胃氣上逆的人來說,生薑是非常適宜的。同時,生薑還可以除濕。《藥性類明》就說:「生薑去濕,只是溫中益脾胃,脾胃之氣溫和健運,則濕氣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開豁衝散之功也」。所以說,生薑對痰濕內積所致的呃逆,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其實,除了開篇提到的方法外,用生薑治療呃逆還有一些臨床驗案。比如說1992年的《江蘇中醫》雜誌,就提到了一個方法——取生薑100克,去皮搗爛取汁,加入開水100毫升,當冷卻到35攝氏度左右的時候,加入蜂蜜20毫升,頓服。每日一次,總共治療患者15人,均獲得痊癒。

可見,生薑治療呃逆,是確切可信的了。不過,生薑辛溫,所以陰虛內熱、熱邪熾盛者,不宜用。

好了。文說到這裡將告一段落了。在這裡,我們想多說一句——本訂閱號,幾乎每天都會推送一篇中藥單方治驗的文章,所涉及的,皆是日常的常見病。看官如果有心,不妨把它們認真收集和整理,對日後您和家庭的保健,當有很大的益處。

全文挖。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陳皮葛根茶 有效輔助調三高
每天一杯茶,國醫大師鄒燕勤帶您遠離咽炎、乾眼症!

TAG:雲南中醫 |